一种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78788发布日期:2020-11-10 17:3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隔热材料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隔热材料,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隔热材料分为多孔材料,热反射材料和真空材料三类。前者利用材料本身所含的孔隙隔热,因为空隙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如泡沫材料、纤维材料等;热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出去,如金、银、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真空绝热材料是利用材料的内部真空达到阻隔对流来隔热。燃烧室外表面和金属圆筒状工件内表面包覆的通常需要有一定隔热材料来对热量进行阻隔,从而延长设置的使用寿命,薄壁筒状隔热材料便就此产生。

目前市面上的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大多为多孔隔热板或热反射材料,多孔隔热板的隔热效率较低,而热反射材料长期使用容易有损耗,填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设备运行,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加工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的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大多为多孔隔热板或热反射材料,多孔隔热板的隔热效率较低,而热反射材料长期使用容易有损耗,填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设备运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包括无机隔热管和热反射涂料,所述无机隔热管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陶瓷纤维含量为20~60份;

水含量为40~80份;

粘合剂为5~15份;

所述热反射涂料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饱和聚酯35~55份;

溶剂5~10份;

润湿剂0.5~1份;

分散剂1~2份;

消泡剂0.2~0.3份;

ph值调节剂0~1份;

填料20~40份;

空心微珠5~10份。

优选的,所述无机隔热管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陶瓷纤维含量为30~50份;

水含量为42~60份;

粘合剂为6~12份;

所述热反射涂料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饱和聚酯40~52份;

溶剂6~9份;

润湿剂0.6~1份;

分散剂1~1.8份;

消泡剂0.2~0.3份;

ph值调节剂0.2~1份;

填料25~37份;

空心微珠6~8份。

优选的,所述无机隔热管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陶瓷纤维含量为42份;

水含量为48份;

粘合剂为10份;

所述热反射涂料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饱和聚酯45份;

溶剂8份;

润湿剂0.8份;

分散剂1.5份;

消泡剂0.3份;

ph值调节剂0.6份;

填料34.8份;

空心微珠9份。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微晶石蜡、硬脂酸丁酯、高级脂肪酸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填料为二氧化钛,润湿剂采用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

优选的,所述的薄壁筒状隔热材料的组分备料,该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制备薄壁筒状管,按照组分的物料称取并加入搅拌装置内进行匀速混合,搅拌转速为600~80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得筒状管浆料;

步骤2:将上述筒状管浆料倒入筒状模具中,经真空抽滤取出大部分水分,得成型后的筒状毛胚,再将筒状毛胚进行1~2h的烘干处理,得无机隔热管;

步骤3:再进行热反射涂料的制备,根据组分将溶剂、分散剂、润湿剂、ph值调节剂和消泡剂依次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转速为450~600r/min;

步骤4:加入填料,此时提高转速至2800r/min进行高速搅拌,搅拌时长为25min;

步骤5:降低转速至500r/min,再加入饱和聚酯和空心微珠,得热反射涂料;

步骤6:将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进行清理和打磨,从而提高无机隔热管内表面的光滑度,将上述热反射涂料均匀涂抹至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涂抹厚度在80~120um;

步骤7:待上次涂抹的热反射涂料干燥后,再涂抹一层热反射涂料,厚度为80~120um,待干燥后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筒状毛胚1~2h的烘干处理中,烘干温度为1400~1600°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热反射材料涂抹在了无机隔热管上,让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变得更加全面,即便于更换,同时也保证了隔热效率,提升了材料的实用性,让该材料的使用范围更广泛,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薄壁筒状隔热材料大多为多孔隔热板或热反射材料,多孔隔热板的隔热效率较低,而热反射材料长期使用容易有损耗,填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设备运行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首先制备薄壁筒状管,称取陶瓷纤维含量为42份;水含量为48份;粘合剂为10份加入搅拌装置内进行匀速混合,搅拌转速为60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得筒状管浆料;

步骤2:将上述筒状管浆料倒入筒状模具中,经真空抽滤取出大部分水分,得成型后的筒状毛胚,再将筒状毛胚进行1.5h的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400°c,得无机隔热管;

步骤3:再进行热反射涂料的制备,称取饱和聚酯45份;溶剂8份;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0.8份;微晶石蜡0.7份;硬脂酸丁酯0.8份;消泡剂0.3份;ph值调节剂0.6份;二氧化钛34.8份;空心微珠9份;根据组分将溶剂、微晶石蜡、硬脂酸丁酯、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ph值调节剂和消泡剂依次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转速为450r/min;

步骤4:加入二氧化钛,此时提高转速至2800r/min进行高速搅拌,搅拌时长为25min;

步骤5:降低转速至500r/min,再加入饱和聚酯和空心微珠,得热反射涂料;

步骤6:将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进行清理和打磨,从而提高无机隔热管内表面的光滑度,将上述热反射涂料均匀涂抹至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涂抹厚度在90um;

步骤7:待上次涂抹的热反射涂料干燥后,再涂抹一层热反射涂料,厚度为90um,待干燥后即可。

实施例2:

步骤1:首先制备薄壁筒状管,称取陶瓷纤维含量为35份;水含量为55份;粘合剂为10份加入搅拌装置内进行匀速混合,搅拌转速为80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得筒状管浆料;

步骤2:将上述筒状管浆料倒入筒状模具中,经真空抽滤取出大部分水分,得成型后的筒状毛胚,再将筒状毛胚进行2h的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600°c,得无机隔热管;

步骤3:再进行热反射涂料的制备,称取饱和聚酯50份;溶剂8份;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1份;微晶石蜡0.6份;硬脂酸丁酯0.9份;消泡剂0.3份;ph值调节剂0.6份;二氧化钛32.6份;空心微珠6份,根据组分将溶剂、微晶石蜡、硬脂酸丁酯、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ph值调节剂和消泡剂依次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转速为600r/min;

步骤4:加入二氧化钛,此时提高转速至2800r/min进行高速搅拌,搅拌时长为25min;

步骤5:降低转速至500r/min,再加入饱和聚酯和空心微珠,得热反射涂料;

步骤6:将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进行清理和打磨,从而提高无机隔热管内表面的光滑度,将上述热反射涂料均匀涂抹至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涂抹厚度在110um;

步骤7:待上次涂抹的热反射涂料干燥后,再涂抹一层热反射涂料,厚度为110um,待干燥后即可。

实施例3:

步骤1:首先制备薄壁筒状管,称取陶瓷纤维含量为48份;水含量为45份;粘合剂为7份加入搅拌装置内进行匀速混合,搅拌转速为70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得筒状管浆料;

步骤2:将上述筒状管浆料倒入筒状模具中,经真空抽滤取出大部分水分,得成型后的筒状毛胚,再将筒状毛胚进行1的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500°c,得无机隔热管;

步骤3:再进行热反射涂料的制备,称取饱和聚酯48份;溶剂9份;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1份;微晶石蜡0.6份;硬脂酸丁酯0.6份;消泡剂0.3份;ph值调节剂0.8份;二氧化钛31.7份;空心微珠8份,根据组分将溶剂、微晶石蜡、硬脂酸丁酯、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ph值调节剂和消泡剂依次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转速为500r/min;

步骤4:加入二氧化钛,此时提高转速至2800r/min进行高速搅拌,搅拌时长为25min;

步骤5:降低转速至500r/min,再加入饱和聚酯和空心微珠,得热反射涂料;

步骤6:将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进行清理和打磨,从而提高无机隔热管内表面的光滑度,将上述热反射涂料均匀涂抹至无机隔热管的内表面,涂抹厚度在100um;

步骤7:待上次涂抹的热反射涂料干燥后,再涂抹一层热反射涂料,厚度为100um,待干燥后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