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性钌催化剂及其在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37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性钌催化剂及其在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手性金属钌催化剂及其在酮不对 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不对称氢化反应作为不对称合成的核心技术,是合成手性醇最简洁、经济和高 效的方法之一,许多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手性仲醇的结构。手 性醇和手性氨基醇是合成手性药物、农业化学品、香料和液晶等物质的重要中间体,也 是多种重要化合物,如卤化物、氨基化合物、酯以及醚类化合物的重要前体,同时也可 以作为手性源或经过修饰作为手性配体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中,在化学合成和药物合成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光学活性仲醇化合物的制备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人们研发了大量的用于不对称氢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最具 代表性的手性催化剂是日本科学家Noyori发明的由手性二胺和手性膦配体BINAP[2, 2' -bis-(diphenylphosphino)-l,r -binaphthyl]构建的手性金属钌催化剂(其代表 性的专利为 EP0901997A1、JP2000026344A、JP2003104993A、US6720439B1、W001/58843A1 和 W002/062809A1),但上述专利方法中所用的催化剂均要用到昂贵的手性膦配体,催化剂的 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低廉同样高效的手性金属钌催化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将这种手性钌催化剂应用于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性钌催化剂,是由手性二胺和非手性膦作为配体,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权利要求
1.-种手性钌催化剂,其特征是由手性二胺和非手性膦作为配体,其结构式如下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钌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性二胺为;为非手性膦配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钌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阴离子X,Y分别是氢(H)、 卤素(F、Cl、Br或I)、BH4、羧酸根或烷氧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钌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非手性膦配体是单膦配 体或双膦配体,其中单膦配体是 PMe3、PEt3、P(n-Pr)3> P (i_Pr) 3、P (n-Bu) 3、P(i_Bu)3、 P(t-Bu)3、三环己基膦(P(Cy)3、PPh3、P(4-CH3-Ph)3、P(3,5-diCH3-Ph)或 P (3,5-xylyl-Ph) 3 ; 双膦配体是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钌催化剂在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该手性金属 钌催化剂可以非常高效地催化如下式所示的酮不对称氢化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性钌催化剂在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其特征是 所述的氢化反应所用的溶剂是甲醇(CH3OH)、乙醇(C2H5OH)、正丙醇(n-PrOH)、异丙醇 (i-PrOH)、正丁醇(n-BuOH)、异丁醇(i_BuOH)、正戊醇或异戊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性钌催化剂在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其特征是 所述的氢化反应所用的碱是碳酸钾(K2CO3)、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钾(KOH)、氢氧化 钠(NaOH)、甲醇钾(KOCH3)、甲醇钠(NaOCH3)、乙醇钾(KOEt)、乙醇钠(NaOEt)、正丁醇钾 (KOnBu)、正丁醇钠(NaOnBu)、叔丁醇钾(KOtBu)或叔丁醇钠(NaOtBu)。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低廉同样高效的手性钌催化剂,其特征是由手性二胺和非手性膦作为配体,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式中为手性二胺,X、Y为阴离子,Ru为金属钌元素,为非手性膦配体。将该手性钌催化剂应用于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显示了非常高的活性与对映选择性。
文档编号C07C33/22GK102000606SQ20101050823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史登健, 夏春谷, 朱其明, 黄汉民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