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全化学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513999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全化学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一种全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黄藤素是从防己科植物黄藤Fibrurea recisa Pierre中的根和茎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季铵型生物碱,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抑菌等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其耐药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 新生隐球菌等病原菌及耐药菌有广谱抗菌作用。目前黄藤素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感染和妇科疾病等,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已被制成多种类型制剂投放市场,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是黄藤自然林由于分布地区狭小,资源面临枯竭,而人工培育林的尚未大面积推广,且生长周期长,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黄藤素的新来源——人工合成黄藤素的方法。蓝桂华等人(CN 1687064A[P],2005,4,18)报道了一条以愈创木酚为原料,与硫酸二甲酯发生甲基化反应得到邻二甲氧基苯,再通过氯甲基化和氰化反应得到的3,4_ 二甲氧基苯乙腈,经加氢胺化得到3,4_ 二甲氧基苯乙胺,再与2,3_ 二甲氧基苯甲醛加热缩合、氢化还原以及硫酸酸化得到N- 0,3- 二甲氧基苄基)-β - (3,4- 二甲氧基苯基)-乙胺硫酸盐,在冰醋酸、无水硫酸铜、氯化钠催化下与乙二醛缩合环化以及用盐酸酸化得到氯化巴马丁,最终氢化还原得到黄藤素。该方法共有10个步骤,条件苛刻,设备要求较高,操作较繁琐,产率较低,总收率约为20 %,不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黄藤素合成的工艺路线,通过改变起始原料,缩短反应步骤, 改善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了目标产物的收率,降低成本,得到一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黄藤素合成路线。本发明的黄藤素的全化学合成方法仅需要三步即可完成,原料廉价易得,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更简便,前两步不经纯化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每步收率均达90%以上,三步总收率为85.7%。本发明研究的合成路线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全化学合成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3,4-二甲氧基苯乙胺(1)和2,3-二甲氧基苯甲醛( 为起始原料,加热缩合生成N-(3,4-二甲氧基乙苯基)-C-(2,3-二甲氧基苯基)亚胺(3);第二步将化合物3用甲醇溶解,搅拌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经还原反应得到N-Q, 3-二甲氧基苄基)-(3,4-二甲氧基)苯乙胺G),用浓盐酸调PH,备用;第三步将已调节PH值的化合物4、乙二醛和浓盐酸在催化剂甲酸和硫酸铜的作用下, 在沸水浴中反应,经催化环合及酸化成盐可获得目标产物黄藤素5。 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反应条件为原料化合物1的摩尔数为化合物2的0. 5 3倍,在80 120°C下反应1 4小时,反应完毕后不经处理可得化合物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分批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的摩尔数为化合物3的1 4倍,反应时间为0. 5-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加入的催化剂(甲酸/硫酸铜)的摩尔比为5 1-20 1;反应1 3. 5小时后,将反应液冷却静置过夜,析出晶体抽滤即可得到黄藤素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消炎药黄藤素的全化学合成新方法。该方法以3,4-二甲氧基苯乙胺和2,3-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通过三步化学反应如加热缩合、硼氢化钠还原以及发生环合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全化学合成黄藤素具有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产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D455/03GK102532130SQ20111044245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卢汝梅, 朱小勇, 阎莉, 陆桂枝, 霍丽妮, 韦建华 申请人:广西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