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鸟嘌呤类化合物在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32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异鸟嘌呤类化合物在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异鸟嘌呤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戟科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全世界约有600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如印度,中国,泰国,菲律宾等地。我国已发现的有30余种,大部产长江以南各省,北部极少。本属植物大多可药用,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黄疸、肝炎、疟疾等多种疾病,本属有些植物还可用于癌症的早期治疗。广西特色壮药红鱼眼Phyllanthusreticulatus是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在壮族医药中,红鱼眼常用于治疗肝炎、风湿关节痛等症。本发明是在对上述壮药进行化学成分系统研究和药效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公开了一种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活性的异鸟嘌呤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该化合物的抗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化合物(I)可以从壮药红鱼眼及同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制备。具体步骤如下:红鱼眼药材粗粉,用70%到100%含水低级醇类(甲醇、乙醇),在静态或动态下,室温或加热(包括浸溃、渗漉、回流、微波等)提取,提取溶剂用量为药材的5 15倍,提取次数为I 3次,提取液过滤、减压或常压蒸馏回收醇溶剂到收集液醇含量低于10%后,继续蒸发浓缩到无醇味(相对密度1.05 1.25/800C )、加水0.2 5倍量,充分混悬,混悬液用石油醚充分萃取,至萃取液浓缩后用香草醛-硫酸乙醇试剂检查无反应,改用乙酸乙酯充分萃取,至萃取液浓缩后用香草醛-硫酸乙醇试剂检查无反应,再改用正丁醇充分萃取,至萃取液浓缩后用香草醛-硫酸乙醇试剂检查无反应。收集正丁醇萃取部分除去有机溶剂,减压或常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50/80°C的浸膏,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适量硅胶(200 300目)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氯仿-甲醇溶剂系统(100:1 1:1)进行梯度洗脱,每1/6 1/8柱体积为一个馏分,用TLC检测合并相同部分,再反复硅胶柱层析结合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制得异鸟嘌呤化合物(I)。本发明所制备的异鸟嘌呤化合物(I)结构符合下述通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异鸟嘌呤类化合物在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在O 3125 μ g/ml浓度区间内无细胞毒性,在125 μ g/ml 3125 μ g/ml浓度区间内对HCV复制子RNA有明显抑制效果(P < 0.0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鸟嘌呤化合物(I)结构符合下述通式: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优选下述化合物1:
4.权利要求3所述化合物I的提取工艺为: 4.1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药材粗粉,采用高浓度低级醇类(甲醇、乙醇)提取; 4.2提取液回收醇类溶剂后,残余溶液加水相当于残余液的0.2到5倍体积,充分混悬,混悬液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充分萃取,正丁醇部分去除有机溶剂制得浸膏,经反复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操作制得; 4.3有关上述提取工艺的说明: 1)4.1所述低级醇类的浓度为70%到100% ; 2)4.1所述提取方法可为:回流、浸溃、渗漉、超声、微波提取等多种方法; 3)4.2所述正丁醇浸膏相对密度为1.1 1.50/80°C。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鸟嘌呤类化合物(I)可制成药物制剂应用于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的治疗。
全文摘要
一种异鸟嘌呤类化合物在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中的应用。属医药技术领域,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广西特色壮药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中提取制备的,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活性的异鸟嘌呤衍生物(I),其特征是在0~3125μg/rnl浓度区间内无细胞毒性,在125μg/rnl~3125μg/rnl浓度区间内对HCV复制子RNA有明显抑制效果(p<0.01)。本发明制备异鸟嘌呤衍生物(I)在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新药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C07D473/18GK103142603SQ20131004477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蓝鸣生, 谭昌恒, 马健雄, 陈路, 宋志军, 朱大元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