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效十字花科根肿病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7661发布日期:2019-03-22 20:3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效十字花科根肿病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



背景技术: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由芸苔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地区呈蔓延趋势,严重威胁十字花科作物的生产。

我国的十字花科根肿病主要发病于华东和华南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十字花科根肿病开始向四川蔓延。时至今日,仅成都市的十字花科作物由根肿病的侵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到每年上亿元人民币。另外,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面临的威胁尤其严重。因此,寻找高效防治十字花科(特别是油菜)根肿病的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方法主要为化学防治法,如利用氰霜唑、氟啶胺等化学农药。然而,施用化学农药,长期看来,不仅对土地造成影响,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来,研究者将目光放在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法上,发现了一些对根肿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细菌,如Bacillus subtilis KB-291、Bacillus subtilis Y10、Bacillus subtilis XF-1、Bacillus subtilis Bs2004、Bacillus subtilis M3。

不过,虽然在生防菌株的研究上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1)单独使用生防菌株防治效果不好,常需得与化学药剂联用,限制了生防菌株在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工作上的进一步应用;(2)施用剂量大,不利于土壤的菌群平衡,若长期施用,可能会有不可预期的影响;(3)由于根肿菌不能离体培养的特性,因此目前尚未形成高效开发根肿病生防菌株的确切理论,故开发出的菌株少,虽然知道一些芽孢杆菌对根肿病的防治有效,但已开发出来的有一定效果的芽孢杆菌还不超过10株,且主要为枯草芽孢杆菌,其防治效果尚未如意。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对十字花科(特别是油菜)根肿病具有高效防治功效、且施用剂量少的生防菌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高效十字花科根肿病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该芽孢杆菌于2015年9月6日保藏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1329。

本发明菌株有如下特征:(1)菌落呈圆形或类圆形,有褶皱,稍隆起,不透明,呈白色,革兰氏染色显阳性,显微镜下观察呈短杆状;(2)对多种十字花科具有很好的定植性,对芸苔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能高效的防治多种十字花科(尤其是油菜)根肿病。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土壤微生物分离和研究工作,在众多芽孢杆菌当中发现了本发明菌株,并发现其对十字花科(尤其是油菜)根肿病具有十分高效的防治效果。

目前已知的对根肿病有较高防治效果的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XF-1和枯草芽孢杆菌M3。其中,XF-1被成功应用在大白菜的根肿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最高可达85%左右的防治效果,但菌液的施用浓度十分高(培养48h后的100倍稀释液),一旦稀释倍数提升至200倍,防治效果便会急剧下降(仅有69%左右)。由于100倍与200倍之间仅存在2倍差距,在施用过程中的操作误差便会严重的影响该菌株的生防效果,造成防治效果的不可控;另外高浓度菌液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周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M3菌株同样也存在施用菌浓过高且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缺点。目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

如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示,利用本发明菌株培养48h后的500倍稀释液仍具有高达85%以上的防治效果,即使稀释倍数高达1000倍,防治效果仍维持在75%以上,显著的优于现有的生防菌株。特别的,在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方面,尤为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已知生防菌株,在环保施用的要求下,无需与化学药剂联用,便可达到高效的防治效果;

(2)施用浓度低,施用剂量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实验

实验对象:油菜、白菜、青花菜。

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培养48h之后,稀释200倍、500倍、800倍、1000倍,利用浇根法,移栽时对每株作物浇100ml,隔7天浇一次,隔14天再浇一次。注:未稀释菌液的菌浓约为6-8×109 cfu/ml。

病情分级:

0级:根部无肿瘤,根系发育正常;

1级:1-30%的根着少许肿瘤,有小的结节状肿块,相互不连接;

2级:31-60%的根着生肿瘤,有大的结节状或球状肿块,相互连接;

3级:61-100%的根着生肿瘤,膨大到形成纺锤形瘤,大的瘤块一直延伸到下胚轴,植株矮小,停止生长。

病情指数=[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最高级别×调查总株数]×100。

相对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100/对照病情指数。

实验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表1 油菜根肿病防治结果

表2 白菜根肿病防治结果

表3 青花菜根肿病防治结果

从以上三个数据表可知,本发明菌株对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具有十分优秀的效果,同时,利用高稀释倍数的菌液并以低剂量进行施用时,也能稳定的发挥防治效果,具有十分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