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乙烯-聚酰胺共混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9796发布日期:2018-07-06 2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氯化聚乙烯-聚酰胺共混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酰胺(PA)进行开炼直至塑化为透明状;

2)将氯化聚乙烯CM、聚乙二醇、稳定剂、吸酸剂、补强剂和增塑剂添加至所述PA中进行混炼,然后冷却、下片以制得胶片;

3)将硫化剂与所述胶片进行密炼、冷却以制得氯化聚乙烯-聚酰胺共混弹性材料;

其中,相对于10-40重量份的所述PA,所述CM的用量为60-90重量份,所述聚乙二醇的用量为0.5-2重量份,所述稳定剂的用量为4-8重量份,所述吸酸剂的用量为6-20重量份,所述补强剂的用量为10-40重量份,所述增塑剂的用量为30-50重量份,所述硫化剂的用量为2-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对于10-40重量份的所述PA,所述CM的用量为75-80重量份,所述聚乙二醇的用量为0.8-1.2重量份,所述稳定剂的用量为5-6重量份,所述吸酸剂的用量为10-13重量份,所述补强剂的用量为22-25重量份,所述增塑剂的用量为38-42重量份,所述硫化剂的用量为3-4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所述吸酸剂为活性氧化镁;所述硫化剂选自噻二唑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硫化剂为3-二氧戊环基噻二唑、甲基巯基噻二唑、5-氨基-1,2,3-噻二唑和3,4-二氨基-1,2,5-噻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PA的重均分子量为1.5万-3万,所述CM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8000,所述聚乙二醇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5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补强剂为白炭黑和/或纳米高岭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己二酸二辛酯(DOA)、和癸二酸二辛酯(DOS)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开炼、混炼和密炼的温度均为80-1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3)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胶片置于15-30℃下放置18-28h。

10.一种氯化聚乙烯-聚酰胺共混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聚乙烯-聚酰胺共混弹性材料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得。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氯化聚乙烯-聚酰胺共混弹性材料在汽车胶管内胶中的应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