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R-13324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90530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rock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更具体的涉及ar-13324抑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r-13324是rock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现有方法中通常通过手性hplc法或者sfc法进行制备,hplc法是目前的常用方法,但手性固定相的成本太高,手性流动相添加剂使色谱条件复杂化;采用sfc(超临界流体色谱)制备ar-13324存在同样的问题,不仅成本高、而且收率还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的ar-13324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ar-13324的制备方法,利用手性配体手性诱导合成ar-13324,手性配体的结构式如式5所示:

x为otbs、otips,y为ph、bn、t-bu、4-硝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基,a为氧或硫。

优选的手性配体的合成步骤如下:

(1)通过tbscl或tipscl对4-(羟基甲基)苯乙酸中的羟基进行保护,得到粗品化合物4;

x为otbs、otips,

(2)将化合物4、不对称合成手性助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草酰氯,干冰丙酮降温,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手性配体,手性配体的结构式如式5所示:

x为otbs、otips,y为ph、bn、t-bu、4-硝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基,a为氧或硫。

优选的利用手性配体手性诱导合成ar-13324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tbscl或tipscl对4-(羟基甲基)苯乙酸中的羟基进行保护,得到粗品化合物4;

x为otbs、otips,

(2)将化合物4、不对称合成手性助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草酰氯,干冰丙酮降温,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手性配体,手性配体的结构式如式5所示:

x为otbs、otips,y为ph、bn、t-bu、4-硝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基,a为氧或硫,

(3)将化合物5、六甲基二硅胺钠、化合物13溶于有机溶剂中,干冰丙酮降温,搅拌反应,然后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得到粗品化合物6,过柱纯化得到纯品化合物6;

x为otbs、otips,y为ph、bn、t-bu、4-硝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基,a为氧或硫,

(4)将化合物6加入有机溶剂和水中,冰水冷却,然后加入氢氧化锂,搅拌反应,调节ph值,减压蒸出有机溶剂、然后过滤,滤液经萃取、干燥、减压蒸干得到化合物7;

x为otbs、otips

(5)将化合物7、1-羟基苯并三唑、三乙胺加入到干燥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降温,向反应液中加入edci,升温搅拌,然后将反应液减压蒸干至无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冰水,调节ph,经萃取、纯化得到化合物7a;

x为otbs、otips

(6)将化合物7a、6-氨基异喹啉和edci加入吡啶中,氮气保护,然后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过夜,反应完全后减压蒸干得到化合物8;

x为otbs、otips,

(7)将化合物8溶于有机溶剂中,向其中加入水合肼,加热至回流,反应完成后冷却,过滤,得到化合物9;

x为otbs、otips,

(8)引入叔丁氧羰基对化合物9中的氨基进行保护,得到化合物10;

x为otbs、otips,

(9)将化合物10加入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四丁基氟化氨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减压蒸干,得到化合物11;

(10)将2,4-二甲基苯甲酸和二甲基甲酰胺加于甲苯中,冷却,加入草酰氯,升温反应、反应完成后减压蒸干得到黄色油状物、将其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的酰氯溶液;

将化合物11、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然后加入二氯甲烷的酰氯溶液,反应完成后减压蒸干,然后经洗涤、过滤后得到化合物12;

(11)将化合物12溶于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甲磺酸或1,4-二氧六环的氯化氢溶液于室温下搅拌,减压旋蒸、过滤得到ar-13324甲磺酸盐或者盐酸盐;

优选的步骤(2)中,将化合物4溶于无水四氢呋喃中,降温至-8~-12℃,缓慢滴加草酰氯,保温,得到酰氯;同时另外将不对称合成手性助剂加入无水四氢呋喃中,用干冰丙酮降温至-78℃,加入正丁基锂,保温搅拌,然后加入酰氯继续反应1~3小时,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终止反应,除去四氢呋喃溶剂,残留物经萃取、洗涤、干燥得到粗品化合物5,纯化后得到纯品化合物5;加入的化合物4与不对称合成手性助剂的摩尔比为0.8~1.3:1,化合物4与草酰氯的摩尔比为1~2:1。

优选的步骤(3)中,将化合物5溶入无水四氢呋喃中,干冰丙酮降温降温至-78℃度,加入六甲基二硅胺钠保温反应0.5~1.5小时;将化合物13溶于无水四氢呋喃后加入前述反应体系中,保温反应2~4小时,自然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反应完全后除去溶剂四氢呋喃,残留物经萃取、洗涤、干燥得到粗品化合物6,纯化后得到纯品化合物6;加入的化合物5与六甲基二硅胺钠的摩尔比为16~17:20,加入的化合物5与化合物13的摩尔比为17~18:20。

优选的步骤(4)中,将化合物6加入有机溶剂和水中,冰水冷却至0℃,然后加入氢氧化锂搅拌反应2.5~3.5小时,减压蒸出有机溶剂、然后过滤,滤液经萃取、干燥、减压蒸干得到化合物7;加入的化合物6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5~1.5:3,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3:1。

优选的步骤(5)中,将化合物7、1-羟基苯并三唑、三乙胺加入到干燥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降温至0℃,向反应液中加入edci,升温至室温搅拌,反应过夜,然后将反应液减压蒸干至无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3-4,经萃取、纯化得到化合物7a;加入的化合物7与1-羟基苯并三唑的摩尔比为0.8~1.3:1,加入的化合物7与edci的摩尔比为0.7~1:1,化合物7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0.2~0.3:1。

优选的步骤(6)中,加入的化合物7a与6-氨基异喹啉的摩尔比为4.5~5.5:6,加入的化合物7a与edci的摩尔比为4.5~5.5:6。

优选的步骤(7)中,冷却至4~6℃,加入的化合物8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0.05~0.2:1。

优选的步骤(8)中,将化合物9溶于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三乙胺和二碳酸二叔丁酯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减压蒸干,得到化合物10;加入的化合物9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0.06~0.08:1,加入的化合物9与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摩尔比为66~68:1。

步骤(9)中,对四丁基氟化氨的加入量没有特别要求,采用本领域内常规加入量即可。

优选的步骤(10)中,将2,4-二甲基苯甲酸和二甲基甲酰胺溶于甲苯中,冷却至2-5℃,加入草酰氯后升温到室温,搅拌过夜,减压蒸干得到黄色油状物、将其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的酰氯溶液,加入的2,4-二甲基苯甲酸与草酰氯的摩尔比为9~11:13;

将化合物11、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然后于0-5℃缓慢加入二氯甲烷的酰氯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减压蒸干,然后经洗涤、过滤后得到化合物12,加入的化合物11与加入的2,4-二甲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0.7~0.8:1。

优选的步骤(11)中,加入的化合物12与甲磺酸的摩尔比为0.5~1.5:3;1,4-二氧六环的氯化氢溶液中氯化氢的摩尔浓度为3.5~4.5mol/l;化合物12与1,4-二氧六环的氯化氢溶液中氯化氢的摩尔比为0.1~0.15:1。

本发明中的有机溶剂可采用1,4-二氧六环,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利用手性配体手性诱导合成ar-13324,与现有的手性hplc法或者sfc法相比,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ar-13324具有操作简单、合成条件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高纯度获得手性单体,并且收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ar-13324盐酸盐的1h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tlc”指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又称薄层层析。

本发明中的edci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1,4-二氧六环的氯化氢溶液中氯化氢的摩尔浓度指的是将hcl气体溶解在1,4-二氧六环中的浓度,如1,4-二氧六环的氯化氢溶液中氯化氢的摩尔浓度为4mol/l指4molhcl气体溶于1l二氧六环。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未提及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1

合成化合物2

将50g化合物1(4-甲基苯乙酸)溶入200毫升四氯化碳中,加热至回流,加热状态下分批加入nbs(n-溴代丁二酰亚胺)(62g,0.35mol),加完后继续保持回流状态持续3小时,有大量固体析出来,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搅拌状态下倒入500毫升冰水中,继续搅拌20分钟,过滤,滤饼用水洗涤3次(每次300毫升),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于50℃烘干10小时得到51g化合物2(4-溴甲基苯乙酸),化合物2不需继续纯化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合成化合物3

将化合物2(50g)加入200毫升水中,搅拌加热至回流并保持2小时,反应变澄清,然后冷却至室温,冰浴降温至2度左右,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滤饼用水洗涤2次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于50℃烘干10小时得到约33克化合物3。

合成化合物4

将化合物3(30g)以及咪唑(18.5g)溶入300毫升dmf中,冰浴降温至0度,分批加入tbscl(32.65g),自然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tlc显示原料完全消失,冰浴降温至0℃左右,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并用1m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升温至室温搅拌半小时,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3次(每次200毫升),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粗品化合物4(46g),该粗品不需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合成化合物5(手性配体)

将化合物4(40g,142.64mmol)溶入无水四氢呋喃(500毫升)中,干冰丙酮降温至-10度,缓慢滴加草酰氯(11.0g),保持滴加温度不高于-10度,制备得到酰氯;同时在另外一个三口瓶中将21.16g(r)-4-苯基-2-噁唑烷酮加入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中,氮气置换,用干冰丙酮降温至-78度,缓慢滴加正丁基锂(2.5m,60ml)并保持温度在-78度,滴加完成后继续在-78度下搅拌1小时,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慢慢滴加前面制备的酰氯,保持滴加温度在-78度,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78度反应2小时,然后自然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旋蒸除去四氢呋喃溶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300ml),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粗品化合物5,过柱纯化得到纯品化合物5(40.5g),收率73.39%。

合成化合物6

将纯品化合物5(40g,94mmol)溶入无水四氢呋喃(400ml)中,氮气置换,干冰丙酮降温至-78度,缓慢滴加六甲基二硅胺钠的四氢呋喃溶液(112.8mmol,六甲基二硅胺钠的浓度为2mol/l),滴加完成后体系于-78度下搅拌1小时;化合物13(108mmol)溶于4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thf)中,通过恒压漏斗慢慢滴加前述体系中,控制滴加温度低于-70度,滴加结束后反应保持在-78度下搅拌3小时,自然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500毫升淬灭反应,旋蒸除去溶剂四氢呋喃,残留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200毫升),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粗品化合物6,过柱纯化得到纯品化合物6(43g),收率(78.24%)。

合成化合物7

将纯品化合物6(29.2g,0.05mol)加入300ml四氢呋喃和100ml水中,冰水冷却反应体系至0℃,然后加入氢氧化锂(6.3g,0.15mol),于0℃搅拌3小时。lc-ms监控反应至化合物6消失,减压蒸出有机溶剂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室温下将滤液用1n的盐酸水溶液调ph至3-4,乙酸乙酯(100ml)萃取四次,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干得白色泡沫状固体20.1g,未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纯度94.5%。

合成化合物7a

将化合物7(22.5g,0.05mol),hobt(1-羟基苯并三唑)(6.75g,0.05mol)和三乙胺(25ml)加入干燥二氯甲烷(300ml),氮气保护,降温至0℃,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edci(22.5g,0.05mol),搅拌一段时间,反应液变澄清,缓慢升温至室温,反应过夜。将反应液减压蒸干至无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200ml冰水,用冰冷过的盐酸水溶液调ph至2-3,ea萃取、过柱纯化(二氯甲烷:甲醇=20:1-10:1)得到化合物7a(18.65g)白色泡沫状固体,收率85%;lc-ms(m-1)438。

合成化合物8

在室温下将化合物7a(10.9g,25mmol),6-氨基异喹啉(4.32g,30mmol)和edci(6.68g,35mmol)加入吡啶(100ml)中,氮气保护,然后加入dmap(4-二甲氨基吡啶)(4.2g,35mmol),反应过夜,tlc(dcm:ma=20:1)监控反应至原料化合物7a消失,减压蒸干,3摩尔的醋酸水溶液调节到ph=4-5,dcm(100ml*4)萃取,合并过柱得到化合物8(11.02g),收率78%;lc-ms(m+1)566,纯度:97.4%。

合成化合物9

将化合物8(11.02g,19.5mmol)用乙醇(100ml)溶解,向其中加入水合肼(85%,9.75g,195mmol),加热至回流,约2小时候后有大量白色固体生成,然后继续反应3小时,冷却至5度,过滤,滤饼用冷乙醇洗涤,减压蒸干,用油泵减压至无溶剂,得到化合物9(11.4g),直接用于下一步。

合成化合物10

将上步获得的化合物9(11.4g,19.5mmol)溶解在100ml二氯甲烷中,然后向其中加入三乙胺(10ml),缓慢滴加(boc)2o(二碳酸二叔丁酯)(6.4g,0.29mmol)有大量气体放出,tlc(乙酸乙酯)监控反应至化合物9消失,减压蒸干,柱层析(ea:pe=1:1)获得白色固体产物(9.49g),即为化合物10,收率:90%。

合成化合物11

将上步获得的化合物10(8g,15mmol)加入100mlthf(四氢呋喃)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四丁基氟化氨(7.83g,30mmol),搅拌过夜,tlc(ea)检测反应无化合物10,减压蒸干,残余物加入200ml水,搅拌30min,静止一段时间,倒去水,将黄褐色油状物溶于ea中硫酸钠干燥,移除有机溶剂得到化合物11(7.86g),为进一步处理,直接用于下一步。

合成化合物12

将2,4-二甲基苯甲酸(1.5g,10mmol)和催化量的dmf加于甲苯中,冷却至2-5℃,滴加草酰氯(1.64g,13mmol),滴加完后升温到室温,搅拌过夜,在此过程中固体逐渐溶解得一澄清液,减压蒸干得一黄色油状物,用二氯甲烷(10ml)溶解得到二氯甲烷的酰氯溶液;

将化合物11(3.2g,7.7mmol)和三乙胺(2ml)加入20ml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将上述制备得到的二氯甲烷的酰氯溶液在0-5℃下滴入,加完后搅拌,反应过夜;tlc(二氯甲烷:甲醇=20:1)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减压蒸干,然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过滤,滤饼用水洗涤3次,烘干得到3.9g白色固体,即为化合物12;纯度:99.1%,光学纯度:100%(chiralpakas-h,0.46cmi.d.×15cml,meoh+0.1dea)/co2=20/80(v/v,2.0ml/min),r型,rt=3.253min;s型rt=4.3min)。

将化合物12(3.9g)加入dcm中,搅拌得澄清液,然后向其中滴加1,4-二氧六环的氯化氢溶液15ml(浓度为4mol/l,4molhcl气体溶于1l二氧六环中),然后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减压旋蒸、过滤得3.65g白色固体产物,经hnmr检测所得物质即为ar-13324盐酸盐,其1hnmr谱图参见图1所示,ms,纯度,99.4%,1hnmr(400mhz,dmso,300)δ(ppm)。11.773(s,1h),9.702(s,1h),8.740(d,1h),8.560(d,1h),8.469(d,1h),8.360(d,1h),8.280(s,3h),8.158(dd,1h),7.777(d,1h),7.577(d,2h),7.496(d,2h),7.134(s,1h),7.111(d,1h),5.281(s,2h),4.504(q,1h),3.609(q,1h),3.139(q,1h),2.483(s,3h),2.302(s,3h)。

ar-13324盐酸盐的结构式如下所述: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中,除了对化合物12的处理步骤不一样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对化合物12的处理步骤如下:将化合物12(3.9g)溶于40ml二氯甲烷中,然后滴加甲磺酸(2g,21.6mmol),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减压旋蒸,向其中加入100ml乙醚,搅拌,产生大量白色固体,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4.54g),收率,97.8%,纯度98.2%,经1hnmr检测所得物质即为ar-13324甲磺酸盐。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中,除了化合物5的合成步骤不一样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合成化合物5a(手性配体)

化合物4(50g,178.3mmol)溶入无水四氢呋喃(500毫升)中,干冰丙酮降温至-10度,缓慢滴加草酰氯(13g),保持滴加温度不高于-10度,得到酰氯;同时在另外一个三口瓶中将28.7g(r)-4-苄基-2-噁唑烷酮加入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中,氮气置换,用干冰丙酮降温至-78度,缓慢滴加7.2ml正丁基锂溶液(浓度为2.5mol/l)并保持温度在-78度,滴加完成后继续在-78度下搅拌1小时,将前面制备的酰氯通过恒压漏斗慢慢滴加到该三口瓶中,保持滴加温度在-78度,滴加完成后反应继续保持-78度2小时,然后自然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旋蒸除去四氢呋喃溶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300ml),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粗品化合物5a,过柱纯化得到纯品5a(50g),收率70.13%。

实施例3的合成路线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