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397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聚乙烯短纤维改性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硫酸铜晶体改性聚乙烯蜡,所述的聚乙烯短纤维改性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硫酸铜晶体改性聚乙烯蜡的份数比为100:12~20:15~25,其中,所述的聚乙烯短纤维改性聚乙烯由聚乙烯短纤维、聚乙烯、聚甲醛、硫酸铜晶体、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制得,所述的聚乙烯短纤维、聚乙烯、聚甲醛、硫酸铜晶体、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份数比为100:150~200:7~15:1~2:1~3:2~5,所述的硫酸铜晶体改性聚乙烯蜡由硫酸铜晶体、聚乙烯蜡、聚甲醛、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制得,所述的硫酸铜晶体、聚乙烯蜡、聚甲醛、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份数比为10:90~120:6~13:1~2:2~4,所述的硫酸铜晶体由无水硫酸铜、水、辛醇、乙醇和盐酸反应制得,所述的无水硫酸铜、水、辛醇、乙醇和盐酸的份数比为30:70~100:10~20:20~30:2~5,所述的无水硫酸铜由碳酸铜、硫脲、水和淀粉反应制得,所述的碳酸铜、硫脲、水和淀粉的份数比为100:61~70:10~15:5~10。

2.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的:(1)、将碳酸铜、硫脲、水和淀粉按照份数比为100:61~70:10~15:5~10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速度为50~70r/min,维持体系温度30~40 ℃条件下反应0.5~1h,在90℃干燥1h,于200℃焙烧2h,300℃焙烧2h,400℃焙烧2h,500℃焙烧2h,得到无水硫酸铜;(2)、将无水硫酸铜、水、辛醇、乙醇和盐酸按照份数比30:70~100:10~20:20~30:2~5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00℃,搅拌速度为80~100r/min,待物料溶解后,搅拌速度为20~30r/min,反应釜以1℃/min自然降温至室温,静置1~3h,经过滤、500mL乙醇洗涤2次,60℃干燥2h,得到硫酸铜晶体;(3)、将硫酸铜晶体、聚乙烯蜡、聚甲醛、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份数比10:90~120:6~13:1~2:2~4加入到开炼机中,用开炼机在温度140~240℃混合反应0.5~1h,用挤出机在温度140~240℃挤出造粒,即得到硫酸铜晶体改性聚乙烯蜡;(4)、将聚乙烯短纤维、聚乙烯、聚甲醛、硫酸铜晶体、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份数比100:150~200:7~15:1~2:1~3:2~5加入到开炼机中,用开炼机在温度140~240℃混合反应0.5~1h,用挤出机在温度140~240℃挤出造粒,即得到聚乙烯短纤维改性聚乙烯;(5)、将聚乙烯短纤维改性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硫酸铜晶体改性聚乙烯蜡按照份数比100:12~20:15~25加入到开炼机中,用开炼机在温度140~240℃混合反应0.5~1h,用挤出机在温度140~240℃挤出造粒,即得到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

3.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水硫酸铜的制备过程中,待水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再向反应釜中添加碳酸铜和硫脲。

4.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铜晶体的制备过程中,无水硫酸铜缓慢添加至水相中,直至不溶解为止。

5.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铜晶体的制备过程中,盐酸的浓度为36% wt.%。

6.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铜晶体的制备过程中,辛醇和乙醇在反应釜降温的过程中以0.5mL/min的添加速度添加至反应釜。

7.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可以采用挤出、注塑、模压、吹塑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塑料制品。

8.一种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可以应用在管材、容器、包装、塑料膜等的防霉性、相容性、低透水率、疏水性、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自清洁性等领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