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盐酸哌仑西平关键中间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197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哌仑西平关键中间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的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盐酸哌仑西平(1)又名盐酸哌吡卓酮,它是一种选择性抗胆碱药物,能选择性阻滞胃壁细胞的素蕈碱受体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胃肠病灶的刺激,促进病灶炎症的愈合,已经被开发为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现有技术合成盐酸盐酸派仑西平的方法主要是以2-氯-3-氨基吡啶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初始原料,钯化合物为催化剂,含磷化合物为配体,苯类溶剂为溶剂,在碱的作用下反应得到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在碱的作用下,以二恶烷或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做溶剂,与氯乙酰氯发生酰化反应得到N-氯乙酰基-苯并二氮杂卓酮;最后,再以乙腈为溶剂,在碱的作用下,N-氯乙酰基-苯并二氮杂卓酮与N-甲基哌嗪反应得到哌仑西平;经过成盐反应得到盐酸哌仑西平(参见杨颖瑾.一种合成盐酸哌仑西平的方法[P].江苏:CN103044419A,2013-04-17.)。通过研究可以发现,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是合成盐酸哌仑西平的关键中间体,因此,高收率、低成本、高质量的合成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是合成盐酸哌仑西平的关键。但是,现有合成路线存在反应步骤繁琐,原辅料种类繁多,成本高,污染重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反应步骤繁琐,原辅料种类繁多,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本发 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合成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的方法。

本方法提供一种安全、高效、高收率的合成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的方法。见反应式1。

本发明合成的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的合成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氩气保护,依次往四口烧瓶中加入(2-卤代-3-吡啶基)氨基甲酸、苯胺、碱及碘化亚铜,升温至185℃,搅拌反应5-7小时,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苯胺,得到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粗品。边搅拌边用水洗涤粗品三次,烘干,得到浅黄色结晶8-氯-5,10-二氢-11H-二苯并[b,e][1,4]-二氮-11-酮。

所述的(2-卤代-3-吡啶基)氨基甲酸为(2-氯-3-吡啶基)氨基甲酸、(2-溴-3-吡啶基)氨基甲酸、(2-碘-3-吡啶基)氨基甲酸。

所述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铯、乙醇钠。

所述的(2-卤代-3-吡啶基)氨基甲酸与苯胺的投料重量体积比为:1:3-1:5g/mL。(2-卤代-3-吡啶基)氨基甲酸由2-卤代-3-氨基吡啶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所述的(2-卤代-3-吡啶基)氨基甲酸、碱及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3-1.5:0.01。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提出了比较新颖的合成8-氯-5,10-二氢-11H-二苯并[b,e][1,4]-二氮-11-酮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步骤简单,只需一步反应,收率高达99%以上;苯胺既是反应溶剂,也是原料,既可以使原料(2-卤代-3-吡啶基)氨基甲酸反应完全,提高反应收率,也避免了使用其它溶剂带来的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且多余的苯胺后处理蒸出后可以继续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保护了环境,此合成方法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具体实施方式为限, 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对比实例1:一种合成盐酸哌仑西平的方法:中国,CN201210388731.9[P].2013-4-17.

(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300毫升甲苯,将257克的2-氯-3-氨基吡啶溶解在甲苯中,用机械搅拌器搅拌均匀。慢慢的将292克的叔丁醇钾加入其中,加入速度为5%用量/分钟,搅拌均匀。然后将393克的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以滴加的方式加至反应溶剂中,滴加速度为3%用量/分钟。在50℃的条件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再加入400毫升甲苯,4.49克醋酸钯和12.5克联萘二苯磷,升高反应温度到11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溶剂,抽滤得到白色固体,再用50%的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600毫升进行重结晶,抽滤并用石油醚洗涤,干燥得到环化中间体苯并二氮杂卓酮401克,产品收率为95%,纯度为99%。

对比实例2:一种合成盐酸哌伦西平中间体的新方法:中国,CN201510075537.9[P].2015-9-9.

(1)在1000毫升的反应瓶中,加入600毫升的丁醇,100克2-氨基-N-(2-氯吡啶基-3-)苯甲酰胺,2毫升浓硫酸,回流反应3小时,反应温度为80℃,冷却至室温,过滤,用丙酮洗涤,50-60℃真空干燥得淡黄色固体产物98克,收率98%,纯度99%。

实例1

氩气保护,依次往四口烧瓶中加入(2-氯-3-吡啶基)氨基甲酸17.2g(0.1mol)、苯胺51.6mL、碳酸钾18g(0.13mol),碘化亚铜0.19g(0.001mol)升温至185℃回流,搅拌反应5-7小时,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苯胺重复使用,得到棕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粗品。边搅拌边用水洗涤粗品三次,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20.89g,收率99.00%,纯度99.5%(GC)。

实例2

氩气保护,依次往四口烧瓶中加入(2-氯-3-吡啶基)氨基甲酸17.2g(0.1mol)、苯胺68.8mL、碳酸铯45.6g(0.14mol),碘化亚铜0.19g(0.001mol)升温至185℃回流,搅拌反应5-7小时,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苯胺重复使用,得到棕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粗品。边搅拌边用水洗涤粗品三次,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21.00g,收率99.52%,纯度99.8%(GC)。

实例3

氩气保护,依次往四口烧瓶中加入(2-氯-3-吡啶基)氨基甲酸17.2g(0.1mol)、苯胺86mL、乙醇钠10.2g(0.15mol),碘化亚铜0.19g(0.001mol)升温至185℃回流,搅拌反应5-7小时,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苯胺重复使用,得到棕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粗品。边搅拌边用水洗涤粗品三次,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20.90g,收率99.05%,纯度99.6%(GC)。

实例4

氩气保护,依次往四口烧瓶中加入(2-溴-3-吡啶基)氨基甲酸21.7g(0.1mol)、苯胺68.8mL、碳酸钾19.3g(0.14mol),碘化亚铜0.19g(0.001mol)升温至185℃回流,搅拌反应5-7小时,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苯胺重复使用,得到棕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粗品。边搅拌边用水洗涤粗品三次,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21.04g,收率99.71%,纯度99.9%(GC)。

实例5

氩气保护,依次往四口烧瓶中加入(2-碘-3-吡啶基)氨基甲酸26.4g(0.1mol)、苯胺86mL、碳酸钾18g(0.13mol),碘化亚铜0.19g(0.001mol)升温至185℃回流,搅拌反应5-7小时,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苯胺重复使用,得到棕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粗品。边搅拌边用水洗涤粗品三次,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21.03g,收率99.66%,纯度99.7%(GC)。

实例4与对比实例1-2对比可以发现,对比实例1是以2-氯-3-氨基吡啶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合成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反应中使用了价格昂贵且不易获得的醋酸钯和联萘二苯磷,增加了合成成本;总反应时间大于24小时,能耗高,收率仅有95%,收率低。对比实例2是对传统合成路线进行了改进,是以2-氨基-N-(2-氯吡啶基-3-)苯甲酰胺为起始原料,虽然改进后的工艺克服了原有工艺中高温、后处理复杂、收率低等缺陷,但是起始原料2-氨基-N-(2-氯吡啶基-3-)苯甲酰胺不是大宗工业化产品,合成是以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氯化、酰化、还原三步反应得到(张云.一种哌仑西平的生产方法:江苏,CN104744457A[P].2015-07-01),反应中原辅料种类多,操作复杂,成本高,收率低,这就增加了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的工业化生产成本。实例4以(2-溴-3-吡啶基)氨基甲酸和苯胺为起始原料,一步反应得到5,11-二氢-6H-吡啶并[2,3-B][1,4]苯并二氮杂-6-酮,克服了传统技术中能耗高、收率低等不足,收率高达99%以上,明显高于传统合成方法;反应中苯胺既是反应溶剂,也是原料,既可以使原料(2-卤代-3-吡啶基)氨基甲酸反应完全,提高反应收率,也避免了使用其它溶剂带来的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且多余的苯胺后处理蒸出后可以继续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保护了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