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45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器中加入计量份的桐酸甲酯与马来酸酐,用溶剂溶解,然后添加光引发剂,使其全部溶解并混合均匀;在UV光照射下光反应1~2h;真空干燥后,加入洗涤剂,并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得到反应产物I;

(2)在反应釜中加入计量好的反应产物I、三羟甲基丙烷与酯化催化剂,真空搅拌并升温至140~160℃反应2~3h后,即得到桐马酸酐基超支化羟基树脂;

(3)在20~30℃下,将二异氰酸酯和其催化剂的混合物滴入步骤(2)所制得的桐马酸酐超支化羟基树脂中,控制在30~60min滴完,升温60~90℃搅拌反应1.5~3h后,即得到反应产物II;

(4)将步骤(3)得到的反应产物II用活性稀释剂稀释,滴加(甲基)丙烯酸羟烷酯与阻聚剂,控制温度60~78℃反应1.5~2.5h后,即得到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桐酸甲酯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1.2;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丙酮、甲乙酮、二甲苯和乙酸乙酯的至少一种;以桐酸甲酯100份重量计,所述的溶剂为300~5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光引发剂为二苯基乙酮、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安息香乙醚、安息香丁醚、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与1-氯-4-丙氧基硫杂蒽酮中的至少一种,以桐酸甲酯100份重量计,所述的光引发剂为3~5重量份;

步骤(1)中所述的洗涤剂为环己烷、正己烷、庚烷和辛烷中的至少一种;以桐酸甲酯100份重量计,所述的洗涤剂为100~3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产物I与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比3:7;酯化催化剂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对甲苯磺酸和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其用量为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量的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初始桐酸甲酯摩尔数计,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2.0摩尔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以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100重量份计,所述催化剂为0.20~0.50重量份;

步骤(4)中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100重量份计,所述活性稀释剂为20~4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羟烷酯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羟烷酯与初始桐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2.5~1: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或对苯二酚;以(甲基)丙烯酸羟烷酯100重量份计,所述阻聚剂为0.05~1.5重量份。

9.一种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制得。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桐马酸酐基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金属表面防护涂料或木器涂料面漆的成膜基料的应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