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及其分子标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2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其特征在于:其为位于分子标记NUE2和NUE23之间的一个位点,所述分子标记NUE2引物:SEQ ID NO.1/ SEQ ID NO.2,存在qNUE6时的扩增条带为135bp条带。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的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分子标记NUE2引物扩增水稻材料的DNA,如果能够扩增出135bp扩增片段,则标志着氮素吸收利用基因位点qNUE6的存在。

3.筛选所述的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的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普通野生稻材料Y11为供体,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品种GH998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构建一套包含212个株系的水稻染色体片段导入系BC4F7

步骤S2:采用在田间低氮、高氮条件下进行氮素吸收利用率鉴定;

步骤3:在导入系中取氮素高效吸收和氮素低效吸收各30株,利用CTAB法提取水稻植株的DNA,构建DNA氮素高效利用池、低效利用池,利用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QTL-seq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基因进行主效基因定位;

步骤4:在水稻第6染色体上,均匀选取40对分子标记;通过对Y11和998进行比对,找出两者之间≥6 bp的插入或者缺失,进而设计InDel标记;选取在两亲本、两个池间多态性好标记,用于分析212份BC4F7体;对多态性标记基因型和相应家系的氮素吸收利用级别进行连锁分析,并将Kosambi函数转换为遗传距离;利用Windows QTL Cart V2.5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以2cM为步长在基因组内进行扫描,QTL的检测采用5%总体显著水平,相应LOD统计量的显著阀值用排列测验方法进行估计,共重复分析1000次。

步骤5:获得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品种GH998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一个,位于标记NUE2附近,通过氮素利用主基因的分子标记来检测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品种GH998及其衍生品种(系)中是否含有该主基因位点,预测其氮素吸收利用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筛选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的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主效基因定位于第6染色体上。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在筛选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品种或者品系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的分子标记引物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的分子标记引物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素吸收利用位点qNUE6的分子标记引物在快速筛选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品种或品系中的应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