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罐布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482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罐布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罐,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罐布气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罐在生物工程等方面广泛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罐日趋大型化,对于抗生素、谷氨酸、柠檬酸酵母等发酵工业生产用的大型通风发酵罐来说,氧溶解速度往往成为好氧发酵过程的限制因素。目前普遍采用的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通常采用加大通风量、加强搅拌的方法来达到提高溶氧系数的目的,但实际生产中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体现为气体分布不均匀、氧利用率低、能耗高、机械搅拌增加了发酵罐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体分布均匀、供氧利用率高、能耗小的发酵罐布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罐布气装置,包括若干同心圆布气环和位于布气环中心处的布气帽,所述布气帽与布气环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且各层布气环由内到外逐层升高,所述布气环和连通管的截面均为“n”形,所述布气环和布气帽的底部敞口且顶部均匀开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最外层布气环外部竖直设有分隔壁。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布气装置包括连通管连接的布气环和布气帽,无菌空气由发酵罐底部上升至布气帽内并通过连通管溢流至各布气环中,各层布气环由内到外逐层升高,布气面积大,发酵罐内供氧分布均匀,能有效减少空气浮力推动空气向各布气环溢流过程中的溢出。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壁将发酵罐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分隔壁内侧发酵液混入空气后密度较小,发酵液上升至罐顶,气体溢出后发酵液密度增大,发酵液由发酵罐外侧回到发酵罐底部,这样使得发酵液在罐内形成循环,起到搅拌的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布气环和布气帽呈半封闭状,布气环和布气帽的灭菌过程与发酵罐的灭菌过程同步,灭菌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气环和布气帽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布气帽;2、布气环;3、连通管;4、通孔;5、分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发酵罐布气装置,包括若干同心圆布气环2和位于布气环2中心处的布气帽1,布气帽1与布气环2之间通过连通管3连接且各层布气环2由内到外逐层升高,连通管3的数量根据发酵罐尺寸和供氧量等调整,布气环2和连通管3的截面均为“n”形,布气环2和布气帽1的底部敞口且顶部均匀开有若干通孔4,最外层布气环2外部竖直设有分隔壁5。

安装时,将布气环2和布气帽1安装于发酵罐中心靠近底部的位置,且布气帽1的底面与分隔壁5的底面相平。使用时,无菌空气由发酵罐底部上升至布气帽1内并通过连通管3溢流至各布气环2中,同时,分隔壁5将发酵罐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分隔壁5内侧发酵液混入空气后密度较小,发酵液上升至罐顶,气体溢出后发酵液密度增大,发酵液由发酵罐外侧回到发酵罐底部,这样使得发酵液在罐内形成循环,起到搅拌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