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连续生产二甲基二硫的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4116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步法连续生产二甲基二硫的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甲醇、硫化氢和硫为原料,一步反应生产二甲基二硫的工艺及其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二甲基二硫(dmd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有着广泛用途。在农药行业中,用于制取杀虫剂的中间体;在石油工业中,可用作乙烷裂解炉的防腐、防焦剂,油品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硫化剂,苯核脱羟基反应中氢化裂解的抑制剂;在橡胶工业中,可用作溶剂、再生剂、软化剂及增塑剂等;此外,dmds还可用作燃料、润滑添加剂及一些有机化学反应的抑制剂等。主要使用行业为农药、染料、石油、化工、橡胶等行业,为市场上抢手的精细化工产品。

当前,国内的二甲基二硫大都采用硫酸二甲酯法生产,由于硫酸二甲酯为剧毒化学品,该工艺面临着严重的环保、安全风险,同时该方法副产大量硫酸钠溶液难以处理。

国外有采用甲硫醇直接氧化法生产二甲基二硫的报道,但由于甲硫醇与氧直接气相混合易形成爆炸混合物,导致该方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反应条件难以控制,当前该方法仅有少量实验报导,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步法连续生产二甲基二硫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甲醇、硫化氢、硫单质为原料,在温度400℃~500℃,压力50kpa~200kpa条件下,在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二甲基二硫和水:

2ch3oh+h2s+s→ch3ssch3+2h2o

部分甲醇与硫化氢发生副反应生成甲硫醇:

ch3oh+h2s→ch3sh+h2o

甲硫醇与硫可继续反应生成二甲基二硫:

2ch3sh+s→ch3ssch3+h2s

该工艺中,生成二甲基二硫的理论投料摩尔比为甲醇:硫化氢:硫=2:1:1,实际生产时控制投料摩尔比甲醇:硫化氢:硫=(2.0~2.4):(1.0~1.2):1,优选甲醇:硫化氢:硫摩尔比2.1:1.2:1,控制硫化氢相对于甲醇略过量以保证甲醇反应完全;控制甲醇和硫化氢相对于硫略过量以防止二甲基多硫化物生成,同时避免单质硫进入后续工段可能造成的设备管道堵塞。

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通过如下装置实现:

本装置包含原料预热器、反应器、硫捕集器、合成气冷凝器、冷凝液储罐、分液罐、精馏塔、精馏塔再沸器及冷凝器,及配套的循环泵、物料管线等。

反应器b顶部设有甲醇及硫化氢进料口①、硫进料口②、合成气出口③、换热夹套进料口④、出口⑤、换热盘管⑥、换热夹套⑦、催化剂床层⑧。其中,硫进料口②与反应器内硫进料分布器连接,用于混合原料硫和甲醇、硫化氢;进料分布器下部,及两层催化剂床层栅板间设有换热盘管,用于提供反应所需热量并维持反应温度平衡。

反应器b顶部进料口①与原料预热器通过物料管线连接,底部合成气出口③与硫捕集器c顶部连接;硫捕集器c中部与合成气冷凝器d顶部进口连接;冷凝器d底部与冷凝液储罐f进口及冷凝器e顶部进口连接;冷凝器e底部与冷凝器g进口连接;冷凝器fg底部出口与分液罐h中部连接;分液罐h底部出口与粗二甲二硫精馏进料泵m进口连接;精馏进料泵m出口与精馏塔i连接;精馏塔i配置有再沸器j、冷凝器k及循环泵n;回流泵n出口与精馏塔i上部回流物料进口及原料预热器a进口连接。

通过本发明所述工艺及装置,可实现二甲基二硫的连续化生产,其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副产物较少,副产的水可作为工艺软水回收利用;副产的少量二甲基多硫可与甲硫醇继续反应转化为二甲基二硫,或直接作为硫化剂销售;合成尾气不凝气为硫化氢,可直接回收作为原料重复利用;精馏尾气不凝气量极小,正常生产时无其他三废排放,仅在设备检修清洗时会产生少量废水。因此本发明所述工艺对原料的利用率接近100%,三废排放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二甲基二硫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步法二甲基二硫连续生产工艺装置结构图。设备名称:a:原料预热器;b:合成反应器;c:硫捕集器;d、e:合成气冷凝器;f、g:冷凝液储罐;h:分液罐;i:二甲基二硫精馏塔;j:精馏塔再沸器;k:精馏塔冷凝器;m:粗二甲基二硫进料泵;n:回流循环泵。

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反应器简图。图中,①甲醇硫化氢进料口;②硫进料口;③合成气出口;④⑤换热夹套进出料口;⑥换热盘管;⑦换热夹套;⑧催化剂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所述工艺,在包含原料预热器、反应器、硫捕集器、合成气冷凝器、冷凝液储罐、分液罐、精馏塔、精馏塔再沸器及冷凝器,及配套的循环泵、物料管线等设备的装置中实现。其中,反应器b顶部设有甲醇及硫化氢进料口①、硫进料口②、合成气出口③、换热夹套进料口④、出口⑤、换热盘管⑥、换热夹套⑦、催化剂床层⑧。其中,硫进料口②与反应器内硫进料分布器连接,用于混合原料硫和甲醇、硫化氢;进料分布器下部,及两层催化剂床层栅板间设有换热盘管,用于提供反应所需热量并维持反应温度平衡。

反应器b顶部进料口①与原料预热器通过物料管线连接,底部合成气出口③与硫捕集器c顶部连接;硫捕集器c中部与合成气冷凝器d顶部进口连接;冷凝器d底部与冷凝液储罐f进口及冷凝器e顶部进口连接;冷凝器e底部与冷凝器g进口连接;冷凝器fg底部出口与分液罐h中部连接;分液罐h底部出口与粗二甲二硫精馏进料泵m进口连接;精馏进料泵m出口与精馏塔i连接;精馏塔i配置有再沸器j、冷凝器k及循环泵n;回流泵n出口与精馏塔i上部回流物料进口及原料预热器a进口连接。

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生产二甲基二硫时,以甲醇、硫化氢、单质硫为原料,在合成反应器内一步反应生成二甲基二硫。其中,甲醇和硫化氢经预热器a混合、预热至300℃后,由反应器b顶部进料口①进入;单质硫经加热至450℃后,以气态形式经反应器b上部进料口②进入反应器;控制投料摩尔比甲醇:硫化氢:硫2.1:1.2:1。单质硫通过进料分布器与甲醇硫化氢在反应器内混合,被换热盘管加热至450℃,由上至下通过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二甲基二硫,同时副产少量甲硫醇。反应通过自身放热及换热盘管⑥、反应器夹套⑦维持反应温度;合成气由反应器底部出口③引出,采用硫捕集器c脱除未反应的单质硫;再经冷凝器d、e,冷凝回收二甲基二硫、水、甲硫醇、未反应的甲醇等;不凝气主要成分为硫化氢及微量甲硫醇,经压缩后返回至原料硫化氢重复用于合成;冷凝的二甲基二硫、水、甲硫醇、甲醇采用冷凝液储罐f、g收集后进入分液罐h,形成水相和有机相分层;上层水相经精馏回收甲醇后,剩余的水作为工艺软水重复利用;下层有机相主要含二甲基二硫、甲醇、甲硫醇及少量二甲基多硫,由精馏进料泵m打入精馏塔i;在精馏系统中,轻组分甲硫醇及少量甲醇经冷凝回收后,由回流泵n打回原料预热器a;重组分主要为二甲基二硫,由精馏塔底部采出后,进入产品精制工序。

实际生产过程中,控制投料摩尔比甲醇:硫化氢:硫2.1:1.2:1,即保持硫化氢略过量以保证甲醇充分反应;保持甲醇与硫化氢相对单质硫过量,以保证单质硫反应完全,同时可避免二甲多硫的生成。控制反应温度450℃,压力50kpa。为防止投料控制不当、硫反应不完全时单质硫堵塞设备管道,反应器出口处设有硫捕集器。合成气经硫捕集器脱硫后,取样进行色谱分析,检测其组分为甲醇3.83%、硫化氢7.52%、水16.58%、甲硫醇2.21%、二甲基二硫67.54%、二甲基多硫2.32%。连续投料反应约12小时后,检查硫捕集器底部有少量深黄色粘稠液体,经分析为二甲基二硫、硫磺、二甲基多硫混合物。在连续投料约86小时后,该混合物累积到约30%液位,此时将其打回合成反应器硫进料口作为原料重复利用。

经计算,产物中二硫:多硫摩尔比约39:1,粗产品中多硫化物约3%,低于硫酸二甲酯-过硫化钠工艺中多硫化物5%~10%的平均水平。通过本工艺及装置,未反应完的原料得到了完全回收利用,避免了污染物排放和浪费。

对照例2

采用同以上实施例1的工艺及装置,控制投料摩尔比甲醇:硫化氢:硫2.0:1.0:1,即按照反应理论摩尔比投料,保持其它反应条件不变。经450℃、50kpa反应,捕集器脱硫后,检测到合成气组分为:甲醇2.10%,硫化氢1.12%,水19.71%,甲硫醇0.53%,二甲基二硫66.89%,二甲基多硫9.66%。与上例对照,多硫化物的量明显增加,二硫:多硫摩尔比达到约9.3:1,接近硫酸二甲酯-过硫化钠工艺的水平,说明投料摩尔比控制对反应产物影响较大。由于本批次试验副产的多硫化物较多,硫捕集器内捕集的硫磺、多硫化物混合物不再直接返回重新投料,而是将混合物分离后,硫磺回收至熔硫槽,多硫化物二次净化后作为副产品硫化剂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