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1323发布日期:2018-11-24 12:12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的解热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类固醇解热药。前者包括如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以及其他抗炎有机酸类,这些药物共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sp恢复正常而产生解热作用,但是这些药物同时抑制了胃粘膜pg的合成,增加了胃酸分泌,削弱了屏障作用,导致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胃粘膜损伤严重出现胃、十二指肠出血和溃疡。

传统中药由于其成分多,可能涉及多作用靶点发挥解热作用,且研究表明其降温作用稳定而持久。临床上,中药的解热抗炎药物大多为复方,由于其成分复杂,很难阐明其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所以,从具有解热药效的单一药材入手,阐明其发挥作用的部位,进而寻找有效的成分,为开发成分明确、质量可控、安全有效的解热抗炎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橙酮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产物,属于类黄酮,在自然界分布比较少,含量都很低,大多存在于玄参科、菊科、苦苣苔科以及单子叶植物中的莎草科。橙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肿瘤和细胞毒性、抗炎和抑菌、白细胞介素-5抑制剂、抗氧化等。

本申请考虑提供一种具有抗炎相关药理活性的橙酮类化合物,该橙酮类化合物及其抗炎相关的药理活性作用研究还未见诸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炎相关药理活性作用的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橙酮类化合物,如式(i)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水翁花用溶剂提取,得到浸膏;所述溶剂包括醇溶剂;

s2)将所述浸膏经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浸膏进行纯化后再经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所述纯化为:将所述浸膏经乙酸乙酯萃取,收集萃取液;然后在萃取液中加入石油醚搅拌,除去溶剂后,得到纯化后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纯化具体为:

将所述浸膏经乙酸乙酯萃取,收集萃取液;

除去萃取液中的溶剂,得到第二浸膏;

将所述第二浸膏用有机溶剂溶解,加入石油醚搅拌,除去溶剂后,得到纯化后的浸膏;所述有机溶剂为醇溶剂或乙酸乙酯。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10~8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经成环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为:

将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与催化剂在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冷却后,调节ph值至酸性,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所述催化剂为乙酸汞和/或溴化铜;所述有机溶剂为吡啶和/或二甲基亚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b1)将二甲苯经硝化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

b2)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锡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至酸性,继续加热搅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b3)将所述第二中间体、硫酸二甲酯、碳酸钾与丙酮混合搅拌反应,得到第三中间体;

b4)将所述第三中间体、氯化氢气体、氯化锌、氯乙腈与乙醚混合反应,得到第四中间体;

b5)将所述第四中间体、苯甲醛、氢氧化钠水溶液在醇溶剂中混合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包括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pge2的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活性优于布洛芬,具有抗炎相关药理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esi-ms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1h-nmr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13c-nmr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hsqc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hmbc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主要hmbc相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橙酮类化合物,如式(i)所示:

该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pge2的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活性优于布洛芬,具有抗炎相关药理活性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水翁花用溶剂提取,得到浸膏;所述溶剂包括醇溶剂;

s2)将所述浸膏经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水翁花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为桃金娘科水翁属植物水翁cleistocalyxrculatus(roxb.)merr.etperry的干燥幼嫩花蕾,又名水雍花、大蛇药、水翁仔、水榕花、水翁、酒翁、水榕树、水香;性寒,味苦,归脾、胃经;能清热解毒,去湿消滞;主用于夏天暑湿食滞所致的发热,咽干,口渴腹胀或呕吐泄泻。水翁花在民间应用广泛,属于广东地产药材,夏季常作凉茶以解暑,是“清热凉茶”等中药的主要原料之一。

将水翁花用溶剂提取;所述溶剂包括醇溶剂,更优选为醇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所述醇溶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醇溶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乙醇;所述溶剂中醇溶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优选为50%~90%,更优选为60%~90%,再优选为60%~80%,最优选为70%;所述水翁花与溶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6~10),更优选为1:(8~10),再优选为1:(9~10),最优选为1:10;所述提取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回流提取;所述提取的次数优选为1~3次,更优选为2~3次,再优选为2次;所述每次提取的时间优选为1~4h,更优选为2~4h,再优选为2~3h,最优选为2h。

提取后,优选过滤,将滤液浓缩后得到浸膏。

乙酸乙酯萃取含目标化合物的部位,但萃取液体积较大,需回收溶剂进行纯化后再经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所述纯化优选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浸膏经乙酸乙酯萃取,收集萃取液,然后优选除去溶剂,得到第二浸膏;所述乙酸乙酯与浸膏的体积重量比优选为(0.5~3)ml:1g;所述萃取的次数优选为2~4次,更优选为3~4次,最优选为3次;所述除去溶剂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减压回收溶剂;除去溶剂后,该优选进行干燥,得到第二浸膏。

将所述第二浸膏用有机溶剂溶解;所述有机溶剂为醇溶剂和/或乙酸乙酯;所述醇溶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醇溶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所述以g/ml计,所述浸膏与有机溶剂比优选为1:(0.5~5)溶解后,加入石油醚搅拌;所述浸膏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优选为1:(10~80)。加入石油醚可除去极性较大的杂质。

搅拌后,除去溶剂,得到纯化后的浸膏;所述除去溶剂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减压回收溶剂。

最后将纯化后的浸膏分离即可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所述分离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纯化后的浸膏经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所述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中的流动相优选为乙腈-甲酸水溶液,更优选为体积浓度为(40%~60%)乙腈-0.1wt%甲酸水溶液,更优选为(45%~55%)乙腈-0.1wt%甲酸水溶液,再优选为50%乙腈-0.1wt%甲酸水溶液;所述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中流动相的流速优选为5~100ml/min,更优选为10~80ml/min,再优选为10~50ml/min,再优选为10~35ml/min,最优选为17~20ml/min;所述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中检测波长优选为36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经成环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其中,本发明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即可。

按照本发明,所述步骤a)具体为:将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与催化剂在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冷却后,调节ph值至酸性,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所述催化剂为乙酸汞和/或溴化铜;所述有机溶剂为吡啶和/或二甲基亚砜。

将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与催化剂在有机溶剂混合;所述dmc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优选为1:(1~3),更优选为1:(1~2)。

混合后,加热反应;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20℃~200℃,更优选为回流反应;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0~60min,更优选为30~50min,再优选为30~40min,最优选为30min。

加热反应后,优选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至酸性,优选调节ph至2.5~6.5,更优选为3~6.5,再优选为3.5~6.5;在本发明中优选用盐酸调节ph值。

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后优选回收溶剂,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制备上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1)将二甲苯经硝化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

b2)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锡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至酸性,继续加热搅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b3)将所述第二中间体、硫酸二甲酯、碳酸钾与丙酮混合搅拌反应,得到第三中间体;

b4)将所述第三中间体、氯化氢气体、氯化锌、氯乙腈与乙醚混合反应,得到第四中间体;

b5)将所述第四中间体、苯甲醛、氢氧化钠水溶液在醇溶剂中混合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以二甲苯为起始原料,将其经硝化反应后,得到第一中间体;所述硝化反应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优选具体为:将二甲苯、硫酸与硝酸混合室温搅拌,然后加入发烟硝酸,加热反应后,得到第一中间体;所述室温搅拌的时间优选为5~20min,更优选为10~15min,再优选为10min;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00℃~120℃,更优选为110℃~120℃,再优选为110℃;所述加热搅拌的时间优选为2~6h,更优选为3~5h,再优选为4h;加热反应后还优选进行柱层析,得到第一中间体。

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锡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搅拌;所述第一中间体与锡粉的摩尔比优选为1:(3~10),更优选为1:(4~8),再优选为1:(5~7),最优选为1:6;所述酸性条件优选采用盐酸提供;所述第一中间体与盐酸的比例优选为1mmol:(1~3)ml,更优选为1mmol:2ml;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优选为100℃~120℃,更优选为100℃~110℃,再优选为100℃;所述加热搅拌的时间优选为2~8h,更优选为3~7h,再优选为4~6h,最优选为5h。

加热搅拌后,冷却至室温,然后调节反应液ph值至酸性,更优选调节ph值至2~4,再优选为3~4。

调节ph值后,继续加热搅拌;所述继续加热搅拌的温度优选为90℃~120℃,更优选为100℃~110℃,再优选为100℃;所述继续加热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5~30h,更优选为20~30h,再优选为22~28h,,再优选为24~26h,最优选为24h;继续搅拌搅拌后还优选进行柱层析,得到第二中间体。

将所述第二中间体、硫酸二甲酯、碳酸钾与丙酮混合搅拌,得到第三中间体;其中所述第二中间体、硫酸二甲酯与碳酸钾的摩尔比优选为1:(0.1~1):(0.5~2),更优选为1:(0.2~0.8):(0.8~1.5),再优选为1:(0.4~0.6):(0.8~1.2),最优选为1:0.5:1;所述混合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3h,更优选为1.5~2.5h,再优选为2h;所述混合搅拌优选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后还优选进行柱层析,得到第三中间体。

将所述第三中间体、氯化氢气体、氯化锌、氯乙腈与乙醚混合反应;所述第三中间体与氯化锌的摩尔比优选为1:(0.1~1),更优选为1:(0.3~0.8),再优选为1:(0.4~0.6),最优选为1:0.5;所述第三中间体与氯乙腈的摩尔比优选为1:(1~3),更优选为1:(1~2),再优选为1:2;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8h,更优选为3~6h,再优选为4~5h;所述混合反应优选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在本发明中,此步骤优选具体为:将所述第三中间体、氯化锌与氯乙腈溶于乙醚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室温下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优选在低温下静置,得到黄色固体,然后将黄色固体溶于水中回流,冷却过滤后,得到第四中间体;所述低温的温度优选为0℃~4℃;所述静置的时间优选为6~12h,更优选为8~12h;所述回流的时间优选为0.5~2h,更优选为1~1.5h。

将所述第四中间体、苯甲醛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在醇溶剂中混合反应;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5%~20%,更优选为10%~15%;所述醇溶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醇溶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乙醇;所述第四中间体与苯甲醛的摩尔比优选为1:(1~4),更优选为1:(1~3),再优选为1:2;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优选为1~3ml;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8~20h,更优选为10~16h,再优选为12~14h;所述混合反应优选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在本发明中此步骤优选具体为:将所述第四中间体与苯甲醛溶于醇溶剂中,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优选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酸性,更优选3~5,过滤后进行柱层析,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上述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式(i)结构的橙酮类化合物为黄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质谱hr-esi-ms给出m/z295.0990[m-h]-(计算值为295.0976),m/z297.1130[m+h]+(计算值为297.1121),化合物分子量为296,结合元素分析及13c-nmr谱和1h-nmr谱推断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18h16o4。

本发明对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最终确定本发明化合物的结构为(z)-6-hydroxy-4-methoxy-5,7-dimethylaurone,中文名为(z)-6-羟基-4-甲氧基-5,7-二甲基橙酮,结构如式(i)所示,为一个新的橙酮类化合物。所有的碳氢信号归属见表1,表1为式i所示化合物的各个碳和氢的归属。

表1橙酮类化合物的核磁数据(dmso-d6,1h-nmr400mhz,13c-nmr400mhz)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包括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载体即可,其可根据药剂学领域的常用辅料,根据剂型和实际情况进行恰当选择,例如常见的辅料有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淀粉浆、蔗糖、糊精、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聚山梨酯、聚乙二醇、注射用大豆磷脂和注射用甘油等;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制备所需药物的各种剂型时,可以按照药剂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如将该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制成相应的剂型。作为优选,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包括注射剂、片剂、栓剂、软膏剂、凝胶剂、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与合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示的橙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pge2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活性优于布洛芬,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本发明通过对水翁花进行提取,得到浸膏;然后将得到的浸膏进行分离,选择特定出峰时间的化合物,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通过dmc与乙酸汞或溴化铜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通过间二甲苯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且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发该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pge2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活性优于布洛芬,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

1.1干燥的水翁花5kg,加入重量体积比为10倍量的体积浓度为70%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每次3h,过滤,将滤液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1.2取1.1中得到的浸膏每次加入重量体积比为0.5倍量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共计萃取4次,回收乙酸乙酯得到第二浸膏;将第二浸膏用重量体积比为0.5倍量的甲醇溶解,加入50倍量石油醚搅拌,回收有机溶剂,得纯化后的浸膏。

1.3取1.2中得到的纯化后的浸膏经制备型hplc分离,以体积浓度为50%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10ml/min,分离所得溶液干燥,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53m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6%。

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为黄色无定型粉末。

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esi-ms谱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1h-nmr谱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13c-nmr谱图;由图1~图3可知,高分辨质谱hr-esi-ms给出m/z295.0990[m-h]-(计算值为295.0976),m/z297.1130[m+h]+(计算值为297.1121),提示化合物分子量为296,结合元素分析及13c-nmr谱和1h-nmr谱推断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18h16o4。

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图4~图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hsqc谱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hmbc谱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主要hmbc相关。

通过对图1~图6进行分析,本化合物的1h-nmr(dmso-d6,400mhz)谱(见图2),给出1组典型的单取代苯环质子信号δ7.93(2h,d,j=7.5hz,h-2′,6′),δ7.50(2h,t,j=8.6hz,h-3′,5′),δ7.40(1h,s,h-4′);1个烯质子信号δ6.66(1h,s,h-10);2个甲基单峰质子信号δ2.01(3h,s,h-12)和δ2.19(3h,s,h-11);和1个甲氧基质子信号δh4.00(3h,s)。

13c-nmr(dmso-d6,400mhz)谱中(见图3),共给出18个碳信号,结合1h-nmr谱数据推测该化合物为橙酮类化合物;其中橙酮母核碳信号15个,δ178.7为橙酮母核3位的特征羰基碳信号;δ108.3为烯碳(=ch—)信号;δ8.23和δ8.84为两个甲基碳信号,δ61.0为甲氧基碳信号。

结合hsqc图谱(见图4)以及hmbc图谱(见图5)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碳信号与质子信号进行归属,甲基质子δ2.19与c-4、c-5和c-6相关,推测该甲基连接在c-5上;甲基质子δ2.01与c-6、c-7、c-8相关,推测该甲基与c-7相连;甲氧基质子δ4.00与c-4相关,推测甲氧基与c-4相连。橙酮类化合物双键的构型,一般认为双键(=ch—)的碳原子化学位移值在δ110,质子在δ6.7左右时,为z构型;碳原子化学位移大于δ120,质子化学位移δ7.0左右时,双键为e构型;本化合物双键(=ch—)的碳原子δ108.3,质子δ6.66,判断双键为z构型。

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实施例2

2.1干燥的水翁花10kg,加入重量体积比为6倍量的体积浓度为60%乙醇水溶液,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将滤液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2.2取2.1中得到的浸膏每次加入重量体积比为2倍量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共计萃取3次,回收乙酸乙酯得到第二浸膏;将第二浸膏用重量体积比为5倍量的乙酸乙酯溶解,加入10倍量石油醚搅拌,回收石油醚,得纯化后的浸膏。

2.3取2.2中得到的纯化后的浸膏经制备型hplc分离,以体积浓度为45%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100ml/min,分离所得溶液干燥,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115mg,经hplc检测,纯度为99.2%。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实施例2中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2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3

3.1干燥的水翁花8kg,加入重量体积比为8倍量的体积浓度为80%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将滤液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3.2取3.1中得到的浸膏每次加入体积重量比为3倍量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共计萃取3次,回收乙酸乙酯得到第二浸膏;将第二浸膏用重量体积比为2倍量的甲醇溶解,加入80倍量石油醚搅拌,回收石油醚,得纯化后的浸膏。

3.3取3.2中得到的石油醚浸膏经制备型hplc分离,以体积浓度为55%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17ml/min,分离所得溶液干燥,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81m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1%。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3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4

4.1取dmc(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8.94g(3mmol)、乙酸汞9.54g(3mmol)加入吡啶300ml溶解,油浴120℃回流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

4.2将4.1中得到的反应液,用盐酸调节ph至2.5,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7.48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2%。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4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5

5.1取dmc(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17.88g(6mmol)、乙酸汞38.16g(12mmol)加入吡啶600ml溶解,油浴160℃回流6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

5.2将5.1中得到的反应液,用盐酸调节ph至6.5,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14.14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5%。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5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6

6.1取dmc(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8.94g(3mmol)、溴化铜20.07g(9mmol)加入吡啶400ml溶解,油浴140℃回流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

6.2将6.1中得到的反应液,用盐酸调节ph至3.5,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7.73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9%。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6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7

7.1将原料间二甲苯(1.06g,10mmol)、硫酸5ml与硝酸3ml室温搅拌5小时,然后加入发烟硝酸3ml,加热至10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粗品,柱层析,制得第一中间体(1.93g)。

7.2取7.1中得到的第一中间体(1.25g,5mmol),锡粉(1.78g,15mmol)与盐酸10ml加热至10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2,然后加热至90℃,搅拌15小时,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柱层析,得到第二中间体。

7.3将7.2中得到的第二中间体(0.5g,3.2mmol),硫酸二甲酯(0.2g,1.6mmol)与碳酸钾(0.88g,6.4mmol)溶于5ml丙酮,室温搅拌1小时,浓缩,柱层析制得第三中间体(0.38g)。

7.4将7.3中得到的第三中间体(0.34g,2mmol),氯化锌(0.03g,0.2mmol)与氯乙腈(0.12g,2mmol)溶于20ml乙醚中,通入干燥氯化氢气体,室温剧烈搅拌2小时,然后将反应液置于0℃冰箱中,静置6小时,得黄色固体,将黄色固体溶于水中,回流0.5h,冷却至室温,过滤,制得第四中间体(0.12g)。

7.5将7.4中得到的第四中间体(0.12g,2mmol)与苯甲醛(0.21g,2mmol)溶于5ml乙醇中,滴加1ml20%氢氧化钠水溶液,室温搅拌8小时,然后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至3,过滤得粗品,粗品柱层析,制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0.48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4%。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7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8

8.1将原料间二甲苯(2.12g,20mmol)、硫酸10ml与硝酸6ml室温搅拌,然后加入发烟硝酸6ml,加热至120℃,搅拌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粗品,柱层析,制得第一中间体(3.89g)。

8.2将8.1中得到的第一中间体(2.50g,10mmol),锡粉(6.25g,100mmol)与盐酸30ml加热至120℃,搅拌8小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4,然后加热至120℃,搅拌30小时,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柱层析,制得第二中间体(1.53g)。

8.3将8.2中得到的第二中间体(1.0g,6.4mmol),硫酸二甲酯(0.8g,6.4mmol)与碳酸钾(1.76g,12.8mmol)溶于10ml丙酮,室温搅拌3小时,浓缩,柱层析制得第三中间体(0.79g)。

8.4取8.3中得到的第三中间体(0.68g,4mmol),氯化锌(0.56g,4mmol)与氯乙腈(0.72g,12mmol)溶于40ml乙醚中,通入干燥氯化氢气体,室温剧烈搅拌8小时,然后将反应液置于4℃冰箱中,静置12小时,得黄色固体,将黄色固体溶于水中,回流2h,冷却至室温,过滤,制得第四中间体(0.26g)。

8.5取8.4中得到的第四中间体(0.24g,4mmol)与苯甲醛(1.68g,16mmol)溶于10ml乙醇中,滴加3ml5%氢氧化钠水溶液,室温搅拌20小时,然后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至4,过滤得粗品,粗品柱层析,制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0.47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7%。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8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9

9.1将原料间二甲苯(1.06g,10mmol)、硫酸5ml与硝酸3ml室温搅拌,然后加入发烟硝酸3ml,加热至110℃,搅拌4小时,冷却至室温,得粗品,柱层析,制得第一中间体(1.95g)。

9.2取9.1中得到的第一中间体(1.25g,5mmol),锡粉(3.57g,30mmol)与盐酸10ml加热至100℃,搅拌5小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4,然后加热至100℃,搅拌24小时,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柱层析,制得第二中间体(0.75g)。

9.3取9.2中得到的第二中间体(0.5g,3.2mmol),硫酸二甲酯(0.2g,1.6mmol)与碳酸钾(0.44g,3.2mmol)溶于5ml丙酮,室温搅拌2小时,浓缩,柱层析制得第三中间体(0.39g)。

9.4取9.3中得到的第三中间体(0.34g,2mmol),氯化锌(0.14g,1mmol)与氯乙腈(0.36g,6mmol)溶于20ml乙醚中,通入干燥氯化氢气体,室温剧烈搅拌4小时,然后将反应液置于2℃冰箱中,静置8小时,得黄色固体,将黄色固体溶于水中,回流1h,冷却至室温,过滤,制得第四中间体(0.12g)。

9.5取9.4中得到的第四中间体(0.12g,2mmol)与苯甲醛(0.83g,8mmol)溶于5ml乙醇中,滴加2ml10%氢氧化钠水溶液,室温搅拌12小时,然后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至酸性5,过滤得粗品,粗品柱层析,制得到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0.46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1%。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理化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可知,实施例9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实施例10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1.材料

1.1药物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

1.2阳性对照药布洛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201406)。

1.3试剂细胞株: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来源于中医科学院,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培养;脂多糖(lps):南京大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列腺素e2(pge2)elisa试剂盒:恩佐生命科学,批号:06241415d。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细胞培养:raw264.7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加入含10%灭活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隔天更换培养基1次,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

2.2细胞活力检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实验分为空白组、溶剂对照组、布洛芬组、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组;实验重复3次。

2.3elisa法检测pge2的含量:调整raw264.7细胞密度为1×105个/ml,接种于24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500μl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弃去上清,实验分为空白组、溶剂对照组(加入含0.1%dmso的dmem培养基)、模型组、给药组(加入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dmc、布洛芬的dmso溶液)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1h后,除空白组外,每孔加入lps(终浓度1μg/ml)刺激24h后,收集上清。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检测pge2的含量,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采用graphpadprismtm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ic50值。

3.实验结果

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在0.1~10000nmol/l范围内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dmc、布洛芬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无毒性作用。

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dmc对pge2抑制的ic50分别为6.12nm、2.31×103nm,阳性对照布洛芬对pge2抑制的ic50为68.66nm;与布洛芬、dmc相比,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有更好的抗炎活性。

4.结论

本发明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pge2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活性优于布洛芬,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实施例11: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制备胶囊剂药物

将300g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和30g淀粉、6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5g微粉硅胶、1.5g硬脂酸镁及适量10%淀粉浆混合,装入胶囊,得到新化合物的胶囊制剂1000粒。每日3次,每次1粒。

实施例12: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制备颗粒剂药物

将300g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和1000g蔗糖及600g糊精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1000包新化合物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1粒。

实施例13: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制备片剂药物

将300g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和60g淀粉、7.5g羧甲基淀粉钠、0.8g滑石粉、50g糊精、0.8g硬脂酸镁及适量10%淀粉浆适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新化合物片剂1000片。每日3次,每次1片。

实施例14: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制备丸剂药物

将300g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和15g聚乙二醇-6000、90g聚山梨酯-80、适量液状石蜡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新化合物丸剂1000粒。每日3次,每次1粒。

实施例15: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制备注射剂药物

将100g式(i)所示的橙酮类化合物和15g注射用大豆磷脂、30g注射用甘油,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新化合物注射剂1000支。每日1次,每次1支,至少采用250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