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192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聚丙烯本身并不具备抗菌的作用,因此开发具有抗菌性能的新型聚丙烯材料,对环保事业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目前还没有环保型聚丙烯管材专用料,塑料行业都是在聚丙烯原料中加入抗菌剂来制备抗菌聚丙烯,制得的产品成本高、质量不稳定。虽然具有抗菌功能,但是抗菌剂毒性大,抗菌效果不持久,而且聚丙烯中抗菌剂分散不均匀,严重影响制品的机械性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丙烯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其力学强度高、韧性和抗菌效果好。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基本配方和重量比组成为:聚丙烯25-35份、偶联剂改性抗菌纤维14-22份、单官能团环氧化合物5-16份、改性橡胶粉10-18份、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4-12份、稀土偶联剂6-14份、偶联剂改性填料8-15份、抗氧剂1-4份。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为无规共聚聚丙烯。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改性抗菌纤维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甲克素纤维。

优选的,所述单官能团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丁烷、环氧戊烷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改性橡胶粉为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

优选的,所述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为马来酸酐接枝sebs、马来酸酐接枝epdm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稀土偶联剂为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改性填料为偶联剂改性纳米炭黑,目数为1000-3000目。

上述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其制备的工艺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好配方中的原料加入高混机,搅拌10-60min,混合均匀;

(2)将上述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出,即得聚丙烯管材;加工工艺如下:加工温度为160-210℃,螺杆转速为400-600转/分钟,喂料速度为200-400转/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加入了偶联剂改性抗菌纤维,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菌性,抗菌长效性好、对人体无危害。加入了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提高了材料韧性和弹性,并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抗菌性。加入了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不仅能够起偶联剂作用,其结构末端的羟基能够与聚丙烯结构中不饱和双键发生反应,使材料形成网状交联结构,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力学强度。本发明制得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力学强度高、韧性和抗菌效果好,适用于建筑水管,家用自来水管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基本配方和重量比组成为:无规共聚聚丙烯2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甲克素纤维14份、环氧丁烷5份、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10份、马来酸酐接枝sebs4份、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6份、偶联剂改性纳米炭黑8份、抗氧剂1份。

上述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其制备的工艺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好配方中的原料加入高混机,搅拌10min,混合均匀;

(2)将上述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出,即得聚丙烯管材;加工工艺如下:加工温度为160℃,螺杆转速为400转/分钟,喂料速度为200转/分钟。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基本配方和重量比组成为:无规共聚聚丙烯3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甲克素纤维22份、环氧戊烷16份、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18份、马来酸酐接枝epdm12份、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14份、偶联剂改性纳米炭黑15份、抗氧剂4份。

上述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其制备的工艺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好配方中的原料加入高混机,搅拌60min,混合均匀;

(2)将上述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出,即得聚丙烯管材;加工工艺如下:加工温度为210℃,螺杆转速为600转/分钟,喂料速度为400转/分钟。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基本配方和重量比组成为:无规共聚聚丙烯30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甲克素纤维17份、环氧戊烷10份、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14份、马来酸酐接枝sebs8份、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10份、偶联剂改性纳米炭黑12份、抗氧剂2份。

上述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其制备的工艺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好配方中的原料加入高混机,搅拌30min,混合均匀;

(2)将上述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出,即得聚丙烯管材;加工工艺如下:加工温度为180℃,螺杆转速为500转/分钟,喂料速度为300转/分钟。

实施例4

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基本配方和重量比组成为:无规共聚聚丙烯27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甲克素纤维16份、环氧戊烷7份、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12份、马来酸酐接枝sebs5份、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7份、偶联剂改性纳米炭黑10份、抗氧剂2份。

上述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其制备的工艺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好配方中的原料加入高混机,搅拌20min,混合均匀;

(2)将上述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出,即得聚丙烯管材;加工工艺如下:加工温度为180℃,螺杆转速为450转/分钟,喂料速度为250转/分钟。

实施例5

一种建筑用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基本配方和重量比组成为:无规共聚聚丙烯33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甲克素纤维20份、环氧丁烷14份、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16份、马来酸酐接枝sebs10份、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12份、偶联剂改性纳米炭黑13份、抗氧剂3份。

上述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其制备的工艺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好配方中的原料加入高混机,搅拌50min,混合均匀;

(2)将上述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出,即得聚丙烯管材;加工工艺如下:加工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550转/分钟,喂料速度为350转/分钟。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工过程不加硅烷偶联剂改性甲克素纤维,其它条件不变。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工过程不加环氧丁烷,其它条件不变。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工过程不加纳米氧化银改性epdm粉末,其它条件不变。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工过程不加马来酸酐接枝sebs,其它条件不变。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工过程不加端羟基树枝状聚酯稀土配合物,其它条件不变。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工过程以未改性纳米炭黑替代偶联剂改性纳米炭黑,其它条件不变。

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比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实施例1-5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明显的提高,压缩永久变形降低,抗菌性能提高。从以上数据说明,本发明制备的抗菌增韧聚丙烯管材,力学强度高、韧性和抗菌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