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净化促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9442发布日期:2018-12-14 22:09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净化促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清洁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烟主要来源于居民饮食和餐饮业及相关产业在食物烹饪、生产加工过程中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热氧化分解产物。具体包含挥发的油脂、细小的油、有机质以及热氧化和热裂解产物。油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二、容易引发肺癌、鼻咽癌和食管肿瘤等病;三、会对周围物体产生污染。并且,由餐饮业所产生的油烟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直接排放已成为居民投诉的一大热点。鉴于上述种种原因,油烟污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油烟的净化难度非常高。主要是因为油烟是由动植物油脂在高温加热情况下的挥发物凝聚而成。形成的气溶胶粒子粒径细微,有60%的油烟粒子属极小颗粒,其结构组成极为复杂,除了油烟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颗粒物外,还包含大量有害物质如丙烯醛、3.4-苯并芘及环芳烃等。而且,油烟大多呈水包油、油包水的厚状形态,并表现出疏水性的特性,且具有黏附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油烟清洗剂大多使用喷雾剂形式,细小的雾化液滴很容易被操作者吸入体内,强烈刺激且对人体有害;喷洒出的小液滴很难在油烟表面停留较长时间,导致乳化时间不够,去污效果较差。因此,研发一种除油烟效率高,经济且环保的油烟净化促溶剂非常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的油烟清洗剂大多使用喷雾剂形式,细小的雾化液滴很容易被操作者吸入体内,强烈刺激且对人体有害,喷洒出的小液滴很难在油烟表面停留较长时间,导致乳化时间不够,去污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油烟净化促溶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净化促溶剂,所述油烟净化促溶剂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5~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0~300份复合溶剂,400~450份去离子水,5~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10份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1~5份硅酸钠,1~5份柠檬酸钠。所述复合溶剂为油溶剂、醇溶剂、助剂组成。所述油溶剂为大豆油与松香油加热至70~90℃反应制得。所述醇溶剂由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环己醇组成。所述助剂为苯并三氮唑与甲苯,所述复合溶剂各物料重量份为20~30份大豆油,10~20份松香油,20~30份乙醇,20~30份异丙醇,10~20份正丁醇,10~20份正戊醇,5~15份正辛醇,2~5份环己醇。所述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为马铃薯淀粉、乙二醇、浓硫酸、正十二醇、对甲苯磺酸,加热至110~120℃反应后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8.5并减压蒸馏制得。所述马铃薯淀粉、乙二醇、浓硫酸、正十二醇、对甲苯磺酸重量份为80~100份马铃薯淀粉,150~240份乙二醇,5~8份质量分数为98%硫酸溶液,80~100份正十二醇,1.8~2.0份对甲苯磺酸。所述的一种油烟净化促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取大豆油、松香油加热至70~90℃保温搅拌,再加入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环己醇,混合均匀后加入苯并三氮唑、甲苯,搅拌均匀得复合溶剂;(2)取马铃薯淀粉加入乙二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浓硫酸搅拌,再加入正十二醇、对甲苯磺酸,加热至110~120℃搅拌反应,降温至70~80℃后静置,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0~8.5,减压蒸发至干得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3)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复合溶剂中,以300~500r/min搅拌15~20min,再加入去离子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硅酸钠、柠檬酸钠,以800~1200r/min搅拌20~30min,得油烟净化促溶剂。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发明以大豆油和松香油为促溶油溶剂,以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环己醇为促溶醇溶剂,以苯并三氮唑与甲苯为缓蚀剂,组成复合溶剂,通过表面活性剂将复合溶剂快速润湿油烟颗粒,并通过复合溶剂中促溶油溶剂,实现对油烟颗粒表面油组分的调和,且促溶油溶剂中油分对油烟颗粒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润滑性,有利于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经大豆油、松香油所具有的极性基团与油烟颗粒发生化学反应削弱油烟颗粒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促使油烟颗粒中凝聚的油质重新均匀溶解分散在复合溶剂中,削弱油烟颗粒网络结构对表面活性剂渗透的阻碍,从而改善表面活性剂的渗透能力,有效地提高油烟净化促溶效果;(2)本发明原料环保无毒,清洗效果好,使用后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对设备不具有腐蚀性,降解性好,具有较强的润湿、乳化、清洁功能,更有助于保护基材。具体实施方式取20~30g大豆油,10~20g松香油装入烧瓶中,加热至70~90℃,以300~400r/min保温搅拌20~3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0~30g乙醇,20~30g异丙醇,10~20g正丁醇,10~20g正戊醇,5~15g正辛醇,2~5g环己醇,以300~400r/min搅拌15~20min,再加入0.3~0.5g苯并三氮唑,5~8g甲苯,继续搅拌20~30min,得复合溶剂,取80~100g马铃薯淀粉,加入150~240g乙二醇中,以300~400r/min搅拌15~20min,再加入5~8g质量分数为98%硫酸溶液,继续搅拌20~30min后加入80~100g正十二醇,1.8~2.0g对甲苯磺酸,并加热至110~120℃搅拌反应4~5h,降温至70~80℃并静置2~3h,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0~8.5,并减压蒸发至干,得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取5~2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200~300g复合溶剂中,以300~500r/min搅拌15~20min,再加入400~450ml去离子水,5~1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10g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1~5g硅酸钠,1~5g柠檬酸钠,以800~1200r/min搅拌20~30min,得油烟净化促溶剂。取20g大豆油,10g松香油装入烧瓶中,加热至70℃,以300r/min保温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0g乙醇,20g异丙醇,10g正丁醇,10g正戊醇,5g正辛醇,2g环己醇,以300r/min搅拌15min,再加入0.3g苯并三氮唑,5g甲苯,继续搅拌20min,得复合溶剂,取80g马铃薯淀粉,加入150g乙二醇中,以300r/min搅拌15min,再加入5g质量分数为98%硫酸溶液,继续搅拌20min后加入80g正十二醇,1.8g对甲苯磺酸,并加热至110℃搅拌反应4h,降温至70℃并静置2h,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0,并减压蒸发至干,得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取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200g复合溶剂中,以300r/min搅拌15min,再加入400ml去离子水,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g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1g硅酸钠,1g柠檬酸钠,以800r/min搅拌20min,得油烟净化促溶剂。取25g大豆油,15g松香油装入烧瓶中,加热至80℃,以350r/min保温搅拌2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5g乙醇,25g异丙醇,15g正丁醇,15g正戊醇,10g正辛醇,4g环己醇,以350r/min搅拌18min,再加入0.4g苯并三氮唑,6g甲苯,继续搅拌25min,得复合溶剂,取90g马铃薯淀粉,加入200g乙二醇中,以300r/min搅拌18min,再加入6g质量分数为98%硫酸溶液,继续搅拌25min后加入100g正十二醇,2.0g对甲苯磺酸,并加热至120℃搅拌反应5h,降温至75℃并静置2h,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0,并减压蒸发至干,得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取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250g复合溶剂中,以400r/min搅拌18min,再加入400ml去离子水,8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8g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3g硅酸钠,3g柠檬酸钠,以1200r/min搅拌25min,得油烟净化促溶剂。取30g大豆油,20g松香油装入烧瓶中,加热至90℃,以400r/min保温搅拌3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30g乙醇,30g异丙醇,20g正丁醇,20g正戊醇,15g正辛醇,5g环己醇,以400r/min搅拌20min,再加入0.5g苯并三氮唑,8g甲苯,继续搅拌30min,得复合溶剂,取100g马铃薯淀粉,加入240g乙二醇中,以400r/min搅拌20min,再加入8g质量分数为98%硫酸溶液,继续搅拌30min后加入100g正十二醇,2.0g对甲苯磺酸,并加热至120℃搅拌反应5h,降温至80℃并静置3h,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5,并减压蒸发至干,得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取2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300g复合溶剂中,以500r/min搅拌20min,再加入450ml去离子水,1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g淀粉基十二烷基糖苷,5g硅酸钠,5g柠檬酸钠,以1200r/min搅拌30min,得油烟净化促溶剂。将本发明制备的油烟净化促溶剂及广东某公司生产的油烟净化剂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表1:表1油烟净化促溶剂性能表征性能表征实例1实例2实例3对比例最大油污吸附量(g/100ml)6.106.236.314.16二次油污吸附量(g/100ml)3.023.153.270.56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油烟净化促溶剂可在油烟表面停留较长时间,去污效果好,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