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9113发布日期:2020-11-27 10:2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细胞在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医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外培养的细胞都是从生物体组织中分离获得的,目前将组织分离为单个细胞的传统方法有机械法、酶消化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方法均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实验技术人员在处理生物体组织的样本的过程中,工作负担比较大,耗时较长且容易造成生物体组织的样本被污染。

脂肪组织内含有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可作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种子细胞,用以修复软骨和肌腱损伤等,获取的干细胞数量与脂肪组织剪碎程度成正比。目前大部分的实验技术人员均采用手动剪碎或切碎的方式来处理脂肪组织并从中来实现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然而手工剪碎耗时耗力,且所获取的脂肪组织碎块大小规格不一致,导致同一实验技术员处理相同规格的脂肪组织获取的干细胞数量也会有差异,而且手动操作还增大了微生物污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包括压盖组件和与所述压盖组件相配合的抛削组件,其中:

所述压盖组件包括上盖、伺服电机、压盖转轴和压盖,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压盖的底部,所述压盖转轴的上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下端穿过所述上盖上的轴孔布置,且在所述压盖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上压缩弹簧,所述压盖转轴的底部设有十字花键;

所述抛削组件包括筒体、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抛削转轴、设置于所述抛削转轴上端的抛削刀杆、设置于所述筒体下部的抛削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基架;所述筒体底部轴心位置设置有装配腔道,所述装配腔道顶部固定有陶瓷轴套,所述抛削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陶瓷轴套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通过下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基架底部;所述抛削转轴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十字花键相配合的十字键槽;

启动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在驱动所述压盖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所述抛削转轴旋转,通过所述抛削刀杆对所述筒体内的组织进行抛削;下压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压盖转轴同步驱动所述抛削转轴及所述抛削刀杆下移至靠近所述抛削网板时,高速转动的所述抛削刀杆将抛削后的细胞组织挤压穿过所述抛削网板储存于所述筒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与所述压盖的下边沿相配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压盖转轴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转动刀片。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转动刀片为三个,分别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所述压盖转轴的下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上盖内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筒体上端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上盖通过所述外螺纹、内螺纹旋紧固定在所述筒体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抛削刀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抛削转轴的上端,且在其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倾斜布置的刀片。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抛削网板由网板和设置于所述网板外边缘的固定环组成,所述网板中部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抛削网板通过固定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筒体内侧壁上,并通过通孔可拆卸套设在所述陶瓷轴套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基架底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下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所述限位环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上,所述抛削刀杆为两个,呈十字型交叉布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压盖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抛削转轴旋转,并通过抛削刀杆对筒体内的组织进行抛削;然后下压压盖,通过压盖转轴同步驱动抛削转轴及抛削刀杆下移抛削刀杆下移至靠近抛削网板时,高速转动的抛削刀杆将抛削后的细胞组织挤压穿过抛削网板,最终储存于筒体的底部;该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采用刨削法处理组织,不引入其他异物处理组织,且其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更高,能够大大提高组织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中压盖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中抛削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中压盖转轴底部的十字花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中抛削转轴顶部的十字键槽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中抛削网板的结构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压盖组件,101-上盖,102-环形限位槽,103-轴孔,104-伺服电机,105-压盖转轴,106-压盖,107-上压缩弹簧,108-转动刀片,109-十字花键,110-外螺纹;200-抛削组件,201-筒体,202-基架,203-限位环,204-下压缩弹簧,205-装配腔道,206-抛削转轴,207-轴承,208-陶瓷轴套,209-十字键槽,210-抛削刀杆,211-刀片,212-抛削网板,213-网板,214-固定环,215-通孔,216-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5-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包括压盖组件100和与所述压盖组件100相配合的抛削组件200,其中:

所述压盖组件100包括上盖101、伺服电机104、压盖转轴105和压盖106,所述伺服电机104固定设置于所述压盖106的底部,所述压盖转轴105的上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04,下端穿过所述上盖101上的轴孔103布置,且在所述压盖106于所述上盖101之间设置有上压缩弹簧107,所述压盖转轴105的底部设有十字花键109;

所述抛削组件200包括筒体201、设置于所述筒体201内的抛削转轴206、设置于所述抛削转轴206上端的抛削刀杆210、设置于所述筒体201下部的抛削网板212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201底部的基架202;所述筒体201底部轴心位置设置有装配腔道205,所述装配腔道205顶部固定有陶瓷轴套208,所述抛削转轴206的下端穿过所述陶瓷轴套208与轴承207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07通过下压缩弹簧204连接所述基架202底部的限位环203;所述抛削转轴206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十字花键109相配合的十字键槽209。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在所述上盖101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02,所述环形限位槽102与所述压盖106的下边沿相配合。当操作者手动下压压盖106时,压盖106的下边沿可嵌设在该环形限位槽102内,当缓慢释放压盖106时,该压盖106在上压缩弹簧107的作用下上移。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压盖转轴105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转动刀片108。所述转动刀片108为三个,分别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所述压盖转轴105的下端。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2所示,所述上盖101内侧设置有外螺纹110,所述筒体201上端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110相配合的内螺纹216,所述上盖101通过所述外螺纹110、内螺纹216旋紧固定在所述筒体201上。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2所示,所述抛削刀杆210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抛削转轴206的上端,且在其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倾斜布置的刀片211。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抛削网板212由网板213和设置于所述网板213外边缘的固定环214组成,所述网板213中部开设有通孔215。具体地,所述抛削网板212通过固定环214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筒体201内侧壁上,并通过通孔215可拆卸套设在所述陶瓷轴套208上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基架202底部设置有限位环203,所述下压缩弹簧204的底端固定在所述限位环203内。所述抛削刀杆210为两个,呈十字型交叉布置。

该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请参阅图3-4所示,启动伺服电机104,伺服电机104在驱动压盖转轴105旋转的同时带动抛削转轴206旋转,通过抛削刀杆210对筒体201内的组织进行抛削;下压压盖106,通过压盖转轴105同步驱动抛削转轴206及抛削刀杆210下移至靠近抛削网板212时,高速转动的抛削刀杆210将抛削后的细胞组织挤压穿过抛削网板212储存于筒体201的底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