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文档序号:9411490阅读:1379来源:国知局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及 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有两条:甲戊二羟酸途径甲戊二羟酸途径(mevalonic pathway,MVA)和脱氧木糖磷酸酯途径(l-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pathway,DXP) 〇 MVA途径位于细胞质和内质网中,萜类化合物主要是以MVA途径在细胞质中合成。3-羟 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_CoA reductase,HMGR)催 化HMG-CoA形成甲轻戊酸(mevalonate,MVA),MVA的生成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3-轻 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被认为是MVA途径中的限速酶。
[0003]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动、植物及真核生物体内。它是由三十个碳结合成六 角形或五角形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在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能源等领域均有重要 作用。研究发现,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调节免疫、抑制血管新生、抗肿瘤、 抗炎症、抗氧化等。
[0004] 药理研究表明,三萜类化合物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资源,如从红豆杉中发现的 紫杉醇可用于肿瘤的治疗,来自于黄花蒿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丹参酮对心血管 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并被制成多个剂型供临床使用,大戟属植物中的松香烷内酯型成分 具有抗炎抗肿瘤和致炎致癌的双重生理活性等。
[0005] 目前,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三萜类化合物需求量急剧上升;但植物中三萜类 化合物含量较低,化学合成虽然条件成熟,但由此产生的活性成分含量和质量极不稳定。现 代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被克隆、 分离、鉴定,为通过DNA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调控生产三萜类化合物提供了新途径。
[0006] 灰树花是食、药兼用蕈菌,其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含有多种功能性成 分,如多糖、萜类、氨基酸等,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抗衰老、抗病毒等功能,目前,以拟南芥、 烟草、辣椒、穿心莲、人参、铁皮石斛、灵芝中已克隆得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 酶基因,但未见以灰树花为材料克隆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该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可显著提高植物三萜类化合物的合成量。
[0008] -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 6所示。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码所述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基因。
[0010] 优选地,所述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0. 5所示。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的基因的表达盒。
[0012]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的基因的重组载体。所述的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 pGEM-T 或 pCAMBIA1302。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的基因的转化子。宿主为大肠杆菌细胞、农杆菌细 胞或樟芝菌丝体细胞。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转化子在生产三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 述三萜类化合物为樟芝三萜。
[0015] 本发明所述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可提高植物中三萜的合 成量,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可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制备转基因植物品种、转基因 食用真菌品种,如:转基因水稻、拟南芥、人参、灵芝等植物和食用真菌。
[0016] 本发明通过提取灰树花子实体的总RNA,逆转录后构建cDNA文库,二代测序数据 分析发现了一个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灰树花的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Gfhg),得到了 3669bp的完整基因序列;构建了 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1302-Gfhg-hyg转化樟芝菌丝体表达系统,对克隆的Gfhg基因功能 进行了验证,Gfhg基因能够在樟芝菌丝体中正常表达,产生樟芝三萜及其衍生物。灰树花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Gfhg)能够提高樟芝菌丝体中樟芝三萜的含量 以及下游次级代谢产物,使植物产生或提高三萜的含量、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pGEM-T-Gfhg载体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pCAMBIA1302-Gfhg-hyg载体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pCAMBIA1302-Gfhg-hyg载体的酶切结果;
[0020] 左为 DNA ladder (碧云天,D0107),右为 pCAMBIA1302-Gfhg-hyg 载体酶切结果;
[0021] 图4为本发明转基因樟芝子实体阳性克隆的PCR检测结果;
[0022] M为DNA Marker III (TIANGEN),1-7为转基因樟芝子实体阳性克隆,CK为未转基 因对照;
[0023] 图5为本发明樟芝菌丝体对照及转基因克隆中、其他物种中3-羟基-3-甲基戊二 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检测结果;
[0024] 从左至右分别为未转基因对照、转基因樟芝菌丝体、灵芝、烟草、人参、拟南芥中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测定结果。
[0025] 图6为本发明樟芝菌丝体对照及转基因克隆中樟芝三萜的含量检测结果;
[0026]CK 1、CK2为未转基因对照中樟芝三萜的含量,1、2、4、5、6、7为转基因PCR阳性克隆 中樟芝三萜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以及手册中所述的条 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 到。
[0028] 实施例1灰树花总RNA的抽提
[0029] 抽提步骤如下:
[0030] (1)样品的裂解:取灰树花子实体50~100mg置于研钵中,加入液氮快速研成粉 末,移入已经加入lml Trizol的离心管中,用移液器吹打混匀;
[0031] (2)室温静置 5min,4°C,12000rpm 离心 lOmin ;
[0032] (3)将上清液移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200 yL氯仿,颠倒混匀,室温放置lOmin, 4°C,12000rpm 离心 15min ;
[0033] (4)转移上层水相,将其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室温放置 5 ~lOmin ;
[0034](5) 4°C,12000rpm离心 lOmin,弃上清;
[0035](6)加入500 y L的75%乙醇,混勾片刻后,4°C,7500rpm,离心5min,小心弃上清;
[0036] (7)室温静置lOmin左右,干燥RNA沉淀,加入适量无RNase的水溶解,电泳检测 RNA质量。
[0037] 实施例2灰树花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Gfhg)的克隆
[0038]取 1 y g总 RNA,以random hexamers为引物,按照 Superscript III First-Strand Synthesis System说明操作,反转录生成第一链。
[0039] 根据灰树花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⑶S序列设计引物如下:
[0040]上游引物 SEQ ID NO. lGfhg-F :ga aga tct atg cgt gcg ata ctt cgc ccg c ; [0041]下游引物 SEQ ID NO. 2Gfhg_R :cc cac gtg tea ctt cgt etc cac age ata gc ;
[0042] 取灰树花总RNA反转录生成的第一链cDNA为模板做PCR扩增。
[0043] PCR反应体系如下:
[0044]
[0045] PCR扩增程序如下:
[0046]
[0047] 参考Quick Gel Extraction Kit (康为世纪)说明书对扩增产物进行切胶回收。
[0048] 实施例3克隆载体pGEM-T-Gfhg的构建
[0049]参考 pGEM-T Vector Systems (Promega),米用试剂盒中的 T4 DNA Ligase 将切胶 回收的Gfhg基因片段(SEQ ID NO. 5)与T载体连接起来。
[0050] 参考pGEM-T Vector Systems (Promega)说明书,将连接产物转入DH5 a大肠杆菌 感受态细胞。在转化产物中加入400 y L LB液体培养基,37°C,200rpm摇床培养2h后,均匀 涂布于含X-Gal,IPTG,AMP的LB固体培养皿上,正置lh晾干,37°C倒置培养28-24h形成单 菌落。
[0051] 以上述引物Gfhg-F和Gfhg-R对10个单克隆进行PCR鉴定,PCR条件:93°C,3min ; 93°C,30s ;56°C,30s ;72°C,3min,30 个循环;72°C,10min。PCR 产物电泳验证,选择电泳条 带正确的克隆送上海生工测序,测序结果与灰树花二代转录组测序组装数据库进行比对, 克隆载体图谱见图1。
[0052] 实施例4真菌表达载体pCAMBIA1302-Gfhg_hyg的构建
[0053] 将克隆载体pGEM-T-Gfhg和pCAMBIA1302真菌表达空载体,用Bgl II,Pml I (Promega)分别酶切,真核表达载体图谱见图2。
[0054] 其反应体系为:
[0055]
[0056] 37°C 温浴 3h。
[0057]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条带后,参考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Invitrogen) 说明书对Gfhg片段和pCAMBIA1302真菌表达空载体进行回收,参考T4连接酶反应试剂 盒说明书(takara)对回收产物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Ecoli DH5a,涂布于含卡那霉素 50mg/mL的LB平板。挑选单克隆,于5mL含卡那霉素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C,200rpm振 荡培养过夜。将菌液倒入1. 5mL的EP管中,12000rpm离心lmin,收集菌体,用于质粒抽提, 参考柱式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Invitrogen)说明书抽提质粒。以质粒为模板,以Gfhg基 因上下游引物Gf-F和Gf-R进行PCR反应,以检验表达载体pCAMBIA1302-Gfhg-hyg是否构 建成功。
[0058] PCR反应体系如下:
[0059]
[0060] PCR扩增程序如下:
[0061]
[0062] PCR产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