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粘合片、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层叠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78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粘合片、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层叠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别是粘合剂层的内部不具有基材的双面粘合片、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双面粘合片的透明层叠体。本申请根据于2010年8月5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176479号、于2010 年12月22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286642号以及于2011年2月1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028395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双面粘合片被用于各种构件之间的粘接。其中,粘合剂层的内部不具有基材的双面粘合片由于可获得透明性而被用于光学部件之间的粘接,例如被用于粘接制造触摸屏时的定位输入装置与配置在该定位输入装置的前面一侧的前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夕卜,双面粘合片还被用于粘接定位输入装置与配置在其下侧的图像显示面板(液晶面板、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作为通过双面粘合片粘接的光学部件的基材、前面板,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由于光学特性优异而被广泛使用。此外,在通过双面粘合片粘接定位输入装置与液晶面板时,双面粘合片会被贴附在构成液晶面板的偏振片的基材上。作为偏振片的基材,广泛使用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现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0-77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通常会在借助于双面粘合片将光学部件粘接在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上之后实施加热处理,此时,在使用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的情况下,有时会从这些基材产生气体。如果该气体积存在聚碳酸酯片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与双面粘合片之间,则会发生所谓的“膨胀”。此外,使用在偏振片中的三醋酸纤维素片会由于环境的湿度变化而放出水分。因此,在通过双面粘合片粘接定位输入装置与构成液晶面板的偏振片的三醋酸纤维素片时,有时会由于所放出的水分而在三醋酸纤维素片与双面粘合片之间发生“膨胀”。内聚力高的粘合剂被认为不容易发生“膨胀”。然而,在借助于由所述粘合剂构成了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来贴合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中的任一种与由热伸缩率不同的原材料构成的光学构件时,粘合剂的内聚力非常高而不容易变形,因此有时会由于加热处理而发生卷曲。
另一方面,双面粘合片有时根据触摸屏的构件的大小实施冲切加工,使用不会因加热处理而发生卷曲的这种内聚力低的粘合剂时,由于粘合剂在裁断刀片上的附着等而时常发生加工上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需要能够防止膨胀的发生、不容易发生卷曲、冲切加工时的操作性优异的双面粘合片。此外,双面粘合片所贴附的面并不一定是平面状,有时也可形成有凹凸。因此,需要双面粘合片具有凹凸追随性以便对凹凸面也可无间隙地密合。本发明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平均分子量大的粘合剂作为双面粘合片的粘合剂来提高内聚力时,变得容易防止膨胀。然而,使用平均分子量大的粘合剂时,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涂布液的粘度容易变高,因此有时将涂布液浓度降低。将涂布液浓度降低时,变得难以涂布得较厚,因此粘合剂层会变薄,而粘合剂层越薄,凹凸追随性越低,在将热伸缩率不同的原材料彼此贴合时存在容易发生卷曲的倾向。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抗膨胀性、抗卷曲性能、冲切加工性和凹凸追随性均优异的双面粘合片、以及具有该双面粘合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和透明层叠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有用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而做出的,包括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双面粘合片,其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设置在前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一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前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 80万,第二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为主要成分,前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 200万。[2]根据[1]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35万 80万。[3]根据[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 100倍。[4]根据[3]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 500μπι。[5]根据[3]或[4]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 50μπι。[6] 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
层叠有剥离片。[7] 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6]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 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 万 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前述双面粘合片。[8] 一种透明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1]或 [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一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二透明基材是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中的任一种。[9]根据[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在第一粘合剂层的与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三粘合剂层,前述第三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为主要成分,前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为 90万 200万,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 50 μ m。[10]根据[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 100倍。[11]根据[10]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 500μπι。[12]根据[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为 5 50 μ m0[13] 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剥离片。[14] 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13]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 万 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含有质均分子量90 万 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 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前述双面粘合片。[15] 一种透明层叠体,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三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或环烯烃聚合物构成。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抗膨胀性、抗卷曲性能、冲切加工性和凹凸追随性均优异的双面粘合片、以及具有该双面粘合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和透明层叠体。在该透明层叠体中,双面粘合片以高密合性与透明基材的凹凸面密合。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对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有用的制造方法。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1透明层叠体
110双面粘合片111第一粘合剂层112第二粘合剂层120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30a第一剥离片130b第二剥离片140第一透明基材141绝缘性基材142导电层143 电极150第二透明基材21透明层叠体210双面粘合片211第一粘合剂层212第二粘合剂层213第三粘合剂层220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30a第一剥离片230b第二剥离片240第一透明基材241绝缘性基材242导电层243 电极250第二透明基材
具体实施例方式〈双面粘合片110> 对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110具有第一粘合剂层111和接触第一粘合剂层111的一侧的面Illa而设置的第二粘合剂层112。〈双面粘合片210>对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210具有第一粘合剂层211、接触第一粘合剂层211的一侧的面211a而设置的第二粘合剂层212、和接触第一粘合剂层211的与第二粘合剂层212侧相反一侧的面211b而设置的第三粘合剂层213。(第一粘合剂层111)第一粘合剂层111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在本发明中,“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是丙烯酸类聚合物被交联剂交联而得到的物质。此外,“主要成分”是指相对于粘合剂层整体为50质量%以上。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相对于第一粘合剂层111整体的比率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第一粘合剂层211)第一粘合剂层211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在本发明中,“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是丙烯酸类聚合物被交联剂交联而得到的物质。此外,“主要成分”是指相对于粘合剂层整体为40质量%以上。进而,在抗卷曲性能、凹凸追随性变得更高这一点上,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相对于第一粘合剂层211整体的比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是具有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和交联性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在此,“单体单元”是构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丙烯酸单体”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此外,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是不具有交联性基团的丙烯酸单体,交联性单体是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单体。交联性单体只要可与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聚合,则可以是丙烯酸单体也可以是非丙烯酸单体, 但优选为丙烯酸单体。作为交联性基团,可列举出羧基、羟基、氨基、环氧基、缩水甘油基等。作为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例如可列举出将(甲基)丙烯酸的羧基的氢原子被烃基置换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该烃基的碳数优选为1 18,更优选为1 8。该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只要不含交联性基团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作为该(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 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表示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双方。在这些当中,从粘接性方面来看,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酯是优选的。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可列举出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含羟基共聚性单体单元、 含氨基共聚性单体单元、含缩水甘油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含羧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戊烯二酸(Glutaconic acid)等α,β-不饱和羧酸、其酸酐等。作为含羟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单 (乙二醇)酯或(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单、二或聚)亚烷基
8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单己内酯等(甲基)丙烯酸内酯。作为含氨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等。作为含缩水甘油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在这些当中,从粘合性、交联性和聚合性、以及透明导电膜中使用的掺锡氧化铟、 电磁波屏蔽体中使用的铜等金属的腐蚀性小的方面来看,含羟基共聚性单体是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是更优选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是特别优选的。此外,在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酸性会变强,因此如果接触掺锡氧化铟膜、金属膜等具有腐蚀性的膜,则会腐蚀这些膜。因此,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在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其含量优选低于0. 5质量%, 更优选完全不含有该单体单元。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交联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 01 20质量%,更优选为 0. 5 10质量%。如果交联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能够充分进行交联,能够使抗膨胀性、冲切加工性能进一步提高,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确保足够的粘合力、凹凸追随性能、抗卷曲性能。另外,在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酸性会变强,因此如果接触掺锡氧化铟膜、金属膜等具有腐蚀性的膜,则会腐蚀这些膜。因此,在图1中,该双面粘合片110用于与具有腐蚀性的膜接触的用途,在第二粘合剂层112中使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0.5质量%,更优选完全不含有该单体单元。此外,作为双面粘合片110整体,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1. 0质量%。此外,在图4中,该双面粘合片210用于与具有腐蚀性的膜接触的用途,在第二粘合剂层212或第三粘合剂层213中使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0. 5质量%,更优选完全不含有该单体单元。此外,作为双面粘合片210整体,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1. 0质量%。此外,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具有除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和交联性单体单元以外的其他单体单元。作为其他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苯乙烯、氯乙烯、 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等。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其他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 1 20质量%,更优选为 0. 5 10质量%。如果其他单体单元的含量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能够容易地调整物性,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防止由经时劣化导致的黄变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例如可列举出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丁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在这些交联剂当中,异氰酸酯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由于能够容易地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因而是优选的。尤其,丙烯酸类聚合物仅含有含羟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考虑到羟基的反应性,优选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作为环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四缩水甘油基苯二甲胺、1,3-双 (N,N-二缩水甘油氨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双甘油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等。交联剂的含量优选根据所期望的粘接物性而适当选择。[分子量]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 15万 80万,优选为35万 80万,更优选为40万 70万。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低于前述下限值时,无法表现足够的内聚力,有时耐久性变差,超过前述上限值时,抗卷曲性能、凹凸追随性受损。此外,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分散度(质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 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6以下。如果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分散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分子量低于10万的低分子成分变少,内聚力提高,耐久性提高。另外,本发明中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各自是用交联剂进行交联之前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该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进行测定并以聚苯乙烯为基准求得的值。后述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也同样。[添加剂]此外,在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抗氧化剂、金属防腐蚀齐 、增粘剂、硅烷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系化合物等光稳定剂、填充剂等其他添加剂。作为抗氧化剂,可列举出酚系抗氧化剂、胺系抗氧化剂、内酯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等。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作为金属防腐蚀剂,从与粘合剂的相溶性、效果高来看,优选苯并三唑系树脂。作为增粘剂,例如可列举出松香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系树脂、苯并呋喃-茚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酚系树脂、石油树脂等。作为硅烷偶联剂,例如可列举出巯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例如巯基取代烷氧基低聚物等)等。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等。尤其,紫外线吸收剂由于有时会因渗出而发生被粘物污染、粘合力降低,因此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时,优选添加在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这些添加剂的配混量根据所使用的第一粘合剂层而不同,相对于100质量份第一粘合剂层,一般优选为0. 01 10质量份,更优选为0. 05 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 1 3
质量份。此外,作为添加剂,还可以通过使用含氮鐺盐、含锍盐、或含鳞盐等的离子性液体, 优选使用选自由下述式(Α)、(B)、(C)和(D)组成的组的离子性盐,从而赋予粘合剂抗静电性。离子性盐在25°C下呈液体或固体状。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粘合片,其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一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所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 80万,第二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为主要成分,所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 90万 200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35万 80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 100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 500μ 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 50μ m。
6.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剥离片。
7.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 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 万 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所述双面粘合片。
8.—种透明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权利要求1或 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一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二透明基材是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在第一粘合剂层的与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三粘合剂层,所述第三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为主要成分,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 万 200万,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 50 μ 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 100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 500μ m。
12.根据权利要求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为 5 50 μ m0
13.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剥离片。
14.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 万 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含有质均分子量90 万 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 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所述双面粘合片。
15. 一种透明层叠体,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三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 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或环烯烃聚合物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设置在前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一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80万,第二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为主要成分,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
文档编号C09J133/00GK102510888SQ20118000385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中村洋平, 住友泰文, 山本真之, 武藤国昭 申请人:新塔克化成株式会社,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