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龙果生长的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983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果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火龙果生长过程中的生物菌。



背景技术:

火龙果原产中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是近年落户中国大陆的一种既可观花又能收果的仙人掌科植物,它不仅可在大地或保护地大棚中进行生产性栽培,也同样可以在阳台、屋顶进行盆栽。但是因为火龙果的生长特性,其更适应在沙土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而目前由于人们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为了高产,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从而导致土壤发生改变,产生硬化、结块,酸碱失调等现象。该现象对火龙果的生长非常不利,所以为了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需要改变当前土壤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改变土壤特性,又有利于火龙果生长的生物菌。

一种用于火龙果生长的生物菌剂,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比为:新鲜豆浆45~50%、红糖6~10%、消泡剂0.001~0.003%、水40~50%;各组份之和为100%;

采用上述组份制备成生物菌剂的方法为:将新鲜豆浆和水按相应的比例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加热至70~80度,加入相应比例的红糖和消泡剂,充分搅拌均匀,待红糖完全溶解于混合溶液中,并不产生气泡;然后再将所得混合液冷却到常温;转入密封容器中,在20~25度下发酵12~15天,当ph值为5~6之间时,即得生物菌剂。

进一下,该生物菌剂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为:新鲜豆浆48%、红糖8%、消泡剂0.002%、水43.998%。

本发明生物菌剂有能效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活化土壤,增加益生菌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且最主要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所得火龙果非常绿色、环保,符合当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火龙果果皮鲜红,亮丽夺目,还配有金黄色的鳞片,果肉有红色和白色两种,果实甜而不腻,清淡而芳香,胜似哈密瓜,品味极佳。火龙果种植对土质要求不高,但土质必须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均可,不喜碱性土质,平地、山坡地和沙石地等均可种植,因此被化学肥料改变了的土壤不适合种植火龙果,但现在这种大面积未施过化学肥料的土壤非常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改变土壤特性,又有利于火龙果生长的生物菌剂,该生物菌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为:新鲜豆浆45~50%、红糖6~10%、消泡剂0.001~0.003%、水40~50%;各组份之和为100%。

将上述组份制备成生物菌的方法为:先豆浆和水按相应的比例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加热至70~80度,放入相应比例的红糖和消泡剂,充分搅拌均匀,待红糖完全溶解于混合溶液中,并不产生气泡;然后再将所得混合液冷却到常温;转入密封容器中,在20~25度下发酵12~15天,当ph值为5~6之间时,即得生物菌剂。

将上述生物菌剂应用到火龙果的生长过程中的方法为:当火龙果枝进行扦插后2天内,将所得生物菌剂与水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通过农用喷雾器喷施或通过种植场的喷淋系统喷施。每半月一次,连续喷施半年。

该生物菌剂组份的优选重量百分比为:新鲜豆浆48%、红糖8%、消泡剂0.002%、水43.998%。

本发明是在实践种植火龙果的过程中试制出的一种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能获得大量的益生菌,而益生菌通过均匀喷施在土壤表面,能大规模的增加益生菌的数量,活化土壤,降解农药和化肥所带来的残留,该方法可有效改变土壤的特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火龙果生长的生物菌剂,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比为:新鲜豆浆45~50%、红糖6~10%、消泡剂0.001~0.003%、水40~50%;各组份之和为100%;采用上述组份制备生物菌剂的方法为:将豆浆和水按相应的比例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加热至70~80度,加入相应比例的红糖和消泡剂,待红糖完全溶解于混合溶液中,并不产生气泡;然后再将所得混合液冷却到常温;转入密封容器中,在20~25度下发酵12~15天,当PH值为5~6之间时,即得生物菌剂。本发明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活化土壤,增加益生菌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且最主要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习水县旺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