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无钢丝胎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465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的无钢丝胎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可安装在任何能行驶车辆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二侧壁和一胎体加强件连接于到二胎圈的胎面冠,所述的轮胎可以有或没有独立的内胎,并安装在一个标准轮圈上并充气。
1997年11月14日递交的专利申请FR-A-2771150描述和要求保护一种轮胎,它用于安装在具有轮辋轴向宽度为L的轮辋上,轮辋座与旋转轴形成一夹角γ,使得0°≤γ≤16°,并且轮辋凸缘具有圆形钩。所述的轮胎具有一个用二侧壁和一胎体加强件连接到二胎圈的胎面,该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个加强件帘布层构成,每个胎圈没有胎圈钢丝,并且所述的胎体加强件在每个胎圈处具有一子午面形状,该形状是径向和轴向从外端向内端弯曲,形成一轴行内边,位于径向和轴向向内最大为25°的角度α开口内,其一个边平行于该旋转轴线。在每个胎圈内,所述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个第一连续辅助层至少在径向外侧和轴向内侧加强,该辅助层子午面形状基本平行于在胎圈内的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并具有至少由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的不可延伸加强元件构成的一层帘层的第一部分,所述辅助帘布层的径向上端距离旋转轴线的距离,至少等于所述轴线与离旋转轴线最远的安装轮辋相应凸缘的点之间距离的0.96倍,该轴向内端离赤道面的距离最大为该安装轮辋宽度L的0.43倍。
由此可以更好地在轮辋和胎圈座平面上控制轮辋和轮胎之间接触压力的分布,同时在该胎圈高度受热情况下,改善该胎体加强件的退绕阻力,而不用胎体加强件的固定胎圈钢丝。
在具有高推荐充气压力的轮胎中,该文献提到,该第一辅助层可以由多个彼此叠放的不可延伸加强件辅助帘布层的两部分构成,它们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在径向内侧和轴向外侧设置的另一连续辅助加强件被证明是很有利的,所述层大多是由不可延伸缆线,最好是金属缆线构成的,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
虽然这种结构可以克服所述问题,但是它们没有足够的耐久性,由于在行驶中该加强件子午面形状曲率的变化,该胎体加强件出现断裂并扩散,曲率的变化是在该子午面进入接触椭圆曲率和相对所说椭圆曲率之间变化。
为了克服所述的耐久性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其轮辋座与旋转轴形成一γ角,使0°≤γ≤16°,并且该轮辋的轮辋凸缘具有圆形钩,该轮胎具有一个用二侧壁和至少一个胎体加强件(该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个加强件帘布层构成)连接到二个无胎圈钢丝胎圈上的胎面,并在每个胎圈内具有一子午面形状,该形状是从外侧向内侧轴向和径向地弯曲,以形成一个轴向内边缘,位于在径向和轴向朝内开口的夹角内,该角的一个边平行于该旋转轴线,最大为25°。所述胎体加强件在每个胎圈内,由至少一个第一连续辅助层至少在径向外侧和轴向内侧加强,该辅助层至少包括由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的不可延伸加强件构成的帘布层,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还由一第二连续辅助层径向内侧和轴向外侧加强,该第二辅助层具有至少一个由不可延伸径向加强件构成的帘布层,该两个辅助层的子午面形状基本平行于该胎圈内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并且该第一和第二辅助层的径向上端离旋转轴线的距离至少分别等于该轴线与对应安装轮辋凸缘离该轴线最远的点之间的距离的0.96和1.20倍。
“从子午截面观察的轮辋凸缘”可以理解成意味着这样形成的装置,大致垂直于旋转轴线的该截面,它首先由一环形截面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谓的轮辋钩,并且其次由将该轮辋座的轴向外端连接到该装置上的圆弧径向向内延伸。
“在胎圈内的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可以理解成意味着,从子午截面观察的所述加强件几何中线的子午面形状,所述形状被认为在与安装轮辋和轮胎旋转轴线平行并经过离该旋转轴线最远的该轮辋凸缘的点的直线的径向里边。
“不可延伸加强部件”可以理解成意味着缆线或单线,在断裂载荷20%的力下具有最大为1.5%的相对伸长,在“重载车辆”或“工程机械”轮胎中,该第一和第二辅助层最好由钢制的金属缆线或钢制的金属单线构成,但在例如飞机、农用拖拉机或轿车轮胎中可用织物部件构成,最好是芳族聚酰胺。
如果在该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的中心线与该胎圈外壁之间的橡胶的厚度,在该胎圈与该轮辋的整个接触长度上,通过分别在该胎圈与该轮辋座之间的接触长度而被减小,它至少等于该胎体加强件轴向最大宽度的0.02%,该轮胎的耐久性被进一步改善。
本发明覆盖大量的轮辋和轮胎;由该胎体加强件和辅助层构成的组件的子午面形状,非常紧密地连接于该胎体加强件的形状,在一胎圈内将与安装该胎圈的轮辋的子午面形状很好地适应。该辅助帘布层的子午面形状与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没有差别,除了有或没有加强的在两个加强件之间的橡胶非接合层的变化,这是为什么说所述的该形状基本平行的原因。该第二辅助层的子午面形状可以严格地平行于该胎体加强件的形状,用厚度恒定的一层橡胶层隔离该两形状。该第二层的子午面形状可以基本平行于该胎体加强件的形状,有可径向插入该胎体加强件和第二辅助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的辅助层帘布层,该第一层的其余帘布层在该第二辅助层径向外边和轴向里面。
在该胎圈处的胎体加强件的所述子午面形状可以这样形成,由第一凹圆弧经过径向和轴向里边,该第一凹圆弧由第二凸圆弧切向地延伸,所说第二圆弧由一直线段切向地延伸。
该第一凹圆弧的径向外端距离该旋转轴线的距离等于该圆弧半径的值,它是离该轴线最远的轮辋凸缘的点的几何轨迹,并且其次,轴向距离赤道平面的距离的大小在轮辋宽度增加10%和轮辋宽度减小10%之间。所述径向外端也是与该胎体加强件的凸子午面形状在该侧壁上的切点。该第一圆弧的曲率中心,相对于赤道面的轨迹和旋转轴线的两轴线,具有与轮辋钩曲率中心相同的坐标。该胎体加强件第一圆弧的长度最小为零,这时,在胎圈内的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直接从该第二凸圆弧开始,并最大等于一圆弧长度,该圆弧的径向下端是所述圆弧与旋转轴线垂线相切的切点。
该第一圆弧由第二圆弧切向地延伸到轴向和径向里边,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可在最小值为5mm和最大值等于在胎圈内的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的曲率半径之间,该午面形状的曲率半径测量于该形状和该第一圆弧之间相切点,所述最大值是当该第一环形圆弧具有零长度时所用的半径值。
该第二圆弧由一直线段切向地延伸到轴向和径向里边,其轴向内端也是该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的端部。该子午面形状的轴向内边或者包括该直线段附加于其上的该第二环形圆弧的部分,或者包括一圆弧的一部分。所述边缘是位于一角度的该子午面形状的部分,该角度是由形成该第二圆弧的切线并与旋转轴线形成的25°角的半线,和平行于所缩旋转轴线的一半线所构成,该半线的原点是第二圆弧切线的切点,该切线与该半线成25°角。
该第一辅助层具有一轴向内端,该轴向内端比该胎体加强件的轴向内端更靠近或远离该赤道面。在其轴向内端与该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所位于的角度的顶点之间,该第一辅助层可由一低厚度的橡胶混合物与该第二辅助层分离开,该厚度是两相邻帘布层的滚压层的两厚度的总和,在该顶点和和径向上端之间,该厚度是前述厚度的1.0之1.8倍之间。就该第二辅助层而言,其轴向内端离该赤道面的距离大致等于该轴向内端与胎圈内的该胎体加强件之间的距离。在其径向上端和轴向内端之间,该第二辅助层最好由相邻帘布层的滚压层两厚度总和的厚度与该胎体加强件和/或该第一辅助层分离。
在高充气压力情况下,采用第三连续辅助加强层可提供很大的优点。所述第三层,至少在径向最里边和轴向最外边的胎体加强件帘布层的轴向外边和径向里边,也具有基本平行于在胎圈内的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的子午面形状。所述层由至少一加强件帘布层构成,它从径向上端到离子午面最近的轴向内端整个长度上是连续和均匀的,该径向上端位于一直线的径向外边,但最好是该在直线径向里,该直线边平行于该轮辋的旋转轴线并经过该轮辋凸缘的一点,对应该胎圈,该点离该旋转轴线最远。并且它由不可延伸的缆线,最好是金属缆线构成,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的。
在其径向上端在平行于该轮辋的旋转轴线并经过离该旋转轴线最远的该轮辋凸缘的一点的直线的径向里边的情况下,该第三层还可以在其整个宽度上是非均匀的——尽管是连续的,并且他最好由两个部分构成包括在其径向上端和一点之间的第一部分,该点位于胎圈内该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第二圆弧中心与该胎体加强件边缘所在夹角α的顶点之间,以及第二部分,从该第一部分轴向向里和径向向里延伸,并包括在该点与轴向最靠近赤道面的径向最低端之间。该第一部分由至少一个不可延伸缆线,最好是钢制的缆线的帘布层构成,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的夹角,该第二部分由至少一个加强件的帘布层构成,该帘布层具有在横向上很小的可压缩性和在圆周方向上有良好的可延伸性,它首先允许简单和重复的控制由在轮辋座上的胎圈座施加的压力,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该压力是构成该第二辅助层的第二部分的帘布层的加强件拉力的阻力的函数,并且其次,在制造该辅助层时便于敷设该层。
所述第二部分可由至少一帘布层构成,该帘布层·或者由连续的环形加强件,最好是所谓“弹性”的金属加强件构成,也就是说,在等于断裂载荷20%的拉力下具有至少1.5%的相对伸长,·或者由环形平均排列的波浪或锯齿形加强件,最好是金属加强件构成,·或者由成列的不连续环形加强件,最好是金属加强件构成,每个加强件圆周长度在该帘布层圆周长度的0.1至1倍之间,并且相邻部件之间的间隔相对该轴向相邻的列和该部件或部件列的间隔稍稍偏置,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彼此平行并在横向上相邻,·或者由相对该圆周方向成至少80°夹角的金属加强件构成,所述部件彼此环向分离至少0.2mm。
此外,如果该第二部分的帘布层由数个环形加强件的条带构成,该条带是圆周上不连续的,那末该第三层的第二部分的铺设可被进一步简化,该条带之间的不连续的间隔与该圆周方向形成一夹角,它与该胎体加强件的加强部件和相同方向形成的夹角不同,该差值最小为10°。
该第三层和形成它的该帘布层的位置是形成该轮胎胎体加强件的帘布层数量的函数。如果该胎体加强件由最多三个帘布层构成,该第三辅助层最好整个位于该帘布层的轴向外边和径向里边,该帘布层是在该胎体加强件径向最远的里边的和轴向最远的外边。另一方面,如果该胎体加强件由至少四个帘布层构成,构成该第三辅助层的帘布层最好是使它们的两个紧密环绕一组胎体帘布层,它有一或多个胎体加强件帘布层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可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更好地理解,其中唯一的附图示出了一“重载车辆”轮胎的胎圈从子午面截面观察的简图。
尺寸为385/65R22.5(

图1)的“重载车辆”轮胎,安装在具有15°倾斜的深槽轮辋上,具有一个由两侧壁2连接到两胎圈3上的胎面。由钢制径向金属缆线的单独帘布层1构成的一胎体加强件加强所述轮胎,并被一胎冠加强件(未示出)环绕,该胎冠加强件由至少两层钢制的金属缆线帘布层构成,该缆线在每一帘布层上彼此平行,并从一帘布层到另一帘布层交叉,与圆周方向形成在10°至35°之间的夹角。从子午面所见的该胎体帘布层1的几何中心线的子午面形状由一第一凹圆弧AB构成,该形状在平行于安装轮辋的旋转轴线并经过,相应该胎圈,离旋转轴线最远的轮辋凸缘的点的直线XX’的里边,该圆弧AB在A处形成与在侧壁2内的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相切,在B处与第二凸圆弧BC相切,它本身被与旋转轴线成20°夹角的直线段CD切向延伸并轴向向里,并且D是该胎体加强件1的端点。该点A离该赤道面的的距离等于149mm,或安装该轮胎的11.75轮辋宽度L的0.5倍,该点D离该相同平面的距离等于相同轮辋宽度的0.3倍。该圆弧AB,如图中所见,不是最大的可能长度,由于15°座轮辋凸缘的特定子午面形状的形式,该点B不是与垂直于该旋转轴线的直线相切的点。所述子午面形状因而是从外边向内边轴向和径向弯曲,以形成该轴向内边缘SD,该内边缘SD位于一轴向和径向向内敞开的夹角α内,其与旋转轴线成25°夹角的一边,是该第二环形圆弧SC在S处的切线,并且其另一边起始于S,平行与所述旋转轴线。
该第一径向外和轴向内辅助层6由三个帘布层61、62和63组成,68*23钢制金属缆线构成该帘布层,圆周向排列,断裂载荷至少是700daN。该三个帘布层的径向下端比该胎体帘布层的端部离该赤道面远,径向阶跃的径向上端在该直线XX’的径向里边,除了离该胎体帘布层1最近的帘布层61。
在该胎体帘布层1和该第一辅助层6的辅助帘布层61之间,设置有由单独帘布层7构成的第二辅助层7,在所描述的实例中,该帘布层7由径向排列的19*18钢制金属缆线构成。该帘布层7的径向上端很高地径向位于该直线XX’上面,直线XX’位于大约在所述直线和该胎体加强件1较大轴向宽度的直线之间。至于该轴向内端,其位于离该赤道面一轴向距离上,该距离等于该平面与该胎体帘布层1之间的轴向距离。该辅助帘布层61由一橡胶混合物8的薄层与第二辅助层7隔开,其厚度等于分别覆盖所述缆线和所述辅助帘布层的两滚压混合物的两厚度总和,在所述情况中等于0.6mm。同样用于第二辅助层7和该胎体加强件1之间的分隔,它们由一厚度为1.2mm的橡胶层8彼此隔开。
该第三辅助层9由两部分构成·一第一部分90,从该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的点A延伸到点E,延伸距离基本等于从该形状的S到点C,由在环向排列的直径等于2.8mm的不可延伸钢制68*23金属索构成,及·从该点E轴向向内,一第二部分91由一钢制金属索帘布层构成,在该帘布层平面上是波浪的,环形上均匀排列,并具有在0.03至0.1之间的波幅与波长λ的比率a/λ,该钢索直径小于该第一部分90的钢索,因为它等于1.4mm。
用与该轮辋稳定接触的常规防护橡胶层5、以及构成该轮胎侧壁2的混合物,覆盖胎圈和在径向外边所有的帘布层。无论胎圈内该混合物如何布置,在等于该胎圈外壁与该安装轮辋内壁之间整个接触长度整个长度上,该胎体帘布层1的中心线与该胎圈外壁之间橡胶厚度由该胎圈和轮辋座的共同长度减小,等于13mm,也就是说至少等于该胎体加强件1轴向最大宽度的0.034%。该长度基本相应于该胎体加强件1的子午面形状的长度AS。该整个胎圈由该辅助层6轴向里边和径向外边的一个或多个橡胶填充物4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轮胎,安装在一轮辋上,该轮辋座与旋转轴形成一个0≤γ≤16的夹角γ,该轮辋的轮辋凸缘具有圆形钩,该轮胎具有一个用二侧壁(2)和一至少一胎体加强件(1)连接到二无胎圈钢丝的胎圈(3)上的侧面,该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个加强元件的帘布层构成,并在每个胎圈(3)内具有一子午面形状,该形状是从外侧向内侧轴向和径向弯曲,形成一轴向内边缘,位于朝径向和轴向内侧开口的夹角内,该夹角的一个边平行于该旋转轴线,最大为25,在每个胎圈(3)内,所述胎体加强件(1)由至少一个第一连续辅助层(6)至少在径向外侧和轴向内侧加强,该辅助层(6)包括由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的不可延伸加强件构成的至少一帘布层(61、62、63),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还由一个第二连续辅助层(7)径向外侧和轴向内侧加强,该第二辅助层(7)具有至少一个由不可延伸径向加强元件构成的帘布层,该两个辅助层具有基本平行于该胎圈内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的子午面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辅助层的径向上端离旋转轴线的距离至少分别等于所述轴线与对应安装轮辋凸缘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远点之间的距离的0.96倍和1.2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的中心线与该胎圈外壁之间的橡胶的厚度,在等于该胎圈与该轮辋接触长度的整个长度上,由该胎圈与该轮辋座之间的共同长度减小,至少等于该胎体加强件最大轴向宽度的0.02%。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辅助帘布层轴向内端离该赤道面的轴向距离大致等于该轴向内端与胎圈内的该胎体加强件之间的轴向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该胎圈(3)内该胎体加强件(1)的子午面形状由第一凹圆弧AB径向和轴向向外形成,该圆弧AB在B处由第二凸圆弧BC相切地延伸,所述第二圆弧BC可由直线段CD切向地延伸,D是该胎圈(3)内该胎体加强件(1)的端点。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圆弧AB的径向外端A,是该圆弧AB与侧壁(2)内该胎体加强件(1)的凸子午面形状的相切点,它首先径向距离该旋转轴线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该圆是轮辋凸缘离该轴线最远的点的几何轨迹,并且其次,轴向距离该赤道平面一数值,该数值在轮辋宽度增加10%和轮辋宽度减小10%之间,所述圆弧AB的曲率半径,相对于赤道面的轨迹和旋转轴线的两轴线,具有与轮辋钩曲率中心相同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4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形状第一圆弧AB的长度在零置之间,在胎圈(3)内的该胎体加强件(1)的子午面形状直接从该第二凸圆弧BC开始,并最大等于一圆弧长度,该圆弧的径向下端B可以是所述圆弧与该旋转轴线的垂线相切的切点。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与该第一圆弧AB在B相切的第二圆弧BC具有一曲率半径,该曲率半径在最小值5mm和最大等于侧壁(2)内的该胎体加强件(1)子午面形状的曲率半径之间,该午面形状的曲率半径测量于该形状和该第一圆弧AB之间相切点A,所述最大值是当该第一圆弧AB具有零长度时所用的半径值。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之一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的轴向内边缘,或者包括直线段CD附加于其上的该第二圆弧BC的一部分,或者包括圆弧BC的一部分,该边缘是位于一角度的该子午面形状的一部分,该角度由形成在S的该第二圆弧BC切线并与旋转轴线成25°的一半线,和平行于该旋转轴线的一半线确定,其起点S是该第二圆弧BC与取向为25°的该半线的切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层(6),在其轴向内端与该胎体加强件(1)的该边缘所位于的角度的顶点S之间,由一最低厚度的橡胶混合物与该第二辅助层分离开,该橡胶混合物的厚度是面向两相邻帘布层(1)和(61)的压延层的两厚度之和,在该顶点S和径向上端之间,该非结合厚度是前述最小厚度的1.0之1.8倍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辅助层(7),在其径向上端和轴向内端之间,最好由一低厚度与该胎体加强件(1)和该第一辅助层(7)分离,该厚度是相邻层的压延层两厚度之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该胎体加强件(1)的至少径向最里边和轴向最外边的帘布层的轴向外边和径向里边由第三连续辅助层(9)加强,该第三连续辅助层(9)由至少一加强件帘布层构成,具有与该胎圈(3)内该胎体加强件(1)的子午面形状基本平行的子午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辅助层(9)的径向上端在平行于该轮辋的旋转轴线并经过该轮辋钩上相应该胎边离该旋转轴线最远点的直线XX′的径向里边。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辅助层(9)是均匀的,整体由不可延伸缆线,最好是金属缆线构成,由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辅助层(9)由两个部分构成在其径向上端和一点之间的第一部分(90),该点位于圆弧BC中心和该胎体加强件(1)边缘所在夹角的顶点S之间,以及第二部分(91),在所述点与其轴向内端之间,该第一部分(90)由至少一不可延伸的加强元件的环形帘布层构成,该第二部分(91)由至少一个加强元件帘布层构成,使得所述帘布层在横向具有很小的可压缩性和在圆周方向上是可延伸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该第三辅助层(9)第二部分(91)的加强元件是在圆周定向的弹性、连续、直线的加强元件,所述元件彼此平行并在横向上邻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该第三辅助层(9)第二部分(91)的加强元件在该帘布层平面上是圆周上平均排列的波浪形或锯齿形加强元件,其波幅与波长的比率在0.03至0.1之间,所述加强元件彼此平行并在横向上邻近。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该第三辅助层(9)第二部分(91)的帘布层由成列的不连续的加强元件构成,每个元件具有的圆周长度在由其构成的该帘布层圆周长度的0.1至1倍之间,并且元件之间的间隔相对该轴向相邻列的间隔稍稍偏置,所述元件彼列此平行并在横向上相邻。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该第三辅助层(9)第二部分(91)的加强元件是相对该圆周方向成至少80°夹角的金属加强件,所述元件圆周上彼此分离至少0.2mm。
19.根据权利要求14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该第三辅助层(9)第二部分(91)的帘布层由数个环形加强元件条带构成,所述条带圆周上是不连续的,并且该条带之间的不连续的间隔与圆周方向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与该胎体加强件的加强元件与相同的方向形成的夹角不同,该差值最小为10°。
20.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1)最多由三个帘布层构成,该第三辅助层(9)整体位于该胎体加强件(1)径向最里面和轴向最外面的胎体帘布层的轴向外边和径向里边。
21.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1)由至少四个帘布层构成,构成该第三辅助层(9)的帘布层使它们的两个紧密环绕由一个或多个胎体加强帘布所构成的一组胎体帘布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之一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1)由径向加强帘布层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轮胎,安装在一轮辋上,该轮辋凸缘具有圆形钩,该轮胎具两个胎圈(3)和一胎体加强件(1),该胎体加强件(1)由至少一个加强元件的帘布层构成,每个胎圈(3)内没有胎圈钢丝,所述该胎体加强件(1)在每个胎圈(3)内具有一子午面形状,该子午面形状是从外侧向内侧轴向和径向弯曲,形成一轴向内边缘,位于朝径向和轴向内侧开口的夹角α内,所述胎体加强件(1)首先由至少一个第一连续辅助层(6)在每个胎圈(3)内至少在径向外侧和轴向内侧加强,该辅助层(6)由不可延伸环行加强元件构成,其次由一个第二连续辅助层(9)加强,该第二辅助层(9)由一个由不可延伸径向加强元件构成,该两个辅助层具有基本平行于该胎圈内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的子午面形状。
文档编号B60C15/02GK1351549SQ00807910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5日
发明者P·迪里夫 申请人:米其林技术公司,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