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438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辐,特别是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轮胎钢圈的轮辐上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通风孔,以便于轮胎以及轮辋上的热量的散发,但是车轮转动时,只形成沿轮辐面的风,而钢圈内外产生的风难以形成对流,这样,由于钢圈内风的流动性较差,与外界难以进行热量交换,散热效果不理想,因此,热量在钢圈内部不断的积蓄,,从而导致钢圈的温度上升,较热的钢圈温度不但影响钢圈的使用寿命而且将直接导致轮胎的加速老化,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发明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加强散热作用,使用寿命更长的钢圈轮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包括辐板和轮毂,沿辐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通风孔,其结构要点为通风孔沿幅板圆周方向的一侧沿与相对分布的该通风孔沿幅板圆周方向的另一侧沿之间具有高度差。
此高度差直接导致通风孔周沿高低不平,这样,当车轮转动时,该周沿高低不平的通风孔具有灌风的作用,即,沿轮辐流动的风因此而能够通过该斜通风孔在钢圈的内外流动而形成对流,使钢圈内积蓄的热量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降低钢圈内的热量,从而整个钢圈的温度下降,具有加强散热的功能,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
通风孔的的改进虽然不大,但是,却克服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在辐板上开有通风孔就能够使钢圈内外产生的风形成对流,但是在辐板面上的风却只能沿辐板面流动几乎无法通过通风孔进行内外流动,因此,该通风孔的散热效果不理想,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通风孔司空见惯,不去考虑对其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克服人们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偏见,而对其进行改进,因此,具有创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由于通风孔的一侧沿与相对的另一侧沿具有高度差,这样,既可以是一侧沿高度大于另一侧沿,也可以是另一侧沿高于一侧沿,因此当自轮辐的轮毂向辐板方向看时,通风孔具有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沿和逆时针方向的一侧沿,这样通风孔的圆周沿轮毂至辐板方向的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一通风孔,而通风孔沿辐板圆周逆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二通风孔,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同时分布于辐板上。
这样,无论车轮为顺时针方向转动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通风孔都具有灌风的作用,因此轮辐而具有通用性。
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沿辐板圆周的分布方式可以是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沿轮辐的径向对称分布于辐板的两侧。
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间隔均匀分布于辐板上。
通风孔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具体为通风孔或为一侧沿高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凸起,相对的另一侧沿与辐板面为同一面;这样,凸起的一侧沿自半圆形的两端点沿周边逐渐升高从而在辐板面上浮起。
或为一侧沿低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凹陷,相对的另一侧沿与辐板面为同一面;这样,同理凹陷的一侧沿自半圆形的两端点沿周边逐渐下降而低于辐板面,从而在辐板面上凹陷。
当然,也可以是在通风孔的两端分别凸起或凹陷,这样通风孔的一侧沿高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凸起,相对的另一侧沿低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凹陷。
另外,该具有高度差的通风孔的结构还可以是在辐板通风孔的一侧的上方固接一凸盖,这样,凸盖的开口与通风孔的另一侧相连而形成又一通孔而该通孔的两侧沿同样具有高度差,因此,而具有灌风的作用。通风孔的一侧的上方的凸盖或为与辐板为一体的构造,或为焊接固定于辐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风孔周沿的高低不平而具有灌风的效果,能够引导钢圈内的风与钢图外的风相互流动,从而使钢圈内外形成强大的对流,加强对钢圈的散热,使车轮温度降低,延长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
其中,1辐板 2轮毂 3通风孔 31第一通风孔 32第二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包括辐板1和轮毂2,沿辐板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通风孔3,通风孔3沿幅板1圆周方向的一侧沿与相对分布的该通风孔3沿幅板1圆周方向的另一侧沿之间具有高度差。当自轮辐的轮毂2向辐板1方向看时,通风孔3具有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沿和逆时针方向的一侧沿,通风孔3沿辐板1圆周的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3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一通风孔31,而通风孔3沿辐板1圆周逆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3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二通风孔32,第一通风孔31和第二通风孔32同时分布于辐板1上且第一通风孔31与第二通风孔32沿轮辐的径向对称分布于辐板1的两侧。通风孔3分布于辐板1上其一侧沿高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凸起,相对的另一侧沿与辐板面为同一面,凸起的一侧沿自半圆形的两端点沿周边逐渐升高从而在辐板面上浮起,这样,可以通过冲压成形的加工方法直接在通风孔3上冲压出一侧凸起的通风孔3,在辐板1在形成浮凸。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2参照图5、图6,第一通风孔31与第二通风孔32沿轮辐的径向对称分布于辐板1的两侧。该具有高度差的通风孔的结构为在辐板1通风孔3的一侧的上方固接一凸盖,凸盖的开口与通风孔的另一侧相连而形成又一个通孔而该通孔的两侧沿同样具有高度差,凸盖通过铸造的方法与辐板1固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最佳实施例参照图4,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包括辐板1和轮毂2,沿辐板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通风孔3,通风孔3沿幅板1圆周方向的一侧沿与相对分布的该通风孔3沿幅板1圆周方向的另一侧沿之间具有高度差。当自轮辐的轮毂2向辐板1方向看时,通风孔3具有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沿和逆时针方向的一侧沿,通风孔3沿辐板1圆周的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3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一通风孔31,而通风孔3沿辐板1圆周逆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3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二通风孔32,第一通风孔31与第二通风孔32间隔均匀分布于辐板1上。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包括辐板(1)和轮毂(2),沿辐板(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通风孔(3),其特征在于,通风孔(3)沿辐板(1)圆周方向的一侧沿与相对分布的该通风孔(3)沿辐板(1)圆周方向的另一侧沿之间具有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其特征在于,通风孔(3)的圆周沿辐板(1)至轮毂(2)的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3)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一通风孔(31),而通风孔(3)沿辐板(1)圆周逆时针方向的一侧沿的高度大于该通风孔(3)相对的另一侧沿的为第二通风孔(32),第一通风孔(31)和第二通风孔(32)同时分布于辐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风孔(31)与第二通风孔(32)沿轮辐的径向对称分布于辐板(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风孔(31)与第二通风孔(32)间隔均匀分布于辐板(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其特征在于,通风孔或为一侧沿高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凸起,相对的另一侧沿与辐板面为同一面,或为一侧沿低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凹陷,相对的另一侧沿与辐板面为同一面,或为一侧沿高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凸起,相对的另一侧沿低于辐板面而为一种凹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辐,特别是具有散热作用的钢圈轮辐,包括辐板和轮毂,沿辐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通风孔,其结构要点为通风孔沿辐板圆周方向的一侧沿与相对分布的该通风孔沿辐板圆周方向的另一侧沿之间具有高度差,能够引导钢圈内的风与钢圈外的风相互流动,从而使钢圈内外形成强大的对流,加强对钢圈的散热,使车轮温度降低,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B19/10GK2626746SQ03259030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6日
发明者赖建辉 申请人:赖建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