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90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在自卸货厢上,卸车时,通过举升机构可以使该货厢底板向上顶起呈“∧”形,使货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卸下的货厢底板。
背景技术
为解决散块儿状货物人工卸车费时费力的难题,在中国专利“活动底板自卸车厢”(ZL97226752)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卸车的方案。该方案将货厢的厢底板纵向分为左右两部分,通过将左右两部分厢底板向上顶起呈“八”字形使货物卸下。该技术实现了自动卸车的目的,但因其在卸车时厢底板呈“八”字形,产生了中缝漏货的问题。为此,又采取了在中缝上设置搭板、橡胶板等措施,却又影响了货厢底板的平整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使用该货厢底板不但不影响自卸货厢底板的平整性,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纵向分为铰链固定的两部分,左、右两厢底板上分别设有伸缩偶件套,左厢底板的左边缘与右厢底板的右边缘分别通过位于伸缩偶件套内的伸缩偶件轴与货厢外边缘铰链固定。
当货厢纵向很长时,左右两厢底板可以前后分为两段或数段,每一段上都设有一个或数个伸缩偶件套并配有相应的伸缩偶件轴。
另外,所述的伸缩偶件套的宽度可以与每一段厢底板的宽度相同,此时,位于其内的伸缩偶件轴的宽度与伸缩偶件套相适应呈板状。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看出其优点和积极效果使用该可举升的货厢底板的自卸车厢,在需要卸货时,先打开左右两侧栏板使部分货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左右两侧自行滑落,再通过举升机构将货厢底板向上顶起(此时,各伸缩偶件轴在其伸缩偶件套内向外滑动,以补偿货厢底板向上举起时宽度不足的部分)呈“∧”形,将剩余的货物卸下,达到自动卸车的目的。可见,采用该货厢底板避免了在左右两块厢底板间设置搭板造成的货厢底板不平整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可举升的货厢底板纵向分为铰链固定的两部分,左、右两厢底板(1、1′)上分别设有伸缩偶件套(2),左厢底板(1)的左边缘与右厢底板(1′)的右边缘分别通过位于伸缩偶件套(2)内但不与伸缩偶件套(2)相联的伸缩偶件轴(3)与货厢(4)外边缘铰链固定。
使用该货厢底板的车厢在需要卸货时,先打开左右两侧栏板使部分货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左右两侧自行滑落,再通过举升机构将货厢底板(1、1′)向上顶起呈“∧”形,此时,各伸缩偶件轴(3)在其伸缩偶件套(2)内向外滑动,以补偿货厢底板(1、1′)向上举起时宽度不足的部分(如图2所示),将剩余的货物卸下;在完成自动卸车的任务之后,通过举升机构将货厢底板放下至水平位置,此时,伸缩偶件轴(3)又滑入伸缩偶件套(2)中(如图1所示),再用于装载货物。
当货厢厢体纵向很长时,左右两厢底板(1、1′)可以分别前后分为两段或数段,每一段上都设有一个或数个伸缩偶件套并配置相应的伸缩偶件轴。另外,所述的伸缩偶件套(2)的宽度可以与每一段厢底板的宽度相同,此时,位于其内的伸缩偶件轴(3)的宽度与其伸缩偶件套(2)相适应呈板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保留原有货厢底板的情况下,设置在原有货厢底板之上,作为单纯的卸车装置来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纵向分为铰链固定的两部分,其特征是左右两厢底板上分别设有伸缩偶件套,左厢底板的左边缘与右厢底板的右边缘分别通过位于伸缩偶件套内的伸缩偶件轴与货厢外边缘铰链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其特征是左右两厢底板可以前后分为两段或数段,每一段上都设有一个或数个伸缩偶件套并配有相应的伸缩偶件轴。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缩偶件套的宽度可以与每一段厢底板的宽度相同,此时,位于其内的伸缩偶件轴的宽度与伸缩偶件套相适应呈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具体地说是一种卸车时可以通过举升机构使该货厢底板向上顶起呈“∧”形,使货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卸下的货厢底板。为解决现有自卸货厢底板中缝漏货或不平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举升的货厢底板的方案。该货厢底板纵向分为铰链固定的两部分,左右两厢底板上分别设有伸缩偶件套,左厢底板的左边缘与右厢底板的右边缘分别通过位于伸缩偶件套内的伸缩偶件轴与货厢外边缘铰链固定。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保留原有货厢底板的情况下,设置在原有货厢底板之上,作为单纯的卸车装置来使用。它解决了自卸货厢底板不平整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B60P1/28GK2647659SQ0328101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4日
发明者赵永胜 申请人:赵永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