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359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以下称为车厢出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作中央通风装置、侧通风装置、下部通风装置、侧除霜器等的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有这样一种类型的车厢出风装置,该车厢出风装置包括管状主体,其形成导气通道;多个风向调节板(导向叶片),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可转动地支撑在管状主体内,并适于打开和关闭管状主体的前端的出口;连接部件,其将多个风向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并使这些风向调节板以联锁的方式转动。出风装置具有打开管状主体的出口、并调节吹风方向的气流分配功能,以及关闭管状主体的出口、以停止吹风的气流阻断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在平行状态与串行状态之间转动和调节风向调节板而实现;其中,在平行状态中,所述调节板基本平行于管状主体的轴线;在串行状态中,所述调节板基本垂直于管状主体的轴线。已递交了涉及这种车厢出风装置的一种形式的专利申请(参见日本特开2000-203254号公报)。
该专利申请中提出的车厢出风装置具有三块相互连接的风向调节板。特别是,在该车厢出风装置中,可转动地支撑在筒形管状主体内的风向调节板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这样,所有风向调节板均可以联锁方式转动。
在该车厢出风装置中,当风向调节板处于基本垂直于管状主体的轴线的串行状态时,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关闭管状主体前端的开口(出口),以实现气流阻断功能。当车辆乘坐者朝管状主体的内部推动处于这一状态的风向调节板时,所有风向调节板以联锁的方式围绕各自的转动中心转动,并到达最大转动位置,即转动至风向调节板进入基本平行于管状主体的轴线的平行状态。从而,该车厢出风装置使得车辆乘坐者能通过使用风向调节板,即通过转动风向调节板并适当调节转动量,而将风向调节为期望方向。
如上所述,在该车厢出风装置中,通过调节风向调节板,即通过适当调节平行状态中所有风向调节板的转动值,可以打开管状主体前端的出口,进而调节风向,即调节从出口吹出的空气(风)的流向。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与位于一侧的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之间自然地形成间隙,并且气流会从该间隙中流出。这种受管状主体的内壁面影响的气流平行于管状主体的轴线直线前进,并改变由风向调节板的动作调节好的风向。也就是说,从管状主体前端的开口直线吹出的气流阻碍了通过风向调节板调节好的气流。在这种情况下,调节好的风向发生改变,偏离了车辆乘坐者所期望的方向。
在车厢出风装置中,由于风向调节板的转动,不可避免会形成上述间隙,并且该间隙随着风向调节板的转动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大。由于当风向调节板转动以打开管状主体前端部的出口时,位于一侧的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逐渐离开管状主体的内壁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上述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出风装置,该车厢出风装置除了使用上述风向调节板(导向叶片)之外,必要时还使用能尽可能封闭上述间隙的辅助风向调节板(辅助导向叶片),以解决传统车厢出风装置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厢出风装置。本发明以该车厢出风装置为基础,该车厢出风装置包括管状主体,其形成导气通道;多个风向调节板,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可转动地支撑在该管状主体中,并适于打开或关闭该管状主体的出口,该出口设置在该管状主体的前端;以及连接部件,其将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并使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以联锁的方式转动;其中,在平行状态和串行状态之间转动并调节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在平行状态中,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基本平行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在串行状态中,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基本垂直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以提供打开该管状主体的出口、并调节吹风方向的气流分配功能,以及关闭该管状主体的出口、以停止吹风的气流阻断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称为“主风向调节板(主导向叶片)”。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出风装置中,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中的一个特定主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在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转动以打开处于关闭状态的出口时,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逐渐离开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并且辅助风向调节板固定至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后侧,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之间形成预定间隔,其中,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一起围绕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中心转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厢出风装置中,该辅助风向调节板可以设置为在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从串行状态向平行状态转动的过程中,该辅助风向调节板运行以封闭形成于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与固定有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之间的间隙,其中,在所述串行状态中,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基本垂直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以阻断气流;在所述平行状态中,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基本平行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厢出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和该辅助风向调节板支撑在该管状主体内,以构成筒形内部通风装置。该内部通风装置装配在筒形保持件中以使该内部通风装置能沿周向逐步转动,其中,通过在该保持件内逐步转动该内部通风装置,对该内部通风装置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能选择性地将来自内部通风装置的空气向上方、下方、右方或左方引导。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厢出风装置中,与传统的这种类型的车厢出风装置类似,当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处于基本垂直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的串行状态时,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关闭该出口,即该管状主体的前端出口部,以提供气流阻断功能。当推动处于这一状态的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中的一个主风向调节板以使所述一个主风向调节板朝该管状主体的内部移动时,所有主风向调节板以联锁的方式平行地逐渐转动,当到达转动极限位置时,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进入基本平行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的平行状态。通过在两种状态之间适当调节平行的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位置,可以将从该管状主体的出口吹出的空气(风)向车辆乘坐者的期望方向引导。换句话说,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提供气流分配功能。
当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处于串行位置并关闭出口时,根据本发明的车厢出风装置的辅助风向调节板位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后侧并固定至其上,这样,该辅助风向调节板平行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并且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之间形成预定间隔。当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转动时,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一起围绕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中心转动,同时保持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平行的状态。因此,在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后侧,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类似,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随着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转动而逐渐离开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从而在该顶端边缘与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之间逐渐形成间隙。该间隙随着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转动量的增加而增大。
如上所述,当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转动时,在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后侧,该辅助风向调节板围绕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中心转动,同时保持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平行的状态。因此,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类似,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随着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转动而逐渐离开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从而,在该顶端边缘与该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但是,该辅助风向调节板设置在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后侧并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之间形成预定间隔,而且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一起围绕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中心转动。因而,当该辅助风向调节板和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转动同样转动量(相同角度)时,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离开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二者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量比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离开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二者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量小。
因而,该辅助风向调节装置运行以封闭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与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直到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变成平行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在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开始转动时,即转动量很小时,该辅助风向调节板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封闭由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所形成的间隙的功能,从而使该辅助风向调节板可以基本上完全封闭该间隙。随着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量的增加,封闭间隙的功能逐渐减小。
由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形成的间隙导致从该管状主体的出口吹出的空气(风)直线流动,并且直线气流会冲撞由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产生的气流。因此,直线气流严重阻碍了朝调节好的方向流动的气流,并严重改变了已调节好的气流方向。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车厢出风装置中,如上所述,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相应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量而封闭间隙。具体地,当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量很小,风向调节成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成很大的角时,该辅助风向调节板运行以很大程度地封闭间隙;并且当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量很大,风向调节成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成很小的角时,该辅助风向调节板运行以很小程度地封闭间隙。因此,可以根据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量,限制通过该间隙流出的气流,进而可以大大抑制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导出的风向的变化。此外,当该辅助风向调节板转动很大量时,由于失去了封闭上述间隙的功能,因此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一样,提供气流分配功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厢出风装置中,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和该辅助风向调节板可以支撑在管状主体内以构成内部通风装置,该内部通风装置装配在筒形保持件以使该内部通风装置能沿周向逐步转动。在根据这种结构的车厢出风装置中,通过在该保持件内逐步转动该内部通风装置而对该内部通风装置进行位置调节,可以选择性地将来自该内部通风装置的气流向上方、下方、右方或左方引导。


结合附图参考以下对优选实施例所做的详细说明,可以很好地理解本发明,进而容易地认识到本发明的各种其他目的、特征以及许多相应的优点,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出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通风装置(register)的立体图;图2是该通风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该通风装置的后视图;图4是该通风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2中的线5-5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3中的线6-6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2中的线7-7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2中的线8-8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2中的线9-9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图10是沿图2中的线10-10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图11A是通风装置的出口处于关闭状态的通风装置的主视图;图11B是与图5相对应的通风装置的出口处于关闭状态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图12A是通风装置的出口处于半开状态的通风装置的主视图;图12B是与图5相对应的通风装置的出口处于半开状态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图13A是通风装置的出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通风装置的主视图;图13B是与图5相对应的通风装置的出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厢出风装置,该车厢出风装置安装在例如车厢的仪表板上,以起中央通风装置、侧通风装置、下通风装置、侧除霜器等作用。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风装置。图1是该通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通风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该通风装置的后视图;以及图4是该通风装置的侧视图。图5至图10是沿不同方向的该通风装置的不同部位的剖视图。
该通风装置包括罩壳(管状主体)11、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两个主风向调节板)、将这些翼片12和13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4、以及第三翼片(单个辅助风向调节板)15。该通风装置还包括用于装配罩壳11的筒形保持件(retainer)16,以及装配在罩壳11的前端部的环形盖17。
罩壳11主要由具有预定长度的筒形管状罩壳主体11a构成。罩壳主体11a的前端侧开口部起出风口作用,并且罩壳主体11a的后端侧开口部起进风口作用。从罩壳主体11a的后端侧开口部的边缘部分延伸出拱形支撑臂11b,并且拱形支撑臂11b的相对于其纵向的中央部分,即支撑臂11b的位于罩壳主体11a的中轴线上的部分形成支撑部11c。该支撑部11c中形成插入孔11d,并使该插入孔11d向后开口(参见图5和图6)。
第一翼片12具有基本为椭圆形的外周形状,并呈平板状。第一翼片12包括翼片主体12a,其基本呈椭圆平板状;连接臂12b,其在翼片主体12a的中央部分的上方位置处从翼片主体12a的后表面突出;以及左侧和右侧支撑轴12c,所述左侧和右侧支撑轴12c在翼片主体12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从翼片主体12a的外周边缘突出,并位于椭圆形外周形状的主轴线的相对两侧(参见图5和图7)。
与第一翼片12类似,第二翼片13也具有基本为椭圆形的外周形状,并呈平板状。第二翼片13包括台阶形翼片主体13a,其基本呈椭圆平板状;连接臂13b,其在翼片主体13a的中央部分的上方位置处从翼片主体13a的后表面突出;以及左侧和右侧支撑轴13c,所述左侧和右侧支撑轴13c在翼片主体13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从翼片主体13a的外周边缘突出,并位于椭圆形外周形状的主轴线的相对两侧。在图5上侧的第二翼片13的翼片主体13a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向后侧凹进的凹部13a1,该凹部13a1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当相互重叠时,第一翼片12的翼片主体12a的下部后表面装配在所述凹部13a1中(参见图5、图8和图9)。
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的右侧支撑轴12c和13c可转动地支撑在形成于罩壳11的内表面的各自的支撑孔中。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的左侧支撑轴12c和13c由支撑件18a可转动地支撑,该支撑件18a装配在形成于罩壳11内表面的装配凹槽11d中。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的连接臂12b和13b通过连杆14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以联锁的方式转动。在图5中,如上所述支撑的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可以分别在它们的下侧和上侧部分地装配并重叠。
与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类似,在本发明中作为辅助风向调节装置的第三翼片15具有基本为椭圆形的外周形状,并呈平板状。第三翼片15包括翼片主体15a,其基本呈椭圆平板状;以及固定臂15b和15c,所述固定臂15b和15c在翼片主体15a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垂直地从翼片主体15a的前表面突出。固定臂15b和15c通过将其顶端部固定至第二翼片13的左侧外凸缘和右侧外凸缘的内表面而固定至第二翼片13。第三翼片15以上述方式固定至第二翼片13,并与第二翼片13一起置于罩壳11中。在这种装配状态中,第三翼片15与第二翼片13的后表面保持平行,并相隔预定距离。第三翼片15以与第二翼片13相同的角度,围绕与第二翼片13相同的转动中心转动(参见图5、图6、图8和图9)。
其内设置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翼片12、13和15的罩壳11起通风装置的作用。在本发明中,将该通风装置称作“内部通风装置”。将内部通风装置装配在保持件16的筒形主体16a中以进行组装,并将环形盖17装配在罩壳主体11a的前端侧开口部的外周缘上。环形盖17将罩壳主体11a的前端侧开口部改变为出风口。也就是说,环形盖17形成了该通风装置的出风口。
保持件16主要由筒形保持件主体16a构成,保持件主体16a的前端侧开口部完全打开,从而罩壳11可以安装在保持件主体16a的内部。保持件主体16a的后端侧开口部覆盖有大孔(coarse)蜂窝网状部件16b。在网状部件16b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支撑部16c,支撑部16c具有向前突出的凸起16d。当罩壳11装配到保持件主体16a的内部时,凸起16d插入罩壳11的支撑部11c的插入孔11d中,从而罩壳11沿周向可转动地被支撑(参见图5、图6和图8)。此外,保持件主体16a具有在相对于其纵向的中间部分处、形成于其内壁面上的台阶部16e。该台阶部16e的整个周向上形成连续的、不平坦的前侧端面。当罩壳11安装在保持件主体16a的内部时,台阶部16e的端面弹性挤压并支撑装配至罩壳主体11a的后端面上的弹簧18b的腿部,并使罩壳11能沿周向逐步转动(参见图10)。
根据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安装在例如车厢内的仪表盘上,保持件主体16a的后端侧开口部连接至空调的导气管的末端部,该末端部面向仪表盘。在这种组装状态下,通风装置设置为使环形盖17、罩壳11的前端、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暴露于车厢的内部。根据这种设置位置,该通风装置起中央通风装置、侧通风装置、下通风装置以及侧除霜器等的作用。
与传统的这种类型的通风装置一样,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可以通过调节翼片12、13和15的转动量,来提供关闭罩壳11的罩壳主体11a的前端侧开口部(通风装置的出风口)以停止从该出风口吹风的气流阻断功能(参见图11A和图11B),以及打开出风口、并引导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向期望方向流动的气流分配功能(参见图12和图13)。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通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翼片12、13和15关闭的状态,其中图11A是该通风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图11B是与图5相对应的通风装置的垂直剖视图。图13A和图13B示出了通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翼片12、13和15完全打开的状态,其中图13A是该通风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图13B是与图5相对应的通风装置的垂直剖视图。图12A和图12B示出了通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翼片12、13和15半打开的状态,其中图12A是该通风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图12B是与图5相对应的通风装置的垂直剖视图。
在该通风装置中,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根据本发明的主风向调节板)可以转动到这样的状态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串行设置,并基本与罩壳11的轴线相垂直,从而关闭罩壳主体11a的前端侧开口部(出风口)。在这种转动位置处,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提供了阻断通过保持件16和罩壳11送入的气流的气流阻断功能。在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阻断气流的状态下,第三翼片15(根据本发明的辅助风向调节板)位于第二翼片13的后侧,并平行于第二翼片13,同时第三翼片15与第二翼片13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在由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产生的气流阻断状态下,可以推动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中的任意一个翼片,以使它们向罩壳11的罩壳主体11a的内部移动。在受到推动后,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以联锁的方式逐步转动,变成平行于罩壳11的轴线,从而逐渐打开出风口。当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转动到转动极限位置时,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进入完全打开的状态,此时,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基本平行于罩壳11的轴线(参见图13A和图13B)。在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转动到极限位置的过程中,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处于相对于罩壳11的轴线倾斜的半打开状态(参见图12A和图12B)。在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的转动过程中,位于第二翼片13后侧的第三翼片15平行于第三翼片13,并且第三翼片15与第三翼片13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在由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产生的气流阻断状态下,该通风装置的出风口完全关闭。当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从关闭位置逐渐转动时,通风装置的出风口逐渐打开,以供应气流(风)。当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到达转动极限位置时,通风装置的出风口完全打开。在出风口完全关闭与完全打开的中间位置,由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翼片12、13和15处于倾斜状态,因此可以调节通风装置的出风口的气流(风)的风量和风向。因而,车辆乘坐者能通过适当地转动第一、第二和第三翼片12、13和15,来调节通风装置的出风口的气流,进而获得期望的风向和风量。
在该通风装置中,当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主风向调节板)从完全关闭该通风装置的出风口的关闭位置朝打开方向转动时,第一翼片12围绕支撑轴12c转动,并且第二翼片13围绕支撑轴13c转动。下面,将围绕支撑轴12c转动的第一翼片12的转动中心以及围绕支撑轴13c转动的第二翼片13的转动中心分别称为转动中心A1和转动中心A2,并且在相关的附图中示出了这些转动中心A1和A2。
当第一翼片12围绕转动中心A1转动,第二翼片13相应地围绕转动中心A2转动时,第二翼片13的顶端边缘随着第二翼片13的转动逐渐离开罩壳11的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并且在该顶端边缘与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B1。该间隙B1可使罩壳主体11a中的空气从通风装置的出风口流出。由于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所产生的风向调节功能,因此在不受第二翼片13的后侧所提供的风向调节功能的影响下,空气能形成平行于罩壳主体11a的直线气流。直线气流可能会与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所产生的气流相撞,并对所产生的气流造成严重阻碍,从而致使已调节好的风向发生严重改变。因而,这种类型的通风装置需要抑制经由间隙B1流出的直线气流的产生。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本实施例的通风装置包括第三翼片15,该第三翼片起辅助风向调节板的作用。
当将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串行设置并基本垂直于罩壳主体11a的轴线,以关闭通风装置的出风口时,第三翼片15位于第二翼片13的后侧并固定至其上,以使第三翼片15平行于第二翼片13,并且第三翼片15与第二翼片13之间形成预定间隔。因而,当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转动时,第三翼片15与第二翼片13一起围绕第二翼片13的转动中心A2转动,同时保持与第二翼片13的平行状态。这样,与第二翼片13类似,第三翼片15的顶端边缘随着第三翼片15的转动逐渐离开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由此在第三翼片15的顶端边缘与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B2。
由于第三翼片15保持于第二翼片13的后侧并与第二翼片13相隔预定间隔,因此当第三翼片15转动与第二翼片13相同的量(相同的角度)时,形成于第三翼片15的顶端边缘与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B2与形成于第二翼片13的顶端边缘与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B1相比非常小(参见图12A)。
因而,第三翼片15用来封闭形成于第二翼片13的顶端边缘与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B1,直到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变为平行于罩壳11的罩壳主体11a的轴线。在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开始转动时,即转动量很小时(转动角很小),第三翼片15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封闭间隙B1的功能,从而第三翼片15基本完全封闭间隙B1。随着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的转动量(转动角)的增大,封闭间隙B1的功能逐渐减小。
通过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的动作,形成于第二翼片13的顶端边缘与罩壳主体1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B1可能会致使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风)直线前进,这样,气流会冲撞到由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产生的朝期望方向流动的气流。因此,间隙B1吹出的气流会严重阻碍朝期望方向流动的气流,并严重改变已调节好的风向。
然而,在本实施例的通风装置中,如上所述,第三翼片15根据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的转动量而起作用,以使在转动角很小时,第三翼片15很大程度地封闭间隙B1,即很大程度地调节风向;当转动角很大时,很小程度地封闭间隙B1,即很小程度地调节风向。因而,可以根据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的转动量,极大地限制通过间隙B1吹出的气流,并能充分抑制由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导出的风向的变化。此外,当第三翼片15转动较大量时,第三翼片15不仅能提供上述功能,还能与第一翼片12和第二翼片13一样提供气流分配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通风装置中,翼片12、13和15支撑在罩壳11上以构成内部通风装置,然后,该通风装置以罩壳11可以沿周向逐步转动的方式装配到保持件16中。因而,通过在保持件16中适当地逐步转动罩壳11而对罩壳11进行位置调节,车辆乘坐者可以调节气流分配,以选择性地将内部通风装置的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向各个方向,例如上方、下方、右方以及左方引导。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包括管状主体,其形成导气通道;多个主风向调节板,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可转动地支撑在该管状主体中,并适于打开和关闭该管状主体的出口,该出口设置在该管状主体的前端,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中的一个特定主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在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转动以打开处于关闭状态的出口时,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逐渐离开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连接部件,其将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并使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以联锁的方式转动;以及辅助风向调节板,其固定至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后侧,并且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其中,该辅助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在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从串行状态向平行状态转动的过程中,该辅助风向调节板运行以封闭形成于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与固定有该辅助风向调节板的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之间的间隙,其中,在所述串行状态中,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基本垂直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以阻断气流;在所述平行状态中,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基本平行于该管状主体的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其中,该出风装置包括筒形内部通风装置,其由该管状主体、支撑在该管状主体中的主风向调节板和辅助风向调节板形成;以及筒形保持件,该内部通风装置装配在该保持件中以使该内部通风装置能沿周向逐步转动,其中,通过在该保持件内逐步转动该内部通风装置,对该内部通风装置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能选择性地将来自该内部通风装置的空气向上方、下方、右方或左方引导。
全文摘要
在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中,多个主风向调节板在串行状态与平行状态之间转动,以提供打开管状主体的出风口、并调节空气流向的气流分配功能,以及关闭该出风口的气流阻断功能。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中的一个特定主风向调节板设置为在所述多个主风向调节板转动以打开该出风口时,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顶端边缘逐渐离开该管状主体的内壁面。辅助风向调节板固定至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后侧,并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之间形成预定间隔。该辅助风向调节板与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一起围绕所述特定主风向调节板的转动中心转动。
文档编号B60H1/34GK1919629SQ200610092860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4日
发明者小野道生, 远藤昌宏, 田中敬子 申请人: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