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辆翻滚情况下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462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车辆翻滚情况下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机动车辆翻滚(retournement)情况下的安全装置以及配有这样一种装置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这样一种装置尤其用于活动(convertible)敞篷汽车。事实上,当一辆车的顶篷在后备箱里处于收起状态时,一种安全装置可以在该车辆翻滚的情况下保护乘客。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在车辆翻滚情况下的安全装置,包括两个肘形杆,其一端旋转安装在支架上,以便在车辆翻滚的情况下可以从缩进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弹性回复装置,用于肘形杆的自动展开;一种在车辆翻滚情况下被激活的起动系统;至少一个制动部件,它将回复装置保持在预加应力下并借助起动系统自我释放,该起动系统同样将肘形杆从其缩进位置中释放出来。
通过文献WO2006/008352或FR2871757这样的装置尤其为人熟知。
在上面提到的文献中,杆的第一端部被旋转安装在一个中央板上,所述中央板被安装在车辆结构中的一部分(如横梁)的上部。杆的第一端部具有一个管,该管嵌入该板的管状部分,一个扭簧被布置在该管和管状部分之间。弹簧的端部之一被固定到管上,另一端被固定到管状部分。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虽然这类装置的回复装置、制动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被集中到中央板上,但装置的尺寸相对较大,尤其是在板的高度水平上。
事实上,在板水平上的装置厚度大致与杆的厚度以及管状部分的长度的总和相符。
另外,该板用于固定在车辆的结构构件上而不是被布置到形成于车辆的结构构件中的箱体的内部。因此,装置的紧凑性(或密集性)不是最理想的并且可以加以改善。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车顶构件处于收起状态时,安全装置至少部分地侵占了容纳车顶构件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在车辆翻滚情况下的尺寸(l’encombrement)缩小了的安全装置。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能够减小后备箱的长度或增大其体积。
为此,根据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在车辆翻滚情况下的安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肘形杆,每个肘形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杆在车辆翻滚的情况下可以从缩进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
弹性回复装置,用于肘形杆的自动展开;一种在车辆翻滚情况下被激活的起动系统;至少一个制动部件,它将回复装置保持在预加应力下并借助于起动系统自我释放,该起动系统同样将肘形杆从其缩进位置中释放出来;以及中央支架,杆的第一端部被铰接安装在该支架上。
中央支架包括基本平行的两个板,这两个板之间限定一个槽,这两个板分别在杆在其中延伸的平面的两侧延伸,肘形杆的第一端部被旋转安装在所述板上并且被布置在所述槽的内部。
因此,本发明装置沿车辆纵向轴的尺寸相对缩小,因为它只是略微大于杆的宽度。
有利地,肘形杆的第一端部具有一个轴,该轴与杆所在的平面垂直,其被旋转安装到形成于所述板上的孔中。
因此,杆在板上的铰接以简单并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弹性回复装置是布置在所述槽中的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具有一个铰接安装在中央支架上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个铰接安装在肘形杆上并邻近其第一端部的位置的第二端部。
有利地,起动系统和制动部件被布置到两个板之间的所述槽中。
因此,杆的控制构件的整体以极其紧凑的方式聚集在两个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中央支架是一个U型的成型部件,基本平行的两个板形成U型的侧面分支。这样,中央支架可以用单一的一个块体制成。
有利地,安全装置还包括两个与杆的第二端部配合的防返回系统,在所述杆处于展开位置时用以阻止杆朝其缩进位置回缩。防返回系统被布置在由成型部件形成的侧箱中。
有利地,至少两个连接杆将中央支架和侧箱连接起来,以形成一个预装配的模块。
有利地,中央支架和/或侧箱具有将所述装置固定到车辆的一个结构构件上的固定装置。
根据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涉及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的机动车辆。
有利地,该机动车辆装配有一个布置在车辆驾驶室和后备箱之间的结构构件,该结构构件的上端具有一个中空的箱体,在该箱体里嵌入所述安全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优势将在随后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该描述参照附图,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的前视图,肘形杆处于展开位置;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的前视图,肘形杆处于展开位置并且中央支架和侧箱没有被示出;图3是安全装置的前视图,肘形杆处于缩进位置;
图4是安全装置的俯视图;图5a和5b分别是中央支架和侧箱的前视图和俯视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后部的沿纵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至5中示出的安全装置1用于固定在车辆的结构构件14上并被横向地布置在后座排的后面。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1包括两个肘形杆2a,2b或拱形管。杆2a,2b被对称地铰接在中央支架8上。鉴于杆2a,2b是对称的,下面只对一个杆进行描述。
杆2a,2b具有一个中央的第一端部3a,3b,该第一端部安装在中央支架8上并可围绕与车辆的纵向轴线基本平行的轴A1或A2旋转,以及一个自由的侧面的第二端部4a,4b。这样,杆2a,2b可以在图3所示的缩进位置和图1和2所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中央支架8包括基本竖直且平行的两个板9a,9b。在这两个板9a,9b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容纳杆2a,2b的第一端部3a,3b的槽10。板9a,9b分别布置在杆2a,2b所在的平面的两侧。
杆2a,2b的第一端部3a,3b具有一个转动轴11a,11b,该转动轴沿与杆2a,2b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轴11a,11b被安装到两个板9a,9b之间在板9a,9b上加工的孔12a,12b中。这样,板9a,9b形成一个轴承,该轴承支撑杆2a,2b的转动轴11a,11b。
我们观察到,当杆2a,2b处于缩进位置时,杆2a,2b在第一端部3a,3b和肘之间延伸的部分的一部分处于板9a,9b之间。有利地,当杆的上端3a,3b处于缩进位置时,它在与板9a,9b的上边缘基本相同的平面内延伸。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中央支架8是一个U型成型部件(pièceprofilée),其侧面分支形成基本平行的板9a,9b。中央支架8用轻合金例如铝制成。
有利地,弹性回复装置5a,5b,起动系统6和制动部件7被布置在形成于板9a,9b之间的槽10中。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安全装置配备有两个压缩弹簧5a,5b,该弹簧形成回复装置,并且每个都可以带动杆2a,2b。弹簧5a,5b的第一端部围绕轴B1,B2被旋转安装在中央支架8上在两个板9a,9b之间的槽10中,第二端部围绕轴C1,C2被旋转安装到杆2a,2b上,该轴位于与杆2a,2b的第一端部3a,3b邻近的位置处。
有利地,如图3所示,当杆2a,2b处于缩进位置时,弹簧5a,5b全部容纳在板9a、9b之间。
在图2详细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起动系统包括一个具有触发撞针的驱动器(actionneur àpercuteur àexplosif)6,该驱动器置于板间并且带动制动部件7,从而将杆2a,2b的运动向展开的位置释放。有利地,驱动器6是两个杆2a,2b共有的驱动器。
在图2和4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制动部件7是一个与撞针(percuteur)的头部连在一起的部件。杆的第一端部具有突起17a,17b,该突起带有非常坚硬的部件18a,18b。当杆2a,2b处于缩进位置时,制动部件7的侧壁19a,19b与坚硬部件18a,18b接触,以便将杆2a,2b保持在缩进位置上。当驱动器6起动时,制动部件7向高处移动,制动部件7的侧壁19a,19b不再与突起17a,17b的坚硬部件18a,18b接触。因此,杆2a,2b从其缩进位置被释放并且向其展开位置移动。
安全装置1具有两个侧箱( latéral)13a,13b,能够引导杆2a,2b的第二自由端部4a,4b运动并且/或者容纳防返回(anti-retour)系统。
有利地,侧箱是中空的成型(profilée,或型材)部件,其配备有杆2a,2b的第二端部4a,4b的通道20a,20b。通道20a,20b基本竖直地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侧箱13a,13b同样由例如铝的轻合金制成。
安全装置1包括防返回系统,该系统与杆2a,2b的第二端部4a,4b配合,以便在杆处于其展开位置时阻止杆2a,2b的回缩。
防返回系统包括一个带棘爪的机构21a,21b,该棘爪与形成在杆2a,2b的第二端部4a,4b附近的锯齿22a,22b配合。当杆2a,2b处于展开位置时,锯齿22a,22b与棘爪21a,21b配合以阻止杆缩回其缩进位置。这种类型的防返回系统给安全装置1提供了很好的刚性,因为当杆2a,2b处于展开位置时,杆的两个端部3a,4a,3b,4b都被固定。
为了限制防返回装置的尺寸,棘爪21a,21b被朝向车辆内部布置,锯齿22a,22b形成在杆2a,2b朝向车辆内部的部分上。
每个杆2a,2b的第二端部4a,4b包括一个凸出部23a,23b,当杆2a,2b处于展开位置时凸出部与挡块24a,24b配合。有利地,图2所示的挡块24a,24b被安装在侧箱13a,13b上。当杆2a,2b向其展开位置移动时,凸出部23a,23b抵住挡块24a,24b以便将杆2a,2b固定在其展开位置上。
侧箱13a,13b通过连接杆14a,14b,14c,14d连接到中央支架8上。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杆14a,14b,14c,14d被布置在中央支架8的每一边并且具有一个与中央支架8相连的第一端部和一个与侧箱13a,13b相连的第二端部。连接杆还可以是轻合金的成型部件。
图6示出了装配有一个安全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后部。车辆具有后备箱盖25,当可收起的顶蓬(toit,车顶)构件26处于收起(escamotée)状态时,它们被布置在所述盖25下面。
在车辆的后备箱15和驾驶室之间设置有一个结构构件14,本发明的装置被固定在该结构构件14上。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结构构件14是一个隔板,该隔板在其上端包括一个箱体16,该箱体在隔板的凹处(décrochement)29和固定在所述隔板上的刚性板30之间形成。因此,箱体16是中空的并且由前壁28、隔板和后壁、刚性板30形成。上开口27可以使安全装置1嵌入箱体16中。根据该实施方式,该装置1的尺寸被格外地缩减。
我们注意到根据图6示出的实施方式,沿车辆纵向轴的安全装置1的尺寸可以减小F长度。这样,后备箱的长度同样能够减小F长度。
权利要求
1.在车辆翻滚情况下的安全装置(1),包括-至少两个肘形杆(2a,2b),每个肘形杆(2a,2b)具有第一端部(3a,3b)和第二端部(4a,4b),所述杆(2a,2b)在所述车辆翻滚的情况下可以从缩进位置朝展开位置移动;-弹性回复装置(5a,5b),用于肘形杆(2a,2b)的自动展开;-在所述车辆翻滚情况下被激活的起动系统(6);-至少一个制动部件(7),其将所述回复装置保持在预加应力下并借助所述起动系统(6)自我释放,所述起动系统同样将肘形杆(2a,2b)从其缩进位置中释放出来以及-中央支架(8),所述杆(2a,2b)的第一端部(3a,3b)被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安全装置(1)的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支架(8)包括基本平行的两个板(9a,9b),所述两个板之间限定一个槽(10),所述两个板(9a,9b)分别在所述杆(2a,2b)所在的平面的两侧延伸,并且所述肘形杆(2a,2b)的第一端部(3a,3b)被旋转安装到所述板上并且布置在所述槽(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肘形杆(2a,2b)的第一端部(3a,3b)具有转动轴(11a,11b),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杆(2,2b)所在的平面垂直,并被安装到形成于所述板(9a,9b)上的孔(12a,12b)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复装置是布置在所述槽(10)中的压缩弹簧(5a,5b),所述弹簧(5a,5b)具有一个铰接安装在所述中央支架(8)上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个铰接安装在所述肘形杆(2a,2b)上邻近其第一端部(3a,3b)位置的第二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系统(6)和所述制动部件(7)被布置在所述两个板(9a,9b)之间的所述槽(10)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支架(8)是一个U型成型部件,基本平行的所述两个板(9a,9b)形成U型的侧面分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两个与所述杆(2a,2b)的第二端部(4a,4b)配合的防返回系统,在所述杆(2a,2b)处于展开位置时用以阻止所述杆(2a,2b)朝其缩进位置回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箱(13a,13b),在所述侧箱中容纳所述防返回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13a,13b)是成型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杆(14a,14b,14c,14d),所述连接杆将所述中央支架(8)和所述侧箱(13a,13b)连接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支架(8)和/或所述侧箱(13a,13b)具有将所述安全装置(1)固定到所述车辆的一个结构构件(14)上的固定装置。
11.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装配有一个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和后备箱(15)之间的结构构件(14),所述结构构件在其上端具有中空的箱体(16),在所述箱体中嵌入所述安全装置(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翻滚的情况下的安全装置(1),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肘形杆(2a,2b),在车辆翻滚的情况下能够从缩进的位置向展开的位置移动;—弹性回复装置(5a,5b),用于杆(2a,2b)的展开;—一个起动系统(6);—至少一个制动部件(7),它将回复装置保持在预加应力下并借助起动系统(6)自我释放,该起动系统同样将肘形杆(2a,2b)从其缩进位置中释放出来。中央支架(8)包括基本平行的两个板,这两个板限定一个槽,所述两个板分别在杆(2a,2b)所在平面的两侧延伸,肘形杆(2a,2b)的第一端部(3a,3b)被旋转安装在所述板上并且被布置在所述槽的内部。本发明还涉及配备有这样一种安全装置的机动车辆。
文档编号B60R21/13GK101092125SQ200710109419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0日
发明者奥利维耶·于东 申请人:厄里耶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