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卸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862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卸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车用卸车装置,尤其是自动卸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卸车装置大多在车厢头部设置升降机构,使车厢头部升 高,呈前后倾斜状,货物由于自重在车厢内下滑卸下,此种卸车装置对于箱装 或需要规则放置的货物下落过程难以控制,所以无法放置整齐,目前运输的物 品多采用方形纸箱或木箱包装,有些还有放置要求,因此,现有技术的自动卸 车装置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箱装货物摆放整齐 的自动卸车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卸车装置包括一端升降的支架和设 置在支架上的车厢构成,车箱头部端设置在支架升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 厢由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底板构成,所述底板由固定设置在箱体头部的固 定底板和活动设置在箱体尾部的活动底板组成,其中,车厢底部设置有底板驱 动装置,使活动底板在车厢形成的空间外活动。
上述结构的自动卸车装置,使用时,先将支架升降端緩緩抬高,车厢在重 力作用下在支架上緩緩下移,然后,通过底板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底板移动,将 搁置在活动底板上的货箱便整齐的放置在地面,将活动底板复位到箱体尾部和 固定底板底端位置,再次抬高支架升降端,搁置在固定底板上货箱在自重作用 下下滑致活动底板上,同样动作,将货箱整齐的放置在地面上。
特别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动装置,车厢在支架上沿滑动装置滑动,活动底板近车厢头部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支架上设 置有限位装,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底板驱动装置输出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机 构与限位装置活动连接,活动底板背面两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滑动轮,箱体底部 两侧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轮相适配的滑道。
此结构的设置保证了活动底板与固定底板一起在支架上下滑,连杆机构和 滑动轮以及滑道的设置可以实现活动底板在卸放货箱时沿预定的轨迹动作,这 个轨迹可以是任一 曲线或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分别为连杆;限位装置为固
定设置在支架上的u型槽ii和设置在u型槽n内的u型槽i, u型槽i相对u型
槽II移动,所述底板驱动装置设置在U型槽I内,并相对U型槽I滑动,u型槽 I尾部端与所述第二连杆活动连接,滑道呈两段一字型和V型尾首连接形状。
采用 一字型轨道保证活动底板与尾部箱体和固定底板底端紧密配合,沿一
字型滑道微量活动不影响支撑货物,V型滑道结合u型槽结构设置便于将货箱放
下,操作方便,可降低制造成本。
其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车箱驱动装置,箱体底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 连接。
支架升降端抬升一定高度,在重力作用下车厢不能下滑时,可以启动车厢 驱动装置,使车厢在支架上下滑,大大提高了自动卸车装置的可操作性。
特别是,所述底板驱动装置和车箱驱动装置为油缸。使用普及,成本廉价。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装置具体为设置在支架上靠近两侧的两条平行滑轨以 及设置在箱体底部两侧相应位置的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槽。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特别是,所述箱体尾端设置有后门,所述后门顶端通过转轴连接在箱体顶 部,底端与箱体底部活动连接,箱体侧面呈菱形,后门与底板夹角为锐角。使 用方^^,卸货整齐。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靠近后门位置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输出端连接在 后门侧边上。可实现自动开关后门动作,不用手动开关。
特别是,所述后门底部设置有滑动减震装置。减少由于车厢自重下落带来 的震动,同时更顺畅的自动打开后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减震装置具体为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后门下部外表 面上的两块平行立板,立板内设置有杆,两块立板之间的杆上设置有弹簧,杆 底端设置有滚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卸车装置包括一端可升降的支架1 和设置在支架上的车厢2,车箱2头部设置在支架1的升降端,所述车厢2由箱 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底板构成,所述底板由固定设置在箱体头部的固定底板3 和活动设置在箱体尾部的活动底板4组成,其中,活动底板4连接在支架1上, 车厢2上设置有底板驱动装置,活动底板4在车厢2形成的空间外活动。
上述结构的自动卸车装置,使用时,先将支架1升降端緩緩抬高,车厢2 在重力作用下在支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緩緩下移,然后,通过底板驱动装置驱 动活动底板4移动,将搁置在活动底板4上的货箱整齐的;^文置在地面,然后将 活动底板4复位到箱体尾部和固定底板底端位置,再次抬高支架1升降端,搁 置在固定底板3上货箱在自重作用下下滑致活动底板4上,同样动作,将货箱 整齐的放置在地面上。
特别是,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滑动装置,车厢2在支架1上沿滑动装置滑动,活动底板4近车厢2头部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杆机构5和第二连衧机 构6,支架1上设置有限位装,所述第一连杆机构5与底;fel驱动装置输出端活动 连接,第二连杆机构6与限位装置活动连接,活动底板4背面两侧设置有至少 两个(图示为四个)滑动轮7,箱体底部两侧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轮7相 适配的滑道8。
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活动底板4与固定底板3 —起在支架1上顺畅滑动, 连杆5、 6和滑动轮7以及滑道8的设置可以实现活动底板4在卸放货箱时沿预 定的轨迹动作,这个轨迹可以是任一曲线或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8呈两段一字型和V型首尾连接形状,限位装置为固 定设置在支架1上的U型槽II和设置在U型槽II内的U型槽I , U型槽I相对U 型槽II移动,所述底板驱动装置设置在U型槽I内,并相对U型槽I滑动,U型 槽I尾部端与所述连杆6活动连接,滑道8呈两段一字型和V型尾首连接形状。
采用一字型轨道保^江活动底板4与尾部箱体和固定底板3底端紧密配合, 沿一字型滑道微量活动不影响支撑货物,V型滑道的设置便于将货箱放下,U型
槽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降低制造成本。
其中,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车箱驱动装置,箱体底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 端连接。支架1升降端抬升一定高度,在重力作用下车厢2不能下滑时,可以 启动车厢驱动装置,使车厢2在支架1上沿支架长度方向下滑,大大提高了自 动卸车装置的可4喿作性。
特别是,所述底板驱动装置和车箱驱动装置为油缸。使用普及,成本廉价。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装置具体为设置在支架1上靠近两侧的两条平行滑轨 以及设置在箱体底部两侧相应位置的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槽。结构简单,制 作容易。
特别是,所述箱体尾端设置有后门9,所述后门顶端通过转轴连接在箱体顶 部,底端与箱体底部活动连接,箱体侧面呈菱形,后门与底板夹角为锐角。使用方便,卸货整齐。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靠近后门位置设置有油缸11,所述油缸输出端连接 在后门侧边上。可实现自动开关后门动作,不用手动开关。
特别是,所述后门底部设置有滑动减震装置10。减少由于车厢自重下落带 来的震动,同时更顺畅的自动打开后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减震装置具体为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后门下部外表 面上的两块平行立板,立板内设置有杆,两块立板之间的杆上设置有弹簧,杆 底端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 凡是利用上述结构的自动卸车装置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落在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卸车装置,由一端升降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车厢构成,车箱头部端设置在支架升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由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底板构成,所述底板由固定设置在箱体头部的固定底板和活动设置在箱体尾部的活动底板组成,其中,车厢底部设置有底板驱动装置,使活动底板在车厢形成的空间外活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 动装置,车厢在支架上沿滑动装置滑动,活动底板近车厢头部端中间位置设置 有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支架上设置有限位装,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 底板驱动装置输出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机构与限位装置活动连接,活动底板 背面两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滑动轮,箱体底部两侧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轮 相适配的滑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和 第二连杆机构分别为连杆;限位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U型槽II和设置在U型槽n内的u型槽i, u型槽i相对u型槽n移动,所述底板驱动装置设置在u型槽i内,并相对u型槽I滑动,u型槽I尾部端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活动连接, 滑道呈两段一字型和v型首尾连接形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车箱驱动装置,车厢底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驱动装置和 车箱驱动装置为油缸。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具体为 设置在支架上靠近两侧的两条平行滑轨以及设置在箱体底部两侧相应位置的与 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槽。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尾端设置有 后门,所述后门顶端通过转轴连接在箱体顶部,底端与箱体底部活动连接,箱体侧面呈菱形,后门与底板夹角为锐角。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靠近后门 位置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输出端连接在后门侧边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底部设置有 滑动减震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减震装置具 体为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后门下部外表面上的两块平行立板,立板内设置有 杆,两块立板之间的杆上设置有弹簧,杆底端设置有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卸车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箱装货物摆放不整齐等问题而发明。上述结构的自动卸车装置包括一端升降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车厢,车厢头部端设置在支架升降端,所述车厢由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底板构成,所述底板由固定设置在箱体头部的固定底板和活动设置在箱体尾部的活动底板组成,其中,车厢底部设置有底板驱动装置,使活动底板在车厢形成的空间外活动。上述结构的自动卸车装置,通过升降支架和底板驱动装置移动活动底板,将货箱整齐地放置在地面,将活动底板复位到箱体尾部和固定底板底端位置,再次抬高支架升降端,搁置在固定底板上货箱在自重作用下下滑致活动底板上,同样动作,将货箱整齐的放置在地面上。
文档编号B60P1/28GK201276051SQ20082013212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日
发明者付小帅 申请人:付小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