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084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自卸车,尤其涉及自卸车的举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货运自卸车的车箱多釆用单节液压举升形式,采 用车箱侧翻、后翻式实现货物自卸,载货重量大时由于举升重 心变化、稳定性较差,受力情况不好,严重时容易因倾卸重心 偏移而造成翻车。本申请人设计的多节组合式自卸箱体,多节 自卸箱体可分别装货、各自卸货,但原有液压举升系统是用于
控制单节自卸箱体的,不能满足多节自卸箱体分别卸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能与多节自卸箱体配套的液 压举升系统,操作方便,控制有效,能够完成多节箱体各自分 别卸货,增加卸车安全性,提高运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设计一种自卸车液压举 升系统,与多节中分式自卸箱体配套,装设在自卸车底盘上, 由液压举升缸、换向阀、举升阀、液压油箱、液压泵、取力器、
油管与气控装置、电气系统组合构成,电气系统由电路连接电源和各电气部件,气控装置由气路连通气源和各气动部件,取 力器连接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油路连通液压油箱和各液压部件, 液压举升缸包括前举升缸、中举升缸、后举升缸,分别装设在 自卸车前箱体、中箱体、后箱体的车架的横梁上,各个液压举
升缸分别与各节自卸箱体的举升底板底面相连接,换向阀包括 前换向阀、后换向阀,装置在自卸车底盘上。取力器的前端连 接自卸车变速箱,后端通过液压传动轴连接液压泵,液压泵装 设在自卸车底盘下面,通过吸油管连接液压油箱、通过供油管 连接举升阀,举升阀通过油管连接前换向阀、后换向阀,前换 向阀与后换向阀、前举升缸之间,后换向阀与中举升缸、后举 升缸之间,通过油管相连接。取力器、液压泵、液压油箱、举 升闽、前换向阀、后换向阀及连接油管均固泉装设在自卸车底 盘的同一侧。气控装置包括压力气包、气管、电磁气阀、手动 举升气阀、取力气阀、单向阀,压力气包通过气管连接电磁气 阀,装设在自卸车底盘上,电磁气阀由气管连接驾驶室内的手 动举升气阀、取力气阀,在连接气管上装设有单向阀,电磁气 阀通过气管连接前换向阀、后换向闽,取力气阀通过气管连接 取力器,手动举升气阀通过气管连接举升阀。电气系统包括电 气接线盒、换向阀控制开关、电线、电磁气阀,电气接线盒、 换向阀控制开关装设在驾驶室内,电磁气阀设置在自卸车底盘上,换向阀控制开关由电线连接电磁气阀,电气接线盒通过电 线连接电源和各个电气部件。电源可釆用自卸车配备的蓄电池, 也可以釆用外接电源。在各节自卸箱体的举升底板下面配置一 只或数只液压举升缸,液压举升系统由电路控制气路,气路控 制油路,按照程序操作,通过控制液压举升缸的伸缩,操纵各 节自卸箱体的举升底板分别升降。实现各节箱体的货物分别倾 卸。
按照上述设计制作、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配置合理,使 用安全,搡作方便,控制有效,动作灵活,与多节自卸箱体配 套,能够实现各箱体自行卸货,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俯视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原理图5是自卸箱体(32 )的举升底板(33 )举升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盘,2—后举升缸,3—油管,4—车架,5 — 中举升缸,6—后换向阀,7—前换向阀,8 —气管,9一举升阀, IO—回油管,ll一液压油箱,12 —吸油管,13—供油管,14 一前举升缸,15—液压泵,16—液压传动轴,17—取力器,18一变速箱,19一电磁气阆,20—电线,21—横梁,22—单向阀, 23—手动举升气阀,24—取力气阀,25—换向阀控制开关,26 一电气接线盒,27—压力气包,28—电路,29—气路,30—油 路,31 —电源,32—自卸箱体,33—举升底板;A—视向符号, H—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l,自卸车底盘1上面安置车架4,车架4上从前 至后依次装设前举升缸14、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底盘l 一侧装设压力气包27、液压油箱ll,底盘l前部装设变速箱 18,取力器17装在变速箱18输出端,与液压传动轴16连接, 液压泵15通过吸油管12连接液压油箱ll,-通过供油管13连 通举升阀9,举升阀9通过油管3连接前换向阀7,前换向闽 7通过油管3分别连通前举升缸14、后换向阀6,后换向阀6 通过油管3分别连通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
参阅图2,车架4的前箱体、中箱体、后箱体位置的横梁 21上分别装设前举升缸14、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底盘l 前部装设变速箱18,自卸车驾驶室中设有手动举升气阀23、 取力气闽24、换向阀控制开关25、电气接线盒26,手动举升 气阀23和取力气阀24通过气管8连接压力气包27、电磁气阀19,换向阀控制开关25通过电线20与电气接线盒26连 接,并由电线20连接各电动部件。变速箱18通过取力器17 与液压传动轴16连接,液压泵15通过吸油管12连接液压油 箱ll,同时通过供油管13连通举升阀9,举升阀9与前换向 阀7之间,前换向阀7与前举升缸14、后换向阀6之间,后 换向阔6与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之间,均通过油管3连接。 压力气包27通过气管8连接气控装置,在车架4上的每只液 压举升缸旁边各装设一套电磁气阀19。前换向阀7、后换向阀 6与电磁气阀19和驾驶室内的手动举升气阀23、取力气阀24 之间,分别由气管8连通。在电磁气阀19与手动举升气阀23、 取力气阀24之间的连接气管8上装设有单向阀22。
参阅图3,液压控制系统各部件由前至后依次排列为取 力器17通过液压传动轴16连接液压泵15,液压泵15通过吸 油管12连通液压油箱11、通过供油管13连通举升阀9,举升 阀9与前换向阀7之间,前换向阀7与后换向阀6、前举升缸 14之间,后换向阀7与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之间,均由油 管3连通,前换向阀7、后换向阀6分别由气管8与各电磁气 阀19连通。
参阅图4,由前(左)向后(右)排列,换向阀控制开关 25连接电源31,通过电路28连接电磁气阀19。取力器17连接液压泵15,液压泵15通过油路30连接举升阀9和液压油 箱11,举升阀9通过油路30连接前换向阀7、后换向阀6, 并通过油路30连通液压油箱11。前换向阀7与后换向阀6、 前举升缸14之间,后换向阀6与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之 间,各自通过油路30相连,举升阀9由气路29连接手动举升 气阀23,前换向阀7、后换向闽6分别由气路29连接电磁气 阀19和压力气包27。电磁气阀19连接手动举升气阀23的气 路29上,装设有单向阀22。
参阅图5,自卸箱体32的中分式举升底板33举起状态。 两只液压举升缸作为后举升缸2,装设在自卸车后箱体位置的 车架4的横梁21上,活塞杆H向上伸出,将中分式举升底板 33由自卸箱体32中间向两侧上方举起,所载货物可沿倾斜的 举升底板33自行向两侧倾卸。
为了保证自卸车整体的稳定性和卸货的安全性,正确的举 升倾卸顺序为后箱体;前箱体;中箱体。以将后箱体先举升 为例,扳动驾驶室内的取力气阀24手柄,取力器17接通变速 箱18与液压传动轴16,液压泵15开始工作,液压油箱11中 的液压油通过供油管13输往举升阀9。首先将换向阀控制开 关25扳向后箱体指示位置,再扳动手动举升气阀23手柄,压 力气进入举升阀9,推动阀芯,液压油通过油管3经后换向阀6进入后举升缸2,活塞杆H向上伸出,举起后箱体的举升底 板33。升至极限位置时,液压油通过举升阀9内的溢流阀和 回油管10回流至液压油箱11。中停时,手动举升气阀23手 柄置于中位。倾卸完毕,扳动手动举升气阀23手柄,后举升 缸2内的液压油在后箱体举升底板33自重作用下,经过后换 向闽6、举升阀9和回油管10回至液压油箱11,后举升缸2 降下,后箱体恢复原始位置。
前箱体、中箱体的举升底板33升降的液压控制原理与后 箱体相同。先扳动换向阀控制开关25到前箱体(或中箱体) 指示位置,再扳动手动举升气阀23手柄,控制举升阀9和前 换向阀7,搡纵前举升缸14完成前箱体举升底板33升降;或 控制举升阀9和后换向阀6,操纵中举升缸5完成中箱体举升 底板33的升降动作,实现各自卸箱体32按顺序自动卸货。
采用本实用新型与自卸车多节中分式自卸箱体32配套, 装载物料卸货时,可以方便灵活地分节举升自卸箱体32的举 升底板33,改善了自卸车工作条件,确保稳定安全地倾卸物 料。
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与多节中分式自卸箱体(32)配套,装设在自卸车底盘(1)上,其特征在于是由液压举升缸、换向阀、举升阀(9)、液压油箱(11)、液压泵(15)、取力器(17)、油管(3)与气控装置、电气系统组合构成,电气系统由电路(28)连接电源(31)和各电气部件,气控装置由气路(29)连通气源和各气动部件,取力器(17)连接液压泵(15),液压泵(15)通过油路(30)连通液压油箱(11)和各液压部件,液压举升缸包括前举升缸(14)、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分别装设在自卸车前箱体、中箱体、后箱体的车架(4)的横梁(21)上,各个液压举升缸分别与各节自卸箱体(32)的举升底板(33)底面相连接,换向阀包括前换向阀(7)、后换向阀(6),装置在自卸车底盘(1)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取力器(17)的前端连接自卸车变速箱(18),后 端通过液压传动轴(16)连接液乐泵(15),液压泵(l5)装 设在自卸车底盘(1)下面,通过吸油管(12)连接液压油箱(11 )、通过供油管(13 )连接举升阀(9 ),举升阀(9 )通过 油管(3)连接前换向阀(7)、后换向阀(6),前换向阀(7) 与后换向阀(6)、前举升缸(14)之间,后换向阀(6)与中 举升缸(5)、后举升缸(2)之间,通过油管(3)相连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控装置包括压力气包(27)、气管(8)、电磁气 阀(19)、手动举升气阀(23)、取力气阀(24)、单向阀(22), 压力气包(27)通过气管(8)连接电磁气阀(19),装设在自 卸车底盘(1)上,电磁气阀(19)由气管(8)连接驾驶室内 的手动举升气阀(")、取力气阀(24),在连接气管(8)上 装设有单向阀(22),电磁气阀(19)通过气管(8)连接前换 向阀(7)、后换向阀(6),取力气阀(24)通过气管(8)连 接取力器(l7 ),手动举升气阀(23 )通过气管(8 )连接举升 阀(9)。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电气系统包括电气接线盒(26 ):换向阀控制开关(25)、电线U0)、电磁气阀(19),电气接线盒(26)、换向 阔控制开关U5)装设在驾驶室内,电磁气阀(19)设置在自 卸车底盘(1)上,换向阀控制开关(25)由电线(20)连接 电磁气阀(19),电气接线盒(26)通过电线(20)连接电源(31)和各个电气部件。
专利摘要一种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与多节中分式自卸箱体(32)配套,前举升缸(14)、中举升缸(5)、后举升缸(2)装设在车架(4)的横梁(21)上,分别与各节自卸箱体(32)的举升底板(33)连接。前换向阀(7)、后换向阀(6)装置在自卸车底盘(1)上,液压泵(15)通过油路(30)连通液压油箱(11)和各液压部件。取力气阀(24)通过气管(8)连接取力器(17),换向阀控制开关(25)由电线(20)连接电磁气阀(19),电磁气阀(19)通过气管(8)连接前换向阀(7)、后换向阀(6),再通过气管(8)连接手动举升气阀(23),手动举升气阀(23)控制各液压举升缸的油路(30),操纵各节自卸箱体(32)的举升底板(33)分别举升,先后卸货。
文档编号B60P1/16GK201304925SQ20082022603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红涛, 李其双, 闫士界, 嵬 陈, 陈向东 申请人:山东临清迅力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