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79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构造。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该变矩器具备:设置有多个泵叶片的输入侧旋转部件;设置有接受来自该泵叶片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的输出侧旋转部件;以及设置有配设于上述泵叶片和涡轮叶片之间的定叶叶片的定叶。例如,专利文献I至4中记载的就是这样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1054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 138877号公报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公报KR100755046 (BI)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 - 22112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为了提高朝车辆的搭载性,期望进一步缩短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对此,例如考虑如下的方法:使变矩器的构成部件在该变矩器的轴心方向上薄型化而使其在轴向上缩短,由此,缩小该变矩器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内所占的在上述轴心方向上的距离,缩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但是,上述构成部件的薄型化存在极限。另外,以下举出变矩器在其轴心方向上变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即:被 收纳于变矩器的外罩内且夹装在定叶和例如壳体部件等之间的单向离合器为了确保规定的扭矩容量而需要在上述轴心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变矩器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提供一种能够缩短轴向全长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主旨在于:(a)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上述变矩器具有:设置有多个泵叶片的输入侧旋转部件;设置有接受来自上述泵叶片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的输出侧旋转部件;以及设置有配设在上述泵叶片和上述涡轮叶片之间的定叶叶片的定叶,其中,(b)上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壳体,上述壳体具有由设置于上述变矩器的与上述发动机相反侧的间隔壁分隔开的、收纳上述变矩器的第一室以及形成于上述间隔壁的与上述变矩器相反侧的第二室,(C)上述第一室和上述第二室借助油封相互液密地被隔离,上述油封液密地密封上述间隔壁的内周面与从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朝上述第二室侧突出设置的圆筒状旋转轴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Cd)在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的靠上述间隔壁侧的侧壁部与上述定叶之间配设有推力轴承,Ce)上述推力轴承设置成从与上述变矩器的轴心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或者全部与上述油封重叠。这样一来,与从和上述轴心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上述推力轴承不与上述油封重叠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该推力轴承、与该推力轴承邻接配设的部件如被夹装在定叶和例如壳体部件等之间的单向离合器靠近间隔壁侧配置,因此能够缩短收纳上述推力轴承以及单向离合器的变矩器的外罩整体与间隔壁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缩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
此处,优选地,Ca)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具有环状突出部,上述环状突出部通过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的靠上述间隔壁侧的侧壁部中的、与上述推力轴承对应的径向位置的一部分遍及整周朝上述间隔壁侧突出而形成,(b)上述推力轴承配置于该环状突出部内。这样一来,能够将上述推力轴承、上述单向离合器靠近间隔壁侧配置,因此能够缩短收纳上述的推力轴承以及单向离合器的变矩器的外罩整体与间隔壁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缩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
此外,优选地,上述变矩器具备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上述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选择性地连结上述发动机的曲轴和上述变矩器的输入侧旋转部件,上述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处于在上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上述发动机侧被收纳于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内、且从与上述轴心平行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或者全部与上述油封以及上述推力轴承重叠的状态。根据本发明,由于将上述推力轴承、单向离合器靠近间隔壁侧配置,由此能够将上述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紧凑地配置在变矩器的外罩内的发动机侧的空出的空间。
此外,优选地,Ca)上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电动机,上述电动机配置在与上述轴心平行的第二轴心上,且分别经由上述圆筒状旋转轴以及连结于上述圆筒状旋转轴的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与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连结,(b)上述间隔壁具有支承部,上述支承部通过上述间隔壁的径向位置的一部分遍及整周朝上述第二室侧突出而形成,(c)上述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经由轴承由上述间隔壁的支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Cd)上述环状突出部位于上述间隔壁的支承部的内周侧。这样一来,例如,通过在借助发动机使车辆行驶时利用上述电动机对该发动机的输出进行辅助、或者使发动机停止而利用上述电动机驱动车辆等,能够提高车辆的燃料利用率。此外,即便在为了将电动机与变矩器的输入侧旋转部件连结而分别设置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以及用于将该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间隔壁的支承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上述推力轴承、上述单向离合器靠近间隔壁侧配置。
此外,优选地,Ca)上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传动机构,上述传动机构在上述轴心方向上相对于上述变矩器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相反侧,且将来自上述变矩器的动力朝上述驱动轮传递,(b)上述输出侧旋转部件在上述轴心方向上在相对于上述泵叶片靠上述传动机构侧的位置与上述传动机构的输入轴连结,(c)上述定叶经由单向离合器与定叶轴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Cd)上述单向离合器的内圈的与上述定叶轴连结的连结部分以及上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与上述输入轴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上述轴心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或者全部分别与上述推力轴承以及上述油封重叠。这样一来,输出侧旋转部件的与输入轴连结的连结部分以及单向离合器的内圈的与定叶轴连结的连结部分在上述轴心方向上设置在变矩器的外罩外。因此,与上述各连结部分设置在上述外罩内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短该外罩的在轴心方向上的长度,因此能够缩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全长。


图1是示出在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中,从作为该车辆的驱动力源的发动机经由动力传递装置到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2是示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示出图2中的由点划线包围的部分的从箭头III方向观察的图。图4是示出沿图3的IV — IV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沿图3的V — V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附图适当进行简化或变形,未必准确地描绘各部的尺寸比以及形状等。实施例1图1是示出在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 (以下称作“动力传递装置12”)的车辆10中,从作为该车辆10的驱动力源的发动机14经由动力传递装置12到驱动轮16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2是示出上述动力传递装置12的主要部分、即变矩器18、自动变速器20以及电动机MG等的剖视图。第一轴心Cl是变矩器18以及自动变速器20等的轴心。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比第一轴心Cl靠下的下半部分。如图1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2具有例如通过螺纹紧固等安装于车身的驱动桥壳(壳体)22,在该驱动桥壳22内具备设置于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且在第一轴心Cl上从发动机14侧起依次串联配设的变矩器18、油泵24以及自动变速器20。此外,动力传递装置12具备电动机MG,该电动机MG配设在与第一轴心Cl平行的第二轴心C2上,且与变矩器18的输入侧旋转部件(后述的后罩38)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另夕卜,上述第二轴心C2相当于与变矩器18的轴心平行的第二轴心。此外,动力传递装置12在驱动桥壳22内具备:一体地设置于与第一轴心Cl平行的旋转轴,且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出部件亦即输出齿轮26啮合的反转从动齿轮28 ;设置于与上述第一轴心Cl平行的旋转轴和一对车轴30之间的末级齿轮对32 ;以及将来自该末级齿轮对32的从动齿轮的动力分别朝一对车轴30传递的差动齿轮装置34。这样构成的动力传递装置12与发动机14 一起横置于例如前轮驱动型即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型的车辆10的前方。并且,车辆10由发动机14以及电动机MG中的至少一方驱动。在该车辆10的驱动时,来自发动机14以及电动机MG的动力依次经由变矩器18、自动变速器20、反转 从动齿轮28、末级齿轮对32、差动齿轮装置34以及一对车轴30朝一对驱动轮16分别传递。以下,使用图2至图5对动力传递装置12所具备的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自动变速器20是众所周知的多级变速器,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相对于变矩器18配置于与发动机14相反侧,相当于将从变矩器18输入的动力朝后段传递的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变矩器18是构成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流体传动装置。如图2所示,变矩器18具备在第一轴心Cl上从上述发动机14侧起依次设置并相互结合成一体、且分别设置成能够绕第一轴心Cl旋转的前罩36以及后罩38。前罩36是朝自动变速器20侧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部件,后罩38是外周端部朝发动机14侧即前罩36侧弯曲且通过例如焊接固定于前罩36的开口端部的圆板状的部件。
上述前罩36以及后罩38作为输入侧旋转部件发挥功能,来自发动机14的动力经由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输入至该输入侧旋转部件,从而该输入侧旋转部件旋转。并且,在后罩38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沿周方向排列的多个泵叶片40。
此外,变矩器18具备:具备接受来自泵叶片40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44的涡轮42,上述多个涡轮叶片44以在泵叶片40的后罩38侧与该泵叶片40对置的状态在通过铆钉与凸缘部42b的外周部结合的圆板部42c的外周部沿周方向排列;以及定叶46,该定叶46设置有配设在泵叶片40和涡轮叶片44之间的定叶叶片45。上述涡轮42作为变矩器18的输出侧旋转部件发挥功能,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的外周面通过花键嵌合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
前罩36以及后罩38具有分别收纳泵叶片40、涡轮叶片44、涡轮42、定叶叶片45、定叶46以及从泵叶片40朝涡轮叶片44流动的流体的、作为变矩器18的外罩的功能。
图3是放大示出图2中的由点划线包围的部分从箭头III方向观察的图。如图3所示,在变矩器18和自动变速器20之间配设有众所周知的内接齿轮型的油泵24。该油泵24具备:固定于驱动桥壳22的作为非旋转部件的泵罩50 ;配设于该泵罩50的靠后罩38侧的位置、且一体地固定于该泵罩50的泵体52 ;相互啮合且能够旋转地被收纳于由上述泵罩50以及泵体52形成的泵室内的内接齿轮对亦即驱动齿轮54和从动齿轮56。
这样构成的油泵24由从后罩38朝自动变速器20侧突出设置、与输入轴48同心且直径大于该输入轴48的直径的管状泵驱动轴58旋转驱动。另外,上述管状泵驱动轴58插通到形成于泵体52的贯通孔60中,且与驱动齿轮54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
在泵罩50的内周侧,以相对于该泵罩50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有与输入轴48同心、直径大于该输入轴48的直径且小于管状泵驱动轴58的直径的非旋转部件亦即管状的定叶轴62。
变矩器18的定叶46经由单向离合器64以及从该单向离合器64的圆板状的内圈64a的内周缘部朝第一轴心Cl方向突出设置的管状连结轴64b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定叶轴62连结。上述管状连结轴64b是直径大于输入轴48以及定叶轴62的直径且小于管状泵驱动轴58的直径的圆筒状部件。单向离合器64具备具有比定叶46、内圈64a的壁厚大的第一轴心Cl方向的规定的尺寸的楔 块64c,以便具有用于阻止当变矩器18进行扭矩放大时定叶46反向旋转的充分的扭矩容量。因此,单向离合器64设置成相比定叶46以及内圈64a朝自动变速器18侧突出。
从上述内圈64a的内周缘部突出设置的管状连结轴64b的前端部如在图3中用箭头A所示那样,在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上的相比泵叶片40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在变矩器18的外罩外与定叶轴62的端部通过花键嵌合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
此外,管状连结轴64b的与定叶轴62连结的连结部分(花键嵌合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油泵24的泵体52重叠。上述油泵24的泵体52是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配设于相比泵叶片40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相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的部件。
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在定叶轴62的内周侧由该定叶轴62经由套筒(轴承部件)66支承为能够旋转。变矩器18的涡轮42具有: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的外周部通过花键嵌合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的圆筒状的凸台部42a ;在单向离合器64的内圈64a的靠发动机14侧的位置从上述凸台部42a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朝径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凸缘部42b ;以及铆接固定于该凸缘部42b的外周部的圆板部42c。如在图3中用箭头B所示,上述凸台部42a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的相比泵叶片40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相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通过相对于输入轴48不能旋转的嵌合方式与输入轴48连结。此外,涡轮42的凸台部42a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的相比后罩38中的固定泵叶片40的位置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与输入轴48连结。此外,定叶轴62在从第一轴心Cl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涡轮42的和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重叠的位置处,通过相对于单向离合器64的管状连结轴64b不能旋转的嵌合方式与单向离合器64的管状连结轴64b连结。此外,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油泵24的泵体52重叠。并且,套筒66设置成: 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在相比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位置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相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处,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油泵24的泵体52、驱动齿轮54重叠。驱动桥壳22具有收纳变矩器18等的第一室Rl以及收纳自动变速器20、电动机MG和油泵24等的第二室R2。上述第一室Rl以及第二室R2在管状泵驱动轴58的外周侧由设置于变矩器18的后罩38与油泵24的泵体52之间的间隔壁68分隔开,并且借助油封70相互液密地被密封,该油封70液密地密封形成于上述间隔壁68且供管状泵驱动轴58插通的贯通孔69的内周面与该管状泵驱动轴58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泵体52的靠后罩38侧的侧面随着趋向径向外侧而朝泵罩50侧即朝远离后罩38的一侧呈锥状地倾斜。并且,间隔壁68的内周部68a与该泵体52的侧面相同随着趋向径向外侧而朝泵体52侧即朝远离后罩38的一侧倾斜。上述间隔壁68以及油封70是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配设于相比泵叶片40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相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的部件。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上述油封70以及间隔壁68重叠。电动机MG是具有电机功能和发电功能的所谓电动发电机。如图2所示,电动机MG具备:通过例如螺栓而固定于驱动桥壳22的内壁面的电动机定子72 ;以能够绕与第一轴心Cl平行的第二轴心C2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电动机定子72的内周侧的电动机输出轴74 ;以及在电动机定子72的内周侧固定设置于电动机输出轴74的外周部的电动机转子76。上述电动机输出轴74通过例如花键嵌合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动力传递旋转轴80,该动力传递旋转轴80经由一对第一轴承78由驱动桥壳22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心C2旋转。并且,动力传递旋转轴80经由环状的传动链88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于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该传动链88卷挂于第一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2和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上述第一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2 —体地设置于上述动力传递旋转轴80的外周部,上述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设置在与管状泵驱动轴58连结的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的外周部。上述第一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2以及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是用于将来自电动机MG的动力传递至管状泵驱动轴58的齿轮。电动机MG依次经由动力传递旋转轴80、传动链88、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管状泵驱动轴58能动地连结于变矩器18的输入侧旋转部件亦即后罩38。
如图3所示,上述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配设于相比泵叶片40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相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该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重叠。
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具备:由形成于间隔壁68的径向中间部分的支承部68b经由第二轴承90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心Cl旋转的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 ;以及连结该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和管状泵驱动轴58的凸缘状的连结部件92。上述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通过间隔壁68中的位于内周部68a的外周侧的径向位置的一部分遍及整周朝第二室R2侧突出而形成。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的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的内周面经由第二轴承90由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支承为能够旋转。
上述第二轴承90以及支承部68b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分别配设于相对于泵叶片40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相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上述第二轴承90以及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重叠。
如图3中用箭头C所示,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的连结部件92具有圆筒状的凸台部92a,该凸台部92a在泵体52的贯通孔60的内周侧与管状泵驱动轴58的外周部通过花键嵌合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此外,连结部件92具有凸缘部92b,该凸缘部92b从上述凸台部92a的靠间隔壁68侧的一端部朝径向外侧突出设置,与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邻接设置的泵体52的侧面、间隔壁68相同随着趋向径向外侧而朝泵体52侧即朝远离后罩38的一侧倾斜,且外周端部与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通过花键嵌合连结。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连结部件92的和管状泵驱动轴58连结的连结部分(花键嵌合部)重叠。
在后罩38的靠间隔壁68侧的侧壁部和定叶46之间配设有第一推力轴承94,后罩38以及定叶46经由该第一推力轴承94配设成彼此能够相对旋转。并且,在定叶46和涡轮42的凸缘部42b之间夹装有第二推力轴承96,定叶46以及涡轮42经由该第二推力轴承96配设成彼此能够相对旋转。
在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的内周侧形成有圆环状槽98。后罩38具有环状突出部38a,该环状突出部38a通过该后罩38的靠间隔壁68侧的侧壁部中的与上述第一推力轴承94对应的径向部分遍及整周朝间隔壁68的内周部68a侧即朝圆环状槽98侧突出而形成。环状突出部38a在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的内周侧位于圆环状槽98内。并且,上述第一推力轴承94和从定叶46以及内圈64a突出的单向离合器64的一部分被收纳于上述环状突出部38a的内侧。因此,单向离合器64设置成相比定叶46以及内圈64a朝自动变速器18侧突出。并且,第一推力轴承94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分别与间隔壁68的内周部68a、支承部68b以及油封70重叠。 并且,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以及管状连结轴64b的与定叶轴62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分别与第一推力轴承94以及油封70重叠。在发动机14的输出轴亦即曲轴99的输出端部通过例如花键嵌合连结有发动机连结轴100。发动机连结轴100与输入轴48同心设置,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的前端部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入形成于该发动机连结轴100的与曲轴99相反侧的圆筒状轴端部IOOa内周侧的嵌合孔内,由该圆筒状轴端部IOOa支承为能够旋转。上述发动机连结轴100具有从圆筒状轴端部IOOa朝径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凸缘部IOOb0在该凸缘部IOOb设置有夹设在发动机14的曲轴99与变矩器18的前罩3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一减振器102。上述第一减振器102具备夹装在输入输出部件间的由弹簧、橡胶等形成的减振器弹性部件103,是使上述输入输出部件间产生与传递扭矩相应的扭转从而吸收冲击、脉动的缓冲装置。发动机扭矩的脉动被第一减振器102抑制并朝变矩器18传递。另外,第一减振器102也是夹设于上述发动机14和上述电动机MG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减振器。变矩器18具备选择性地连结发动机14的曲轴99和变矩器18的前罩36的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0,该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配置于相比涡轮42靠发动机14侧的位置、且处于被收纳于前罩36内的状态。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是湿式多板离合器,具备:经由第一减振器102与曲轴99连结,也作为第一减振器102的输出部件发挥功能的离合器毂104 ;在该离合器毂104的外周侧一体地固定于变矩器18的前罩36的圆筒状的离合器鼓106 ;在上述离合器毂104和离合器鼓106之间的间隙内以从与第一轴心Cl平行的方向观察时重叠的方式分别配置并且与离合器鼓106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分别卡合的一对第一摩擦板108 ;配置于上述一对第一摩擦板108之间、并且与离合器毂104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的第二摩擦板110 ;以及液压致动器112,该液压致动器112对上述第一摩擦板108以及第二摩擦板110朝它们的重叠方向即与第一轴心Cl平行的方向推压,使上述第一摩擦板108以及第二摩擦板110相互摩擦卡合,从而使离合器毂104和离合器鼓106相互连结。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分别经由一对第一摩擦板108的一方和第二摩擦板110之间的摩擦面以及一对第一摩擦板108的另一方和第二摩擦板110之间的摩擦面进行扭矩传递。换言之,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经由两个摩擦面将离合器毂104和离合器鼓106相互连结。另外,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配置在后述的锁止离合器120的内周侧,且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该锁止离合器120相互重叠。上述液压致动器112构成为具有:相对于第一摩擦板108以及第二摩擦板110配设于前罩36的侧壁部36a侧的活塞112a ;以及由该活塞112a、前罩36以及离合器鼓106包围形成的压力室112b。分别通过第一油路116、第二油路117以及第三油路118从液压控制回路114朝上述压力室112b供给工作油,其中,上述第一油路116在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内沿第一轴心Cl方向形成,且与输出以油泵24所产生的液压作为原压力而进行调压后的工作油的液压控制回路114 (参照图1)连通,上述第二油路117形成于发动机连结轴100的圆筒状 轴端部100a、且与上述第一油路116连通,上述第三油路118形成于前罩36、且与上述第二油路117连通。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由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进行卡合释放控制。在上述卡合释放控制中,通过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内的线性电磁阀等的调压,使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的可传递动力的扭矩容量即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的卡合力例如连续地变化。在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的卡合状态下,使作为变矩器18的输入侧旋转部件的前罩36与发动机14的曲轴99 一体地旋转。即,在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的卡合状态下,来自发动机14的动力经由第一减振器102输入至变矩器18的前罩36。另一方面,在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的释放状态下,变矩器18的前罩36与发动机14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
变矩器18具备选择性地连结作为该变矩器18的输入侧旋转部件的前罩36和作为输出侧旋转部件的涡轮42的锁止离合器120,该锁止离合器120配置于相比涡轮42靠发动机14侧的位置,且处于被收纳于前罩36内的状态。
锁止离合器120是摩擦卡合离合器,具备:圆板状的锁止离合器活塞(活塞部件)124,该锁止离合器活塞124经由与第一减振器102同样构成缓冲装置的第二减振器122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涡轮42的圆板部42c连结,且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前罩36的侧壁面接近以及离开,作为锁止离合器120的输出部件发挥功能;锁止离合器摩擦板126,该锁止离合器摩擦板126固定于该锁止离合器活塞124的与前罩36对置的对置面;卡合侧油室128,当要使锁止离合器120卡合时,提高该卡合侧油室128的内压,由此将锁止离合器活塞124朝前罩36推压;以及释放侧油室130,当要释放锁止离合器120时,提高该释放侧油室130的内压,由此将锁止离合器活塞124朝从前罩36离开的方向推压,通过使前罩36和锁止离合器活塞124经由锁止离合器摩擦板126摩擦卡合,在上述前罩36和锁止离合器活塞124之间进行扭矩传递。锁止离合器120经由锁止离合器摩擦板126和前罩36之间的摩擦面进行扭矩传递。换言之,锁止离合器120经由一个摩擦面将前罩36和锁止离合器活塞124相互连结。
上述卡合侧油室128由锁止离合器活塞124、前罩36以及涡轮叶片44等包围形成。此外,上述释放侧油室130由锁止离合器活塞124、前罩36以及离合器鼓106等包围形成。锁止离合器120是具有将作为输入侧旋转部件的前罩36的发动机侧壁部即靠发动机14侧的侧壁部36a作为形成释放侧油室130的部件的一部分加以使用的液压致动器的单板离合器,配置于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的外周侧。
上述第二减振器12 2是夹设在作为变矩器18的输入侧旋转部件的前罩36和作为输出侧旋转部件的涡轮42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且夹设在电动机MG和自动变速器20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减振器。并且,第二减振器122以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第一减振器102重叠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减振器102的外周侧。
上述释放侧油室130兼具作为锁止离合器120的液压致动器的液压室的功能以及作为使工作油(流体)在变矩器18与朝该变矩器18内供给工作油的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中的、当锁止离合器120释放时供工作油流通的释放侧流路132的一部分的功能。
上述释放侧流路132由分别形成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与定叶轴62以及与内圈64a之间,且与输出以油泵24所产生的液压作为原压力而进行调压后的工作油的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连通的圆筒状间隙132a ;形成于内圈64a的侧壁部和涡轮42的凸缘部42b之间,且与上述圆环状间隙132a连通的圆环状间隙132b ;沿与第一轴心Cl平行的方向贯通涡轮42的凸缘部42b、且与上述圆环状间隙132b连通的贯通孔132c ;在该贯通孔132c的第一减振器102侧形成于该第一减振器102、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与锁止离合器活塞124之间的圆环状间隙132d;释放侧油室130 ;以及卡合侧油室128等构成。依次通过上述圆筒状间隙132a、圆环状间隙132b、贯通孔132c以及圆环状间隙132d朝释放侧油室130供给工作油。即,锁止离合器120具有释放侧油室130,当要使该锁止离合器120释放时,朝该释放侧油室130供给工作油,从而使该释放侧油室130的内压升高,并且该释放侧油室130由释放侧流路132的一部分构成。释放侧流路132的圆筒状间隙132a通过形成于定叶轴62的未图示的油路与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连通。另外,释放侧流路132具有作为通过锁止离合器120的释放而使大量的工作油在变矩器18与朝该变矩器18内供给工作油的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中的、当进行该循环时使流体从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朝趋向变矩器18内的一侧流通的循环往路的功能。在上述圆筒状间隙132a中的输入轴48和定叶轴62之间设置有作为轴承部件或者金属轴承发挥功能的套筒66。图4是示出沿图3的IV — IV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截面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与套筒66的外周面对置的定叶轴62的第一圆筒状内周面138,在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第一轴向槽140。此外,在与套筒66的内周面对置的输入轴48的第一圆筒状外周面142,在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第二轴向槽144。上述第一轴向槽140以及第二轴向槽144作为构成上述释放侧流路132的一部分的流路发挥功能。并 且,虽然因设置套筒66而释放侧流路132的流通截面积变小,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轴向槽140以及第二轴向槽144,能够抑制释放侧流路132的流通截面积变小。图5是示出沿图3的V —V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截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涡轮42的凸台部42a的外周面中的、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与该凸台部42a的和输入轴48之间的花键嵌合部分对应的第二圆筒状外周面146,在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第三轴向槽148。此外,在定叶轴62的内周面中的、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与该定叶轴62的和上述内圈64a之间的花键嵌合部分(参照图3)对应的第二圆筒状内周面150,在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第四轴向槽152。上述第三轴向槽148以及第四轴向槽152作为构成上述释放侧流路132的一部分的流路发挥功能。并且,因涡轮42的与输入轴48之间的花键嵌合部分和定叶轴62的与内圈64a之间的花键嵌合部分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叠,由此释放侧流路132的流通截面积变小,但通过设置上述第三轴向槽148以及第四轴向槽152能够抑制释放侧流路132的流通截面积变小。如图3所示,对于释放侧流路132中的、形成于定叶46和涡轮叶片44之间的间隙,在位于上述的定叶46以及涡轮叶片44的内周侧、且相比贯通孔132c靠径向外周侧的圆环状间隙132b的外周侧,由密封部件136液密地密封。该密封部件136设置于从内圈64a的侧壁部朝涡轮42的凸缘部42b侧突出设置的圆环状突起、与在该圆环状突起的内周侧从凸缘部42b朝内圈64a的侧壁部侧突出设置的圆环状突起之间。锁止离合器120由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进行卡合释放控制。在上述卡合释放控制中,通过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内的线性电磁阀等的调压使锁止离合器120的可传递动力的扭矩容量即锁止离合器120的卡合力例如连续地变化。在锁止离合器120的卡合状态下,使作为变矩器18的输入侧旋转部件的前罩36与作为输出侧旋转部件的涡轮42直接连结。即,在锁止离合器120的卡合状态下,来自发动机14的动力依次经由前罩36、第二减振器122、涡轮叶片44以及涡轮42输入至自动变速器18。另一方面,在锁止离合器120的释放状态下,传递至变矩器18的前罩36的动力经由流体传递至涡轮42。
另外,在变矩器18设置有当锁止离合器120卡合时供工作油流通的卡合侧流路156的一部分。上述卡合侧流路156由圆环状间隙156a以及圆筒状间隙156b等构成,其中,上述圆环状间隙156a形成于后罩38和定叶46之间,上述圆筒状间隙156b形成于管状泵驱动轴58与单向离合器64的内圈64a、定叶轴62之间,且与上述圆环状间隙156a以及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分别连通。卡合侧流路156的圆筒状间隙156b通过形成于定叶轴62的未图示的油路与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连通。另外,卡合侧流路156具有作为通过锁止离合器120的释放使大量的工作油在变矩器18内与朝该变矩器18内供给工作油的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中的、当进行该循环时使流体从变矩器18内朝趋向上述液压控制回路114的一侧流通的循环归路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在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流体传动装置)18,该变矩器18具有:设置有多个泵叶片40的后罩(输入侧旋转部件)38 ;设置有接受来自该泵叶片40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44的涡轮轴(输出侧旋转部件)42 ;以及设置有配设在泵叶片40和涡轮叶片44之间的定叶叶片45的定叶46,其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具备驱动桥壳(壳体)22,该驱动桥壳22具有由设置于变矩器18的与发动机14相 反侧的间隔壁68分隔开的、收纳变矩器18的第一室Rl以及形成于该间隔壁68的与变矩器18相反侧的第二室R2,上述第一室Rl和第二室R2借助油封70相互液密地被隔离,该油封70液密地密封形成于间隔壁68的贯通孔69的内周面与管状泵驱动轴58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后罩38的靠间隔壁68侧的侧壁部与定叶46之间配设有第一推力轴承94,该第一推力轴承94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与油封70重叠。这样一来,和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上述第一推力轴承94不与油封70重叠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该第一推力轴承94、与该第一推力轴承94邻接配设的部件例如单向离合器64靠近间隔壁68侧配置,因此,能够缩短收纳上述第一推力轴承94以及单向离合器64的变矩器18的外罩整体与间隔壁68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缩短动力传递装置12的轴向全长。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后罩(输入侧旋转部件)38具有环状突出部38a,该环状突出部38a通过后罩38的靠间隔壁68侧的侧壁部中的、与第一推力轴承94对应的径向位置的一部分遍及整周朝间隔壁68侧突出而形成,第一推力轴承94配置于该环状突出部38a内。这样一来,能够将上述第一推力轴承94、与该第一推力轴承94邻接配设的部件例如单向离合器64靠近间隔壁68侧配置。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变矩器18具备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0,该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选择性地连结发动机14的曲轴99和该变矩器18的前罩(输入侧旋转部件)36。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推力轴承94、单向离合器64靠近间隔壁68侧配置,由此,能够将上述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紧凑地配置在变矩器的外罩内的空出的空间。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具备电动机MG,该电动机MG配置在与上述第一轴心Cl平行的第二轴心C2上,且分别经由管状泵驱动轴(圆筒状旋转轴)58以及与该管状泵驱动轴58连结的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与后罩(输入侧旋转部件)38连结,间隔壁68具有支承部68b,该支承部68b通过间隔壁68的径向位置的一部分遍及整周朝第二室R2侧突出而形成,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经由第二轴承90由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支承为能够旋转,环状突出部38a位于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的内周侧。这样一来,例如,通过在借助发动机14使车辆行驶时利用上述电动机MG对该发动机14的输出进行辅助、或者使发动机14停止而利用上述电动机MG驱动车辆等,能够提高车辆的燃料利用率。此外,即便在为了将电动机MG与变矩器18的后罩38连结而分别设置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以及用于将该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8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间隔壁68的支承部68b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上述第一推力轴承94、单向离合器64靠近间隔壁68侧配置。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具备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20,该自动变速器20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相对于变矩器18配置在与发动机14相反侧,且将来自该变矩器18的动力朝驱动轮16传递,变矩器18的涡轮42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在相对于泵叶片40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与该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连结,定叶46经由单向离合器64与定叶轴62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单向离合器64的内圈64a的与定叶轴62连结的连结部分以及涡轮42的凸台部42a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或者全部分别与第一推力轴承94以及油封70重叠。这样一来,涡轮42的凸台部42a的与输入轴48连结的连结部分以及单向离合器64的内圈64a的与定叶轴62连结的连结部分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设置在变矩器18的外罩夕卜。因此,与上述各连结部分设置于上述外罩内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短该外罩的在第一轴心Cl方向上的长度,因此能够缩短动力传递装置12的轴向全长。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加以实施而得到。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变矩器18具备配置在与该变矩器18的第一轴心Cl平行的第二轴心C2上的电动机MG,但并不是一定要具备上述电动机MG。此外,即便在变矩器18具备上述电动机MG的情况下,也并不是一定要将上述电动机MG配置在与第一轴心Cl平行的第二轴心C2上。也可以将电动机MG配置在第一轴心Cl上。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变矩器18具备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以及锁止离合器120,但并不是一定要具备上述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O以及锁止离合器120。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在变矩器18的后段具备自动变速器20,但并不是一定要具备上述自动变速器20,只要具备具有与变矩器18的涡轮42连结的输入轴、且将输入至该输入轴的动力朝后段传递的传动机构即可。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电动机MG经由卷挂于第一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2以及第二电动机连结用齿轮86的环状的传动链88与作为变矩器18的输入侧旋转部件的后罩38能动地连结,但也可以不经由上述传动链88而经由例如齿轮对等与后罩38能动地连结。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48在定叶轴62的内周侧由该定叶轴62经由套筒66支承为能够旋转,但并不限定于上述套筒66,例如也可以由针状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其他的轴承部件支承。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定叶轴62 —体地设置于泵罩50,从而在常态下不旋转,但并不是一定要在常态下不旋转。例如,定叶轴62可以构成为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结且通过该电动机而旋转从而能够使变矩器18的 容量系数变化,或者,也可以构成为经由制动器与泵罩50连结,通过利用该制动器选择性地切换成旋转状态和非旋转状态而能够使变矩器18的容量系数变化。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8与发动机14 一起横置于FF (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型的车辆6的前方,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FR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型车辆或者RR (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型车辆等其他驱动型式的车辆中纵置或者横置。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个实施方式,虽未--例示其他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能够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进行各种变更、改进而得的方式加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2: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4:发动机;16:驱动轮;18:变矩器;20: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22:驱动桥壳(壳体);38:后罩(输入侧旋转部件);38a:环状突出部;40:泵叶片;42:涡轮(输出侧旋转部件);44:涡轮叶片;45:定叶叶片;46:定叶;48:输入轴;58:管状泵驱动轴(圆筒状旋转轴);62:定叶轴;64:单向离合器;64a:内圈;68:间隔壁;68b:支承部;70:油封;84: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90:第二轴承(轴承);96:第二推力轴承(推力轴承);99:曲轴;K0: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MG:电动机;R1:第一室;R2:第二室;C1:第一轴心(变矩器的轴心);C2:第二轴心(`第二轴心)。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所述变矩器具有:设置有多个泵叶片的输入侧旋转部件;设置有接受来自所述泵叶片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的输出侧旋转部件;以及设置有配设在所述泵叶片和所述涡轮叶片之间的定叶叶片的定叶, 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设置于所述变矩器的与所述发动机相反侧的间隔壁分隔开的、收纳所述变矩器的第一室以及形成于所述间隔壁的与所述变矩器相反侧的第二室, 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借助油封相互液密地被隔离,所述油封液密地密封所述间隔壁的内周面与从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朝所述第二室侧突出设置的圆筒状旋转轴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在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的靠所述间隔壁侧的侧壁部与所述定叶之间配设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设置成从与所述变矩器的轴心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油封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具有环状突出部,所述环状突出部通过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的靠所述间隔壁侧的侧壁部中的、与所述推力轴承对应的径向位置的一部分遍及整周朝所述间隔壁侧突出而形成, 所述推力轴承配置于所述环状突出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矩器具备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所述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选择性地连结所述发动机的曲轴和所述变矩器的输入侧旋转部件,所述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处于在所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所述发动机侧被收纳于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内、且从与所述轴心平行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油封以及所述推力轴承重叠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配置在与所述轴心平行的第二轴心上,且分别经由所述圆筒状旋转轴以及连结于所述圆筒状旋转轴的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与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连结, 所述间隔壁具有支承 部,所述支承部通过所述间隔壁的径向位置的一部分遍及整周朝所述第二室侧突出而形成, 所述电动机连结用旋转部件经由轴承由所述间隔壁的支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环状突出部位于所述间隔壁的支承部的内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轴心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变矩器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相反侧,且将来自所述变矩器的动力朝所述驱动轮传递, 所述输出侧旋转部件在所述轴心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泵叶片靠所述传动机构侧的位置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轴连结, 所述定叶经由单向离合器与定叶轴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圈的与所述定叶轴连结的连结部分以及所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与所述输入轴连结的连结部分设置成从与所述轴心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部分或者全部分别与所述推力轴承以及所 述油封重叠。
全文摘要
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具备流体传动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缩短轴向全长。具备驱动桥壳(22),其具有由设于变矩器(18)的发动机(14)相反侧的间隔壁(68)分隔的收纳变矩器(18)的第一室(R1)及形成于该间隔壁(68)的变矩器(18)相反侧的第二室(R2),上述第一室(R1)和第二室(R2)由液密地密封形成于间隔壁(68)的贯通孔(69)的内周面与管状泵驱动轴(58)的外周面间的间隙的油封(70)相互液密地隔离,在后罩(38)的靠间隔壁(68)侧的侧壁部与定叶(46)间配设第一推力轴承(94),该第一推力轴承(94)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1)正交的方向观察一部分与油封(70)重叠。
文档编号B60K6/48GK103228954SQ20108007034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出盐幸彦, 宫崎光史, 神谷敏彦, 江藤真吾, 浅冈博则, 加藤康之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