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393722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三厢式轿车的整车通风系统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通风系统通道包括前风档下装饰板进风格栅、空调新风进口、吹面 \吹脚\除霜出风口、后衣帽架通风格栅及车尾部后通风框。上述传统通风系统,在汽车空调外循环模式下,整车气流从进风格栅依次流经上述通风系统的各构件,最后流至车尾部后通风框,以达到整车换气的目的;而在内循环模式下,整车气流只在乘员车室内部流动,空调新风进口之前、后衣帽架通风格栅之后的空间几乎没有气流量。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内循环模式下,后备厢内空气会通过后衣帽架通风格栅与车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会损失一部分的空调制冷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风孔盖板、传动轴和电机,所述通风孔盖板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通风孔盖板旋转,使所述通风孔盖板覆盖或离开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盖板紧贴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边缘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汽车内外循环风门的电机同步工作。具体地,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衣帽架通风孔周围。具体地,所述通风孔盖板形状与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相同或相似。具体地,所述通风孔盖板采用塑料制成。所述通风孔盖板位于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下方。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汽车空调处于内循环模式时,电机启动,带动通风孔盖板旋转,使所述通风孔盖板遮住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关闭;当汽车空调处于外循环模式时,所述电机启动,带动所述通风孔盖板旋转,使所述通风孔盖板离开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打开。当汽车空调关闭时,所述电机关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后衣帽架通风孔处设置可以开合的通风孔盖板,使后衣帽架通风孔在内循环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隔绝了车内空气与后备厢内空气的热交换,避免了空调制冷量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衣帽架通风孔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后衣帽架通风孔,2、后衣帽架,3、通风孔盖板,4、传动轴,5、电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参见图1,所述改良装置是针对后衣帽架2上的后衣帽架通风孔1设置的。参加图2,所述装置包括通风孔盖板3、传动轴4和电机5,通风孔盖板3能遮盖住后衣帽架通风孔1,通风孔盖板3的一端中部通过传动轴4与电机5连接成一个整体,电机5能够带动通风孔盖板3旋转,使通风孔盖板3覆盖或离开后衣帽架通风孔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通过在后衣帽架通风孔处设置可以开合的通风孔盖板,可以使后衣帽架通风孔在内循环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隔绝了车内空气与后备厢内空气的热交换,避免了空调制冷量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为了避免通风孔盖板3与后衣帽架通风孔1边缘之间的缝隙处产生热交换,通风孔盖板3紧贴后衣帽架通风孔1边缘设置。在内循环模式下,空调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通过内外循环风门将进风格栅与外界隔离,空调新风进口之前的车内空气与外界环境空气隔离开;外循环模式下,内外循环风门打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机5与汽车内外循环风门的电机同步工作,通过电机5与内外循环风门同步工作可以自动实现内循环模式时通风孔盖板3关闭遮住后衣帽架通风孔1,外循环模式时,通风孔盖板3打开,后衣帽架通风孔1与车尾部后通风框接通。为了方便电机5的安装,同时减少传动轴4的使用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机5固定在所述后衣帽架上,并位于后衣帽架通风孔1的周围。本发明实施例中,通风孔盖板3形状与后衣帽架通风孔1相同或相似,通风孔盖板 3略大于后衣帽架通风孔1。通过将通风孔盖板设计成结构与后衣帽架通风孔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并且大小略大于后衣帽架通风孔,既可以保证通风孔盖板能完全遮盖住后衣帽架通风孔,又节省了通风孔盖板的使用材料,节约了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风孔盖板3采用塑料制成。塑料与其他材质相比具有材质轻便、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采用塑料作为通风孔盖板制作材料,制作成本低并且有利于减轻车身整体重量。通风孔盖板3位于后衣帽架通风孔1下方。通过将盖板设在后衣帽架通风孔的下方,既美观又节省了车内可利用空间,同时避免了电机等部件外露对乘车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实施例1提供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所述方法如下当车内温度过高时,需要开空调制冷,一般为内循环模式当汽车空调处于内循环模式时,电机5启动,带动通风孔盖板3旋转,使通风孔盖板3遮住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1,后衣帽架通风孔1关闭;当车内人员需要与外界环境空气进行交换时,通过按外循环按钮选择外循环模式当汽车空调处于外循环模式时,电机5启动,带动通风孔盖板3旋转,使通风孔盖板3离开后衣帽架通风孔1,后衣帽架通风孔1打开。当汽车空调关闭时,电机5关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内循环模式下关闭通风孔盖板,使后衣帽架通风孔处于关闭状态,隔绝了车内空气与后备厢内空气的热交换,避免了空调制冷量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风孔盖板、传动轴和电机,所述通风孔盖板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通风孔盖板旋转, 使所述通风孔盖板覆盖或离开后衣帽架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盖板紧贴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边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汽车内外循环风门的电机同步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衣帽架通风孔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盖板形状与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相同或相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盖板采用塑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盖板位于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汽车空调处于内循环模式时,电机启动,带动通风孔盖板旋转,使所述通风孔盖板遮住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关闭;当汽车空调处于外循环模式时,所述电机启动,带动所述通风孔盖板旋转,使所述通风孔盖板离开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所述后衣帽架通风孔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汽车空调关闭时,所述电机关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通风系统的改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通风系统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通风孔盖板、传动轴和电机,所述通风孔盖板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通风孔盖板旋转,使所述通风孔盖板覆盖或离开后衣帽架通风孔。本发明通过在后衣帽架通风孔处设置可以开合的通风孔盖板,使后衣帽架通风孔在内循环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隔绝了车内空气与后备厢内空气的热交换,避免了空调制冷量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文档编号B60H1/24GK102358139SQ20111022297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孟庆彬, 王宜圣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