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897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机盖所用的锁具,一般采用机械式机盖锁,主要由锁体、开锁拉板、锁板、锁板拉簧、开锁拉板拉簧、开锁线等组成,装设在汽车发动机盖内的车体上,与机盖上的锁鼻配合将机盖锁住,由驾驶室内的机盖开启拉手操纵。拉动机盖开启拉手,通过开锁线拉动机盖锁上的开锁拉板,克服开锁拉板拉簧的拉力,使开锁拉板上部凸出的“鸟嘴” 部分脱开锁板,锁板在锁板拉簧的拉动下绕定位铆钉转动,顶开机盖上的锁鼻,发动机盖即打开。这种结构的机盖锁虽然能在正常情况下锁住发动机盖,但是,在汽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机盖受到风阻较大,机盖锁容易失效,一旦机盖锁失效,机盖很容易被打开,机盖在打开的瞬间撞击前风挡玻璃,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该装置能保证的机盖锁在失效的情况下,发动机机盖依旧不会被打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包括电磁锁上体和电磁锁下体,所述的电磁锁上体固定在发动机机盖上,所述的电磁锁下体固定在与上述电磁锁上体相对应处的车身上,电磁锁下体具有一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与能够控制其产生磁性的控制电路相连接。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使电磁锁下体的电磁铁产生磁性,在磁性力的作用下,电磁锁下体与电磁锁上体紧紧的吸附在一起;而电磁锁上体是固定在发动机机盖上的,电磁锁下体是固定在车身上的,因此,发动机机盖就被固定在车身上了,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因机盖锁失效而导致发动机机盖突然打开的问题,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在上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中,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点火开关和汽车蓄电池,所述电磁铁的线圈、点火开关和汽车蓄电池串联成回路。当点火开关开启时, 汽车蓄电池给电磁铁的线圈提供电能,使其产生磁性。当点火开关未开启时,电磁铁的线圈无法得到电能,此时,电磁铁是没有磁性的。在上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中,所述的汽车内设有整车控制单元和与整车控制单元连接的仪表盘7,所述的电磁锁下体上设有感应电流的霍尔传感器,所述的霍尔传感器与整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的整车控制单元能够接收霍尔传感器输送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仪表盘7显示或者控制报警器报警。当点火开关开启后,霍尔传感器却感应到电磁锁下体上没有电流,此时,霍尔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整车控制单元,整车控制单元再将送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仪表盘7显示,或者报警器报警,这样驾驶员就能得知,从而进行检修。在上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中,所述的电磁锁下体还包括一连接支架,上述电磁铁的铁芯通过该连接支架固定在汽车的车身上。具体的连接支架一端焊接在汽车的车身上,另一端焊接在电磁铁的铁芯上。在上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中,所述的电磁锁上体包括具有滑槽的上片、活动吸块和弹簧,所述的上片固定在发动机机盖上,所述的活动吸块一端设置在上片的滑槽内,另一端穿出上片的滑槽与电磁锁下体相对应,所述的弹簧设置在上片的滑槽内,弹簧的一端作用在上片上,另一端作用在活动吸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使电磁锁下体的电磁铁产生磁性,在磁性力的作用下,电磁锁下体与电磁锁上体紧紧的吸附在一起,从而保证发动机机盖固定在车身上,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因机盖锁失效而导致发动机机盖突然打开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2、通过霍尔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整车控制单元,整车控制单元再将送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仪表盘显示,或者报警器报警,这样驾驶员就能得知电磁锁是否有效,从而能及时对电磁锁进行检修,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磁锁上体;11、上片;12、活动吸块;13、弹簧;2、电磁锁下体;21、电磁铁;22、连接支架;3、霍尔传感器;4、点火开关;5、汽车蓄电池;6、整车控制单元;7、仪表盘;8、发动机机盖;9、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包括电磁锁上体1和电磁锁下体2,电磁锁上体1固定在发动机机盖8上,电磁锁下体2固定在与上述电磁锁上体1相对应处的车身9上。具体而言,电磁锁上体1包括具有滑槽的上片11、活动吸块12和弹簧13,所述的上片11固定在发动机机盖8上,活动吸块12 —端设置在上片11的滑槽内,另一端穿出上片11的滑槽与电磁锁下体2相对应,所述的弹簧13设置在上片11的滑槽内,弹簧13的一端作用在上片11上,另一端作用在活动吸块12上。电磁锁下体2包括电磁铁21和一连接支架22,所述的电磁铁21与能够控制其产生磁性的控制电路相连接。具体的,电磁铁21是由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的,控制电路连接在线圈上,连接支架22 —端焊接在汽车的车身9上,另一端焊接在电磁铁21的铁芯上。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括点火开关4和汽车蓄电池5,所述电磁铁21的线圈、 点火开关4和汽车蓄电池5串联成回路。当点火开关4开启时,汽车蓄电池5给电磁铁21 的线圈提供电能,使其产生磁性。当点火开关4未开启时,电磁铁21的线圈无法得到电能, 此时,电磁铁21是没有磁性的。在汽车内设有整车控制单元6和与整车控制单元6连接的仪表盘7,电磁锁下体2上设有感应电流的霍尔传感器3,霍尔传感器3与整车控制单元6 连接,整车控制单元6能够接收霍尔传感器3输送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仪表盘7显示或者控制报警器报警。当点火开关4开启后,霍尔传感器3却感应到电磁锁下体2上没有电流,此时,霍尔传感器3将信号传递给整车控制单元6,整车控制单元 6再将送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仪表盘7显示,或者报警器报警,这样驾驶员就能得知,从而进行检修。本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当点火开关4开启时,汽车蓄电池5给电磁铁21的线圈提供电能,使其产生磁性,此时电磁锁下体2是具有磁性的,在磁性力的作用下,电磁锁下体2与电磁锁上体1紧紧的吸附在一起;而电磁锁上体 1是固定在发动机机盖8上的,电磁锁下体2是固定在车身9上的,因此,发动机机盖8就被固定在车身9上了,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因机盖锁失效而导致发动机机盖8突然打开的问题, 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当点火开关4未开启时,电磁铁21的线圈无法得到电能,电磁铁21 没有磁性,同样,电磁锁下体2也是没有磁性的,此时整个电磁锁失效,活动吸块12在弹簧 13力下自动弹开,发动机机盖8便可轻易打开。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电磁锁上体;11、上片;12、活动吸块;13、弹簧;2、电磁锁下体;21、电磁铁;22、连接支架;3、霍尔传感器;4、点火开关;5、汽车蓄电池;6、整车控制单元;7、仪表盘;8、发动机机盖;9、车身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锁上体(1)和电磁锁下体O),所述的电磁锁上体⑴固定在发动机机盖⑶上,所述的电磁锁下体(2)固定在与上述电磁锁上体⑴相对应处的车身(9)上,电磁锁下体(2)具有一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与能够控制其产生磁性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点火开关⑷和汽车蓄电池(5),所述电磁铁的线圈、点火开关⑷和汽车蓄电池(5)串联成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内设有整车控制单元(6)和与整车控制单元(6)连接的仪表盘(7),所述的电磁锁下体 (2)上设有感应电流的霍尔传感器(3),所述的霍尔传感器C3)与整车控制单元(6)连接, 所述的整车控制单元(6)能够接收霍尔传感器( 输送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仪表盘(7)显示或者控制报警器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锁下体( 还包括一连接支架(22),上述电磁铁的铁芯通过该连接支架02)固定在汽车的车身(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锁上体(1)包括具有滑槽的上片(11)、活动吸块(12)和弹簧(13),所述的上片(11)固定在发动机机盖(8)上,所述的活动吸块(1 一端设置在上片(11)的滑槽内,另一端穿出上片(11)的滑槽与电磁锁下体相对应,所述的弹簧(13)设置在上片(11)的滑槽内, 弹簧(13)的一端作用在上片(11)上,另一端作用在活动吸块(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发动机机盖在使用过程中会异常打开的技术问题。本防止汽车发动机机盖异常打开装置,包括电磁锁上体和电磁锁下体,所述的电磁锁上体固定在发动机机盖上,所述的电磁锁下体固定在与上述电磁锁上体相对应处的车身上,电磁锁下体具有一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与能够控制其产生磁性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Q9/00GK202220498SQ20112027044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彭鸿, 朱贞英, 李永生, 赵福全, 门永新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