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支腿及包含该折叠式支腿的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962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支腿及包含该折叠式支腿的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式支腿及包含该折叠式支腿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产品在工作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支腿进行辅助支撑,获得更稳定的支撑结构,以便实现较大范围的动作,保证工程机械产品的安全使用。因此,支腿结构对工程机械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较大的影响,成为工程机械中影响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的工程机械产品,其支腿结构多为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的工程机械产品,支撑结构水平方向的调整是由垂直油缸来实现的,调节方式单一,可 实现的整体调节范围受到的限制较大,而且对工作场地和空间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差,调整方式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折叠式支腿及包含该折叠式支腿的工程车辆,调节方式灵活,适应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部和支撑回转部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多个与回转部铰接的支腿,各支腿包括多个相互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折叠段,各折叠段上连接有控制折叠段的伸缩机构。进一步地,回转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平行于回转部的回转轴,第一转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回转部上,支腿通过垂直于回转轴的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上。进一步地,支撑座包括套筒和固定设置在套筒上的两个耳板,两个耳板平行设置,两个耳板上对应设置有转轴安装孔,第二转轴设置在转轴安装孔内。进一步地,回转部与套筒的其中一个耳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支撑座绕第一转轴转动。进一步地,两个耳板上还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平行于第二转轴设置,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三转轴上,第一伸缩机构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支腿上。进一步地,两个耳板之间还设置有两个辅助耳板,第一伸缩机构卡设在两个辅助耳板之间。 进一步地,折叠段包括第一折叠段和第二折叠段,第一折叠段与回转部连接,第二折叠段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叠段之间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折叠段与第二折叠段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机构。[0012]进一步地,第二折叠段的第二端设置有支脚板,支脚板包括与第二折叠段铰接的连接部和与支撑面接触的水平支撑板。进一步地,连接部与水平支撑板之间通过圆弧部过渡连接。进一步地,各支腿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控制支腿动作的控制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折叠式支腿,该折叠式支腿为上述任一种折叠式支腿。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折叠式支腿包括回转部和支撑回转部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多个与回转部铰接的支腿,各支腿包括多个相互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折叠段,各折叠段上连接有控制折叠段的伸缩机构。该折叠式支腿能够在有限范围内实现更大程度的调整,且调整方式灵活,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各种工作场地的使用要求,支撑稳定可靠。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支撑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支撑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收缩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收缩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的回转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的第一折叠段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的第二折叠段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式支腿的支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I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折叠式支腿包括回转部10和支撑回转部10的支撑部20,回转部10与支撑部20之间固定连接。回转部10包括回转座,回转座为筒状,其上包括有四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四组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沿回转座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相互平行。第一安装板11设置在回转座的顶部,且沿回转座的径向方向侧向延伸。第二安装板12设置在回转座的底部,且沿回转座的径向方向侧向延伸。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上对应设置有销轴安装孔。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三安装板14,第三安装板14平行于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且第三安装板14上具有与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上的销轴安装孔对应的销轴安装孔。回转座的筒体外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油缸连接座,油缸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孔,用于与伸缩油缸的油缸座或者活塞杆铰接。支撑部20包括多个与回转部10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支腿21,各支腿21包括多个相互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折叠段,各折叠段上连接有控制折叠段的动作的伸缩机构。 支腿21与回转座之间通过支撑座22连接,支撑座22包括套筒222和固定设置在套筒222上的两个耳板223。套筒222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之间,套筒222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板11的下底面抵接,套筒222的下端与第二安装板12的上底面抵接。套筒222的中部对应第三安装板14包括有卡槽,卡槽的厚度与第三安装板14的厚度相匹配,使套筒222可以卡设在第三安装板14上。套筒222内设置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的销轴安装孔内,将套筒22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1与第二安装板12之间,从而将支撑座连接在回转座上。第一转轴13平行于回转部10的回转座的回转轴,使套筒222可绕第一转轴13转动,从而使支腿21可跟随套筒222实现绕第一转轴13的转动,实现支腿21的水平范围内的调节。两个耳板223相互平行,固定设置在套筒222上,该固定方式例如为焊接。两个耳板223上对应设置有转轴安装孔,其内设置有第二转轴221。第二转轴221垂直于第一转轴13水平设置,支腿21通过第二转轴221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22上,实现与回转座之间的连接。与回转座上的油缸连接座位于同一侧的耳板223的外侧,也设置有侧向油缸连接座226,在回转座与耳板223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支撑座22绕第一转轴13转动,带动支腿21绕第一转轴13转动。第一驱动机构23为第一伸缩油缸,第一伸缩油缸的油缸座铰接在回转座的油缸连接座上,第一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耳板223的侧向油缸连接座226上。第一驱动机构23也可以为驱动电机等可以驱动支撑座22转动的机构。在两个耳板223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组销轴安装孔,其内设置有第三转轴224。第三转轴224平行于第二转轴221设置,且位于第二转轴221上方。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24和第二伸缩机构25,第一伸缩机构24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三转轴224上,第一伸缩机构24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支腿21上,用于控制支腿21的转动动作。在耳板223之间还可以设一组辅助耳板225,辅助耳板225对应于第三转轴224设置,辅助耳板225上对应于耳板223上的第二组销轴安装孔的位置也设置有销轴安装孔,第三转轴224穿设过耳板223和辅助耳板225上的销轴安装孔设置在支撑座22上。辅助耳板225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平板,第一伸缩机构24卡设在两个辅助耳板225之间,防止了第一伸缩机构24在第三销轴上的滑动,保证第一伸缩机构24的伸缩动作更加稳定可靠。第一伸缩机构24这里可以为第二伸缩油缸。在其他的实施例当中,也可以采用将安装第二转轴221和安装第三转轴224的耳板223分开设置的方案,使套筒222上的耳板223分为上下两组,而不是连接为一体。支腿21包括第一折叠段211和第二折叠段212,第一折叠段21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21铰接在支撑座22上,第一折叠段211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段212的第一端之间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折叠段21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设置有连接销轴,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端铰接在连接销轴上。通过控制第二伸缩油缸的伸缩动作,可以控制第一折叠段211的伸展和收缩,从而控制第一折叠段211的位置。第二伸缩油缸也可以设置在支撑座22的耳板223的下部和第一折叠段211的底部位置,实现对第一折叠段211的动作控制。第一折叠段211的侧壁还可以设置为空心,以在不影响第一折叠段211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轻第一折叠段211的重量,同时可以节省材料。第二伸缩机构25设置在第二折叠段212与第一折叠段211之间,用于控制第二折叠段212相对于第一折叠段211之间的角度,从而控制第二折叠段212的动作。第二伸缩机构25这里可以为第三伸缩油缸,第三伸缩油缸与第二伸缩油缸配合,控制支腿21的伸缩动作,实现对支腿21的纵向支撑结构的调整。由于可以通过第二伸缩油缸和第三伸缩油缸逐步调整第一折叠段211和第二折叠段212的伸出角度和位置,因此,支腿21对地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够满足多种地面情况的适用需要。同时第二伸缩油缸和第三伸缩油缸可以逐步调整第一折叠段211和第二折叠段212的支撑结构,因此能够使支腿21获得最佳的在第二折叠段212的第二端也即支撑端设置有支脚板26,支脚板26包括与第二折叠段212铰接的连接部261和与支撑面接触的水平支撑板262,连接部26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支脚板26通过连接板和设置在连接板内的销轴与第二折叠段212之间铰接。水平支撑板262为平面结构,该部分与支撑面接触,用于形成支撑底面。连接部261和水平支撑板262之间通过圆弧部263过渡连接,支腿21在展开的过程中,水平支撑板262的水平底面能够通过圆弧部263实现平稳的过渡,从而逐渐与支撑面接触,实现全面的支撑。支脚板26的底面为平面,且与第二折叠段212之间为可转动的连接关系,当处于支撑状态时,能够始终保持支脚板26的平面底面与支撑面接触,保证支腿21的支撑平稳。为了使支腿21的调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且使支腿21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本实施例当中,各支腿21均具有单独的控制装置,以分别独立控制各支腿21的动作。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分别控制各支腿21作出不同的伸缩动作,使其在满足地面条件的情况下,具有更加良好的支撑结构。这里支腿21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者五个以上,多个支腿21均是沿回转部10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的,以保证支腿21的受力平衡,支撑稳定。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车辆包括折叠式支腿,该折叠式支腿为上述任一种折叠式支腿。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折叠式支腿包括回转部和支撑回转部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多个与回转部铰接的支腿,各支腿包括多个相互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折叠段,各折叠段上连接有控制折叠段的伸缩机构。该折叠式支腿能够在有限范围内实现更大程度的调整,且调整方式灵活,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各种工作场地的使用要求,支撑稳定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部(10)和支撑所述回转部(10)的支撑部(20),所述支撑部(20)包括多个与所述回转部(10)铰接的支腿(21),各所述支腿(21)包括多个相互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折叠段,各所述折叠段上连接有控制所述折叠段的伸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部(1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 ),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 )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平行于所述回转部(10)的回转轴,所述第一转轴(1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3)连接在所述回转部(10)上,所述支腿(21)通过垂直于所述回转轴的第二转轴(22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座(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2)包括套筒(22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222)上的两个耳板(223),两个所述耳板(223)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耳板(223)上对应设置有转轴安装孔,所述第二转轴(221)设置在所述转轴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部(10)与所述套筒(222)的其中一个耳板(223)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2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驱动所述支撑座(22)绕所述第一转轴(1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耳板(223)上还设置有第三转轴(224),所述第三转轴(224)平行于所述第二转轴(221)设置,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24),所述第一伸缩机构(24)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224)上,所述第一伸缩机构(24)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腿(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耳板(223)之间还设置有两个辅助耳板(225),所述第一伸缩机构(24)卡设在两个所述辅助耳板(2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段包括第一折叠段(211)和第二折叠段(212),所述第一折叠段(211)与所述回转部(10)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段(2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段(211)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段(211)与所述第二折叠段(212)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机构(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段(212)的第二端设置有支脚板(26),所述支脚板(26)包括与所述第二折叠段(212)铰接的连接部(261)和与支撑面接触的水平支撑板(262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61)与所述水平支撑板(262)之间通过圆弧部(263)过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腿(21)分别设置有独立地控制所述支腿(21)动作的控制装置。
11.一种工程车辆,包括折叠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支腿为权利要求I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支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支腿及包含该折叠式支腿的工程车辆。该折叠式支腿包括回转部(10)和支撑回转部(10)的支撑部(20),支撑部(20)包括多个与回转部(10)铰接的支腿(21),各支腿(21)包括多个相互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折叠段,各折叠段上连接有控制折叠段的伸缩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支腿,调节方式灵活,适应性强。
文档编号B60S9/04GK202574161SQ2012202209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冠勇, 刘海胧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