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保护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60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轮胎保护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汽车轮胎的装置,具体是一种轮胎保护层。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轮胎主要由橡胶制成,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锐利物体将其扎破,但是在恶劣的行驶环境中仍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物体的损害,基于此,目前产生了许多防止轮胎磨损或者扎破的辅助保护件,但这些多是从保护轮胎行驶面考虑的,而其实上轮胎的侧面相对于轮胎行驶面偏薄弱些,但对于轮胎侧面保护的辅助件比较少见。而且,基于专利201020676363. 4公开了一种车用节油装置,其中靠由动力驱动的转子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相互带动转动,最终达到节油的目的,但其存在的问题是转子与轮胎之间长时间的摩擦会损害轮胎,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轮胎侧面进行保护的轮胎保护层。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胎保护层,其主体为由弹性耐磨材料制成的环形面结构,环形面的内圈套在轮毂上,环形面靠近内圈的部分卡在轮毂边部和轮胎侧面之间,环形面的其余部分贴在轮胎的外侧。所述的卡在轮毂边部和轮胎侧面之间的环形面的厚度小于环形面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的环形面的外径比轮胎的最大直径小rScm。所述的贴在轮胎的外侧的环形面上设有花纹。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对轮胎的外侧面进行保护,防止在恶劣的环境中锐利物体对薄弱的轮胎侧面造成损害。而且针对现有的专利201020676363. 4作出改进,设置本实用新型后,可以降低专利201020676363. 4中转子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保护层上设置的花纹还可以将转子与轮胎之间产生的热量散发掉,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环形面,2、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轮胎保护层,其主体为由弹性耐磨材料制成的环形面I结构,环形面I的内圈2套在轮毂上,环形面I靠近内圈2的部分卡在轮毂边部和轮胎侧面之间,靠内胎里面的气体将其压紧,环形面I的其余部分贴在轮胎的外侧,以实现对轮胎的外侧面进行保护。所述的卡在轮毂边部和轮胎侧面之间的环形面I的厚度小于环形面I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的环形面I的外径比轮胎的最大直径小rScm。所述的贴在轮胎的外侧的环形面I上设有花纹。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的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用以对轮胎的侧面进行保护。进一步的,可应用在专利201020676363. 4中,专利201020676363. 4中公开的车用节油装置,其中靠机动车本身的动力提供动力给此装置的传动轮,然后传动轮通过一系列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将动力传给转子,转子与机动车的轮胎侧面接触设置,转子和轮胎之间靠摩擦力产生相互的作用力,彼此带动运转,进而达到节油目的,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转子和轮胎侧面之间长时间的摩擦会损害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保护层,可以运用在专利201020676363. 4中,避免转子和轮胎侧面之间的摩擦,保护层上面设置的花纹还可以将转子与轮胎侧面产生的热量散发掉,进一步优化了此专利,使其应用更加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为由弹性耐磨材料制成的环形面(I)结构,环形面(I)的内圈(2 )套在轮毂上,环形面(I)靠近内圈(2)的部分卡在轮毂边部和轮胎侧面之间,环形面(I)的其余部分贴在轮胎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在轮毂边部和轮胎侧面之间的环形面(I)的厚度小于环形面(I)其余部分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面(I)的外径比轮胎的最大直径小4 8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在轮胎的外侧的环形面(I)上设有花纹。
专利摘要一种轮胎保护层,涉及轮胎保护装置,其主体为由弹性耐磨材料制成的环形面结构,环形面的内圈套在轮毂上,环形面靠近内圈的部分卡在轮毂边部和轮胎侧面之间,环形面的其余部分贴在轮胎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专利201020676363.4中存在的转子和轮胎侧面相互摩擦的问题,从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将转子与轮胎之间产生的热量散发掉,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文档编号B60C13/00GK202879166SQ20122058398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游小彩, 游传伟 申请人:游小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