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258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包和出风管道,所述电池包呈多边形,电池包底面的一端或两端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在电池包外壳的外部的一个侧面安装有高压集成控制模块,高压集成控制模块通过线束与电池包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组件,电池包采用整体多边形结构,电池包底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将高压集成控制模块安装在电池包外壳外部的一侧,使得电池包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提高电池包和车上各部件的紧密配合,缩小占用空间,提高行李箱的使用空间,同时便于电池包安装及高压集成控制模块的维护。
【专利说明】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组件,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电池包体积大,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其安装在车上时,占用行李箱空间,影响到整车空间的利用率,增大油耗,且电池包上的高压集成控制模块因安装位置不当,造成维护困难,装配难度及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行李箱利用率、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0004]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包和出风管道,所述电池包呈多边形,电池包底面的一端或两端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在电池包外壳的外部的一个侧面安装有高压集成控制模块,高压集成控制模块通过线束与电池包相连。
[0005]为便于加工,所述电池包底面两端分别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角度相同。
[0006]为了更好的与车上的减震支架相互配合,所述电池包底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优选30?75度。
[0007]与现有的电池包对比,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电池包采用整体多边形结构,电池包底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将高压集成控制模块安装在电池包外壳外部的一侦牝使得电池包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降低油耗,可提高电池包和车上各部件的紧密配合,缩小占用空间,提高行李箱的使用空间,同时便于电池包安装及高压集成控制模块的维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实施例1的电池包组件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09]图2:实施例1的电池包组件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0010]图3:实施例1的电池包组件在车上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0012]实施例1
[0013]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其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如图1所示。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包I和出风管道3,电池包I整体呈多边形,电池包I底面的两端4与平面形成35度夹角;出风管道3安装在电池包I两端的底部,电池包I外壳的外部的一个侧面安装有高压集成控制模块2,如图2所示,高压集成控制模块2通过线束5与电池包I相连。[0014]实际安装时,电池包组件与车上各部件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电池包I布置在由行李箱隔板6、后排座椅7、减震支架8、后支架9与行李箱内饰板10形成的空间内,安装在电池包I两端底部的出风管道3放置在由减震支架8、后支架9与行李箱内饰板10形成的空间内,高压集成控制模块2布置在由电池包1、后支架9与后排座椅7形成的夹角空间内。电池包I避开了减震支架8形成的斜角,电池包I与后排座椅7靠得更紧密,减小占用空间,提高了行李箱空间;高压集成控制模块2的安装布置,让电池包I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包能量密度,减低油耗,同时将后排座椅7移开后就可以对集成控制模块2进行维护及安装,方便操作。
[0015]实施例2
[0016]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电池包组件相同,电池包I底面的两端4与平面形成65度夹角。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包和出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呈多边形,电池包底面的一端或两端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在电池包外壳的外部的一个侧面安装有高压集成控制模块,高压集成控制模块通过线束与电池包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底面两端分别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角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底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30?75度。
【文档编号】B60K1/04GK203406354SQ20132049631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吴纯华, 石建珍, 许可勤, 唐明星 申请人: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