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安装板及其安装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9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安装板及其安装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安装板及其安装固定结构,前者包括安装板本体,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座椅连接的安装孔,安装板本体的底面上凸焊有与安装孔相对齐的螺母,座椅安装板还包括一对支撑边,分别与安装板本体的两个边沿相承接,支撑边用于将安装板本体支撑于车身梁的侧壁的顶面上;一对翻边,分别与安装板本体的另两个边沿相承接,翻边相对安装板本体向下弯折,翻边用于将安装板本体限定在车身梁的两个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板本身即具有两个自身定位结构,这至少可节省一副定位夹具,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边,便于操作人员在车身梁外部对其进行夹紧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定位及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座椅安装板及其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安装汽车座椅的座椅安装板及座椅安装板与车身梁之间的安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座椅均是通过固定在车身梁上的座椅安装板安装在车身上,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座椅安装板2包括安装板本体和经安装板本体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翻边21,翻边21与车身梁I的侧壁的内表面相贴合,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安装孔,安装板本体的底面上凸焊有与安装孔相对齐的螺母22。对于该种座椅安装板2,由于翻边21只能限制座椅安装板2相对车身梁沿一个方向移动的自由度,即将座椅安装板限制在车身梁I的两个侧壁之间,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将座椅安装板2焊接在车身梁I上的操作时,需要通过多副夹具对座椅安装板2进行夹持固定,而且由于该种结构的座椅安装板2在上方不具有夹持固定位,因此,通常需要在车身梁内部进行夹持固定。由此可见,该种座椅安装板存在不便于进行定位操作及定位精度低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焊接精度,致使焊接后座椅安装板2上设置的安装孔存在较大偏差,最终导致座椅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定位进行焊接的座椅安装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座椅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底面上凸焊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齐的螺母;所述座椅安装板还包括:
[0005]一对支撑边,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沿相承接,所述支撑边用于将所述安装板本体支撑于车身梁的侧壁的顶面上;以及,
[0006]一对翻边,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沿相承接,所述翻边相对所述安装板本体向下弯折,所述翻边用于将所述安装板本体限定在车身梁的两个侧壁之间。
[0007]优选的是,所述翻边的两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有用于与车身梁的内臂相贴合的贴合部。
[0008]优选的是,所述贴合部相对所述安装板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向外侧弯折延伸。
[0009]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板本体的顶面上具有冲压成型的加强槽。
[0010]优选的是,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加强槽中。
[0011]优选的是,所述翻边相对所述安装板本体向下垂直弯折。
[0012]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板本体与所述翻边相承接的边缘上具有冲压成型的加强凹坑。
[00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座椅安装板的安装固定结构。[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安装板的安装结构,支撑边支撑在所述车身梁的侧壁的顶面上,所述翻边夹持于车身梁的两侧侧壁之间,所述支撑边与所述车身梁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翻边与所述车身梁焊接固定在一起。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板本身即具有两个自身定位结构,一个是通过支撑边限制座椅安装板相对车身梁向下移动,另一个是通过翻边限制座椅安装板相对车身梁沿与车身梁垂直的方向移动,这样在安装座椅安装板时,只需通过夹具限制座椅安装板沿车身梁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及相对车身梁向上移动的自由度即可将座椅安装板可靠地固定在需要焊接的位置上,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板在进行焊接固定时相对现有座椅安装板至少可节省一副夹具,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边,便于操作人员在车身梁外部对座椅安装板进行夹紧定位,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板具有易于定位及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了现有座椅安装板的安装结构;
[0017]图2示出了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8]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座椅安装板的安装结构。
[0019]附图标号:
[0020]1-车身梁;2、3_座椅安装板; [0021]21-翻边;22-螺母;
[0022]31-安装板本体;32-支撑边;
[0023]33-翻边;331-贴合部;
[0024]311-加强槽;34-加强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6]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板3包括安装板本体31,安装板本体31上设置有用于与座椅连接的安装孔,安装板本体31的底面上凸焊有与安装孔相对齐的螺母,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板3还包括一对支撑板32和一对翻边33,一对支撑板32分别与安装板本体3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沿相承接,支撑边32用于将安装板本体31支撑于车身梁I的侧壁的顶面上,一对翻边33分别与安装板本体3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沿相承接,翻边33相对安装板本体31向下弯折,例如是向下垂直弯折,翻边33用于将安装板本体31限定在车身梁I的两个侧壁之间。
[0027]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翻边与车身梁I的侧壁间的接触面积,增强翻边的定位效果,该翻边的两端可沿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有用于与车身梁的侧壁的内表面相贴合的贴合部331。为了便于进行焊接操作,该贴合部331特别是相对安装板本体31沿第二方向向外侧弯折延伸。[0028]如图3所示,该安装板本体31的顶面上具有冲压成型的加强槽311,该加强槽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增加安装板本体31的强度。在该实施例基础上,至少部分上述安装孔设置在该加强槽311中,以为座椅提供更可靠的连接。另外,还可在该安装板本体31与翻边33相承接的边缘上设置冲压成型的加强凹坑34,该加强凹坑34同样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加安装板本体31的强度。
[0029]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板3时,将支撑边32支撑在车身梁I的侧壁的顶面上,使翻边33夹持于车身梁的两侧侧壁之间,对于具有贴合部331的实施例,该贴合部331与车身梁I的侧壁的内表面相贴合,最终在支撑边32与车身梁I之间及翻边33与车身梁I之间进行焊接固定,即在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了焊接固定,这有利于提高座椅安装板的强度。
[0030]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座椅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底面上凸焊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齐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安装板还包括: 一对支撑边,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沿相承接,所述支撑边用于将所述安装板本体支撑于车身梁的侧壁的顶面上;以及, 一对翻边,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沿相承接,所述翻边相对所述安装板本体向下弯折,所述翻边用于将所述安装板本体限定在车身梁的两个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两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有用于与车身梁的内臂相贴合的贴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相对所述安装板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向外侧弯折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的顶面上具有冲压成型的加强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加强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相对所述安装板本体向下垂直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与所述翻边相承接的边缘上具有冲压成型的加强凹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座椅安装板的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边支撑在所述车身梁的侧壁的顶面上,所述翻边夹持于车身梁的两侧侧壁之间,所述支撑边与所述车身梁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翻边与所述车身梁焊接固定在一起。
【文档编号】B60N2/005GK203713600SQ201420082196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王家军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