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93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车尾灯体、位于车尾灯体外的裙板;所述裙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条,所述车尾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爪部,所述卡爪部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夹持臂,所述卡条卡装在卡爪部的两夹持臂之间;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沿其纵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卡条的两侧均形成有截面形状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车尾灯体的外壁与裙板之间还形成有用于限制卡条在卡爪部内沿夹持臂纵向移动的限制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卡条、卡爪部、限制结构来实现两者的连接,可避免对车尾灯体内部的PCB板等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造成影响;而且,其连接简单方便、稳定可靠,有利于推广。
【专利说明】 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保护车尾灯体的PCB板以及提高美观效果,车尾灯体外常设有裙板。现有的裙板一般通过螺丝安装在车尾灯体上,因此,所述车尾灯体的侧壁常需要设置有供螺丝穿过的穿孔。但由于该侧壁的内侧常需要安装PCB板等电子元件,而穿孔的设置需占用该侧壁的空间位置,从而局限PCB板等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其通过采用卡条、卡爪部、限制结构来实现两者的连接,并通过合理设置卡条、卡爪部、限制结构的位置和结构,可避免对车尾灯体内部的PCB板等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造成影响。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车尾灯体、位于车尾灯体外的裙板;所述裙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条,所述车尾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爪部,所述卡爪部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夹持臂,所述卡条卡装在卡爪部的两夹持臂之间;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沿其纵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卡条的两侧均形成有截面形状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车尾灯体的外壁与裙板之间还形成有用于限制卡条在卡爪部内沿夹持臂纵向移动的限制结构。
[0006]所述限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卡条顶部并用于挡在卡爪部上方的挡板、设置在车尾灯体底部并用于抵在裙板内底壁上的定位板。
[0007]所述定位部的外壁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定位槽为一圆弧槽。
[0008]卡条包括连接在裙板侧壁上的连接部、设置在连接部上的卡头,所述定位部位于卡头上,所述卡头在该两定位部之间还设置有外壁呈朝外凸圆弧状的圆弧部。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卡条、卡爪部、限制结构来实现两者的连接,且卡爪部形成在车尾灯体的外侧壁上,限制结构形成在车尾灯体的外壁与裙板之间,可避免对车尾灯体内部的PCB板等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造成影响;而且,其连接简单方便、稳定可靠,有利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12]图2为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卡条卡入卡爪部内的剖视图;
[0014]其中,1、车尾灯体;11、卡爪部;111、夹持臂;12、定位板;2、裙板;21、卡条;211、定位部;212、圆弧部;2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路。
[0016]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车尾灯体1、位于车尾灯体I外的裙板2 ;所述裙板2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条21,所述车尾灯体I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爪部11,所述卡爪部11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夹持臂111,所述卡条21卡装在卡爪部11的两夹持臂111之间;所述夹持臂111上设置有沿其纵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卡条21的两侧均形成有截面形状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部211 ;所述车尾灯体I的外壁与裙板2之间还形成有用于限制卡条21在卡爪部11内沿夹持臂111纵向移动的限制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卡条21、卡爪部11、限制结构来实现车尾灯体I与裙板2的连接,且卡爪部11形成在车尾灯体I的外侧壁上,限制结构形成在车尾灯体I的外壁与裙板2之间,可避免对车尾灯体内部的PCB板等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造成影响。而通过采用定位槽与定位部211的设计,可便于卡条21的卡装定位,提高连接效率。而且,采用卡爪部11、卡条21、限制结构、定位槽、定位部211的设计,可确保车尾灯体与裙板2的连接稳定可靠。
[0017]其中,所述卡条21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之外,还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以进一步提高车尾灯体与裙板2的连接的稳定性,而所述卡爪部11的数量与卡条21的数量相匹配。
[0018]优选的,所述限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卡条21顶部并用于挡在卡爪部11上方的挡板22、设置在车尾灯体I底部并用于抵在裙板2内底壁上的定位板12,而通过利用挡板22、定位板12的顶抵作用,可限制卡条21在卡爪部11内沿夹持臂111纵向移动。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使车尾灯体与裙板2之间的连接更为简单方便,进一步可提高连接的效率。
[0019]优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定位部211的外壁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定位槽为一圆弧槽。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加工、装配,从而降低制作成本。所述卡条21包括连接在裙板2侧壁上的连接部、设置在连接部上的卡头部,所述定位部211位于卡头上,所述卡头在该两定位部211之间还设置有外壁呈朝外凸圆弧状的圆弧部212。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进一步提闻加工的便捷性,并提闻卡条21的结构稳定性。
[0020]所述车尾灯体I采用现有结构,而优选的,所述车尾灯体I上还安装有白反射片,通过利用该白反射片的光反射性能,可充分利用车尾灯体I的光源,提高照明效果,减少资源浪费。
[0021 ] 在装配时,可将裙板2上的卡条21对准卡爪部11,然后将卡条21卡入在两夹持臂111之间,而与此同时,挡板22挡在卡爪部11的上方,定位板12抵在裙板2内底壁上,从而快速实现车尾灯体与裙板2的连接。
[0022]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车尾灯体、位于车尾灯体外的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条,所述车尾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爪部,所述卡爪部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夹持臂,所述卡条卡装在卡爪部的两夹持臂之间;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沿其纵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卡条的两侧均形成有截面形状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车尾灯体的外壁与裙板之间还形成有用于限制卡条在卡爪部内沿夹持臂纵向移动的限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卡条顶部并用于挡在卡爪部上方的挡板、设置在车尾灯体底部并用于抵在裙板内底壁上的定位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外壁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定位槽为一圆弧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灯与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卡条包括连接在裙板侧壁上的连接部、设置在连接部上的卡头,所述定位部位于卡头上,所述卡头在该两定位部之间还设置有外壁呈朝外凸圆弧状的圆弧部。
【文档编号】B60Q1/30GK203766610SQ20142008219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李生荣 申请人: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