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00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属于车用配件领域,其包括呈“U”型的杆体,所述杆体为一空心的圆管,特征在于:杆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凹槽内焊接有与凹槽相配装的金属圆管,金属圆管呈横向且居中设置在凹槽内。此稳定杆可以通过金属圆管连接车体的左右悬架,简化了稳定杆的结构,使其在加工时只需杆体的端面上开设凹槽,凹槽中焊接金属圆管即可,从而提高其加工效率;并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墩扁端头中夹设的金属垫层,减轻其重量,更加适应目前车辆轻量化的需求。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

【背景技术】
[0002]稳定杆,又称横向稳定杆或防倾杆,是汽车悬架系统中的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改善车身平稳性。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杆身的中部通过套筒铰接在车架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悬架上。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车身侧倾时,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横向稳定杆发生扭转,杆身的弹力阻碍车辆侧翻从而迫使车体恢复平衡,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
[0003]为了适应车辆轻量化的需求,大部分横向稳定杆的结构采用申请号为201120152656.7的中国专利公布的方案:将空心圆管的两端头内安装金属垫层后墩扁,在管件的墩扁部上开设有贯穿管壁和金属垫层的通孔,通孔内安装聚氨酯衬套,聚氨酯衬套内安装金属衬套。此种结构的稳定杆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工序繁杂,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稳定杆的重量仍有待减轻。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能够在减轻重量的前提下简化其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包括呈“U”型的杆体,所述杆体为一空心的圆管,其特征在于:杆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凹槽内焊接有与凹槽相配装的金属圆管,金属圆管呈横向且居中设置在凹槽内。
[0006]优选的,所述杆体与金属圆管的外径比例为1:1?1.15,凹槽的弧长为金属圆管周长的1/3?1/2。
[0007]优选的,所述金属圆管的壁厚为5?8mm。
[0008]优选的,所述金属圆管的长度为55?65 mm。
[0009]优选的,所述金属圆管内设有聚氨酯衬套,聚氨酯衬套具有能包住金属圆管端头的端部,聚氨酯衬套内安装金属衬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由于杆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焊接有与凹槽相配装的金属圆管,金属圆管呈横向且居中设置在凹槽内,可以使稳定杆通过金属圆管连接车体的左右悬架,简化了稳定杆的结构,使其在加工时只需杆体的端面上开设凹槽,凹槽中焊接金属圆管即可,从而提高其加工效率;并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墩扁端头中夹设的金属垫层,减轻其重量,更加适应目前车辆轻量化的需求。
[0012]2、由于杆体与金属圆管的外径比例为1:1?1.15,凹槽的弧长为金属圆管周长的1/3?1/2,增加凹槽与金属圆管间的连接面积,增大金属圆管的连接强度,利于延长稳定杆的使用寿命。
[0013]3、由于选择的金属圆管长度为55?65 mm,壁厚为5?8 mm,既能增大稳定杆与左右悬架的连接面积,增加连接强度;又能保证稳定杆相对左右悬架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实现稳定杆与左右悬架间的柔性连接,利于增强车体的舒适性。
[0014]4、由于金属圆管内设有聚氨酯衬套,实现稳定杆与左右悬架之间的弹性连接,改善车辆的舒适性;聚氨酯衬套内安装金属衬套,使得左右悬架通过金属衬套安装在聚氨酯衬套内,使得聚氨酯衬套受压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5]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能提高其生产效率,又能减轻其重量,更加适应车辆轻量化的需求,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局部I的放大视图;
[0019]图4是图2的B向视图;
[0020]图5是图4的C-C剖视放大图。
[0021]图中标记:1、杆体;2、金属圆管;3、凹槽;4、聚氨酯衬套;5、金属衬套;6、金属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在本实用新型中,将“U”型的杆体I中两侧竖杆的轴向定义为纵向,中间连杆的轴向定义为横向。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杆体I为一空心的圆管,其整体外形呈“U”型,如图3所示,杆体I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凹槽3内焊接有与凹槽3相配装的金属圆管2,金属圆管2呈横向放置在凹槽3内,并在凹槽3内居中设置,此种结构的稳定杆可以通过金属圆管2连接车体的左右悬架,简化了结构,只需杆体I的端面上开设凹槽3,凹槽3中焊接金属圆管2即可,从而提高其加工效率;并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墩扁端头中夹设的金属垫层,减轻其重量,更加适应目前车辆轻量化的需求。上述金属圆管2的壁厚为5 mm、长度为55 mm,此种壁厚与长度的金属圆管2节省原材料的前提下既能满足稳定杆与车体左右悬架间的连接强度,又能保证稳定杆相对左右悬架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实现稳定杆与左右悬架间的柔性连接,利于增强车体的舒适性。
[0026]为了增强金属圆管2的连接强度,利于延长稳定杆的使用寿命,将凹槽3的弧长调整为金属圆管2周长的1/3,杆体I与金属圆管2的外径比为1:1。同时,如图4和图5所示,还在金属圆管2内设有聚氨酯衬套4,聚氨酯衬套4具有能包住金属圆管2端头的端部,聚氨酯衬套4内安装金属衬套5,能够使得左右悬架通过金属衬套5安装在聚氨酯衬套4内,使得聚氨酯衬套4受压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7]使用时,将稳定杆的聚氨酯衬套4的两外端分别安装金属垫圈6,然后金属垫圈6和金属衬套5内穿设销轴,销轴连接在车体的左右悬架上,以提高端部各连接件的强度和配合的紧密度。
[0028]实施例二
[00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3的弧长为金属圆管2周长的1/2,杆体I与金属圆管2的外径比例为1: 1.15,金属圆管2的壁厚为8 mm、长度为65 mm。其余均同实施例一。
[0030]实施例三
[00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优选的,凹槽3的弧长为金属圆管2周长的5/12,杆体I与金属圆管2的外径比例为1: 1.1,金属圆管2的壁厚为7 mm、长度为58 mm。其余均同实施例一。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横向稳定杆,包括呈“U”型的杆体,所述杆体为一空心的圆管,其特征在于:杆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凹槽内焊接有与凹槽相配装的金属圆管,金属圆管呈横向且居中设置在凹槽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横向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与金属圆管的外径比例为1:1?1.15,凹槽的弧长为金属圆管周长的1/3?1/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横向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管的壁厚为5?8 mm。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横向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管的长度为55?65 mm。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新型横向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管内设有聚氨酯衬套,聚氨酯衬套具有能包住金属圆管端头的端部,聚氨酯衬套内安装金属衬套。
【文档编号】B60G21/055GK204037278SQ20142051052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张廷泽 申请人:山东安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