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导流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998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导流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导流板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用导流板装置具备沿着形成于车辆的车顶90的开口的前缘部而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侧框架91及下侧框架92和表皮93。表皮93的短边方向两端部分别保持于上侧框架91及下侧框架92。上侧框架91相对于下侧框架92上升时,表皮93与该上侧框架91一同相对于车顶90的表面向上突出,表皮93被展开。上侧框架91相对于下侧框架92下降时,表皮93与该上侧框架91一同被收纳于车顶90的表面的下方。

在下侧框架92安装有可挠性的引导部件95。伴随着表皮93的展开动作,通过表皮93该引导部件95被弹性变形,另一方面,伴随着表皮93的收纳动作,该引导部件95弹性恢复,并对朝向车辆的后方的该表皮93的折叠进行引导。该引导部件95由于能够通过表皮93的张力而弹性变形,因而不会阻碍该表皮93的展开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 2011 116 109 A1号说明书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导流板装置中,通过将从引导部件95突出设置的安装销97从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插通到形成于下侧框架92的安装孔96,从而引导部件95被固定于下侧框架92。在该情况下,由于下侧框架92的上方开放,因此存在安装销97从安装孔96脱落且引导部件95从下侧框架92脱落的可能性。安装销97的顶端部具有防脱用的突起,但是依然存在引导部件95从下侧框架92脱落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引导部件脱落的车辆用导流板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导流板装置具备:下侧框架,该下侧框架固定于车辆的车顶,并沿着形成于该车顶的开口的前缘部而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下侧框架具有嵌合凹部;上侧框架,该上侧框架沿着所述开口的前缘部而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表皮,该表皮沿着所述开口的前缘部延伸,并具有分别保持于所述下侧框架及所述上侧框架的短边方向两端部,所述表皮被构成为:伴随着所述上侧框架相对于所述下侧框架的上升,所述表皮相对于所述车顶的表面向上突出,并且伴随着所述上侧框架相对于所述下侧框架的下降,所述表皮向车辆的后方折叠而被收纳;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具有沿着插入方向而嵌合到所述嵌合凹部的嵌合凸部,在所述表皮的收纳动作时,该引导部件进行弹性恢复,以对朝向车辆的后方的该表皮的折叠进行引导;以及限制壁,该限制壁以使所述引导部件能够向所述嵌合凸部的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的距离成为比所述嵌合凸部相对于所述嵌合凹部的插入量小的距离的方式,对所述引导部件向该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车顶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设置于图1的车顶的本发明的导流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导流板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导流板装置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图2的导流板装置的收纳状态的纵剖视图,图5(b)是表示图2的导流板装置的展开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导流板装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车辆用导流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车辆为基准定义“前”、“后”、“上”、“下”及“宽度”的用语。

如图1所示,汽车等的车辆的车顶10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开口10a,车顶10对导流板20和大致四边形的可动板11进行支承,导流板20沿着该开口10a的前缘部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可动板11由能够对开口10a进行开闭的例如玻璃板构成。

导流板20在宽度方向两端部与车顶10连结,并绕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通过将导流板20的后侧部位作为中心转动,从而导流板20的前侧部位上升。换句话说,导流板20以能够执行倾斜向上动作的方式安装于车顶10。导流板20伴随着可动板11的打开动作而从该可动板11释放而进行倾斜向上动作,并相对于车顶1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展开状态)。伴随着可动板11的关闭动作,导流板20通过该可动板11被压入而被收纳于车顶10的上表面的下方(收纳状态)。在开口10a被开放时导流板20变成展开状态,从而导流板20防止因风卷入车室内而引起的空气振动。

可动板11能够执行通过将可动板11的前侧部位作为中心转动从而可动板11的后侧部位上升的倾斜向上动作和向前后方向滑动的滑行动作。在开口10a的开闭动作时,可动板11以倾斜向上状态进行滑动动作。换句话说,可动板11是外侧滑动式板。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开口10a的宽度方向两缘部配置及固定有由例如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的一对导轨12。用于对可动板11进行驱动的适当的驱动机构(省略图示)相对于导轨12滑动。导流板2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与导轨12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导轨12的前端彼此经由在宽度方向延伸的、由例如树脂材料构成的前壳体13连结。

接着,对导流板20以及其支承构造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导流板20具备由例如树脂材料构成的大致带状的网孔部件(表皮)21,该网孔部件21沿着相对于导轨12位于前方的开口10a的前缘部而在宽度方向延伸。导流板20具备由例如树脂材料构成的大致棒状的下侧框架22。该下侧框架22沿着前壳体13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且被支承于前壳体13。网孔部件21的短边方向单侧(图4中的下侧)的端部遍及网孔部件21的长边方向全长而被埋设于下侧框架22。

此外,导流板20具备由例如树脂材料构成的上侧框架23。该上侧框架23一体地具有大致棒状的框架部24和两个臂部25,框架部24沿着开口10a的前缘部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两个臂部25从该框架部24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网孔部件21的短边方向单侧(图4中上侧)的端部遍及网孔部件21的长边方向全长而被埋设于上侧框架23的框架部24。在臂部25的后端部朝向车内侧突出设置有大致圆柱状的轴部26,轴部26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臂部25(导流板20)的轴部26与导轨12转动自如地连结。通过由例如弯曲弹簧、扭力弹簧等构成的适当的施力部件(省略图示),臂部25以前端相对于轴部26上升,即导流板20进行倾斜提升动作的方式而总是被施力。

由例如TPO(烯烃系弹性体)等的弹性体的挤压材料构成的一对引导部件30以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于下侧框架22。一对引导部件30在网孔部件2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两侧隔开间隔而配置。如图5(a)及图5(b)所示,引导部件30具备嵌合凸部31和大致带状的引导片32,嵌合凸部31向后下方倾斜延伸,引导片32从相对于网孔部件21位于前方的嵌合凸部31的上端延伸。下侧框架22具有嵌合凹部22a,嵌合凹部22a具有至少与各引导部件30的长边方向全长相当的长度。嵌合凹部22a从下侧框架22的前端面向后下方倾斜延伸。嵌合凸部31插入以及嵌合到嵌合凹部22a,从而引导部件30与下侧框架22结合。

在前壳体13设置有限制壁14,该限制壁14在下侧框架22的前方并且与下侧框架22接近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延伸。限制壁14从前壳体13向上方延伸。下侧框架22通过在例如未形成有嵌合凹部22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与限制壁14卡合,从而下侧框架22相对于前壳体13被定位以及固定。另外,省略限制壁14与下侧框架22的卡合构造的图示。限制壁14对引导部件30向嵌合凸部31的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具体而言,限制壁14将引导部件30能够向嵌合凸部31的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的距离L2限制成比嵌合凸部31相对于嵌合凹部22a的插入量L1小的距离。由此,抑制引导部件30从下侧框架22的脱落。

在前壳体13的宽度方向上的规定位置设置有大致爪状的后方限制壁部15。在下侧框架22的后方并且与下侧框架22邻接的位置,后方限制壁部15从前壳体13向上方延伸。下侧框架22的后端面与后方限制壁部15抵接,从而下侧框架22的向后方的位置偏移被限制。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a)所示,导流板20处于收纳状态。引导部件30的引导片32处于从外力释放的弹性恢复的状态(无负载状态),并向大致后方延伸。位于框架部24的下方的网孔部件21在下侧框架22的后方被折叠,引导片32位于网孔部件21的上方。

导流板20从图5(a)的收纳状态向图5(b)的展开状态变化,在上侧框架23以轴部26为中心向上方转动时,端部被固定于下侧框架22以及上侧框架23(框架部24)的网孔部件21向其短边方向伸长,以相对于车顶10的表面向上突出的方式展开。在收纳状态下位于网孔部件21的上方的引导片32,通过在展开状态下的网孔部件21的张力,从而以向上方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引导片32不会阻碍网孔部件21的展开动作。引导片32的顶端(上端)相对于车顶10的上表面即车辆设计面位于下方,从而抑制引导片32向车辆的外部露出。

导流板20从图5(b)的展开状态向图5(a)的收纳状态变化,在上侧框架23以轴部26为中心向下方转动时,端部被固定于下侧框架22以及上侧框架23的网孔部件21一边向其短边方向缩短一边被折叠,被收纳于车顶10的上表面的下方。引导片32伴随着网孔部件21的张力的松弛而从弹性变形的状态弹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引导片32通过向大致后方逐渐地倾斜(即,通过回复到无负载状态的形状),从而相对于下侧框架22位于后方的网孔部件21的折叠被引导。在导流板20的收纳状态,网孔部件21与位于其上方的引导片32抵接或接近,从而变成例如网孔部件21未被夹入后方限制壁部15以及引导片32的状态,即变成非夹入的状态。换句话说,在网孔部件21的收纳动作时,引导部件30以对朝向后方的该网孔部件21的折叠进行引导的方式而弹性恢复,在收纳动作完成时引导部件30将网孔部件21在非夹入状态下释放。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引导部件30的弹性恢复,网孔部件21的朝向后方的折叠被引导,从而能够使网孔部件21(导流板20)的收纳动作进一步稳定化。即使例如在网孔部件21(导流板20)的收纳动作时网孔部件21承受来自后方的风或负载的影响,也能够抑制该网孔部件21夹入可动板11等,或者向前方折叠。在网孔部件21(导流板20)的收纳动作完成时网孔部件21以非夹入的状态从引导部件30释放,因此能够在该网孔部件21难以产生皱纹。

(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嵌合凸部31插入及嵌合到嵌合凹部22a,从而引导部件30安装到下侧框架22。以引导部件30向嵌合凸部31的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能够移动的距离L2是比插入量L1小的距离L2的方式,通过限制壁14限制引导部件30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引导部件30从下侧框架22的脱落。

通过将限制壁14设置于原有的前壳体13,从而能够抑制零件件数的增大。

(3)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30在宽度方向上的网孔部件21的中央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因此,与例如一个引导部件30遍及网孔部件21的宽度方向大致全长而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各引导部件30的宽大化,并且能够将相对于两引导部件30朝向后方的网孔部件21的折叠大致均等地引导。

在下侧框架22中,在与网孔部件2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部位不存在引导部件30,因此能够在与该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部位将下侧框架22固定于前壳体13(限制壁14)。

(4)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引导部件30存在于网孔部件21的宽度方向的广大的范围内,所以即使在例如收纳动作时网孔部件21承受来自后方的风或负载的影响,也能够将网孔部件21遍及其宽度方向大致全长地向后方折叠。

(5)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螺钉等的紧固工具就能够将引导部件30安装于下侧框架22,能够消减零件件数及制造工时。

(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网孔部件21(导流板20)的展开状态下,引导部件30(引导片32)相对于车顶10的上表面位于下方。由此,设计性的恶化被抑制,并且能抑制挡风音或风振的恶化。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像以下那样地变更。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30的引导片32在处于从外力释放的弹性恢复的状态(无负载状态)时,也可以与向后方折叠的网孔部件21同样地弯曲成向上方凸起。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网孔部件21(导流板20)的展开状态,引导部件30(引导片32)也可以相对于车顶10的上表面位于上方。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可以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三个以上,也可以设置一个。优选一个或多个引导部件左右对称地配置,从而能够均等地引导网孔部件21的折叠。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下侧框架22的嵌合凹部22a以及引导部件30的嵌合凸部31,例如使突出设置于引导部件30的爪与在下侧框架22形成的卡定孔卡合而将下侧框架22以及引导部30彼此结合。下侧框架22及引导部件30彼此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紧固工具(例如螺栓、螺母)而结合。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在收纳状态完成时也可以以夹入的状态继续保持网孔部件2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下侧框架22也可以保持于被固定于车顶10的适当的托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上侧框架23及下侧框架22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结合部件从而与网孔部件21的端部结合。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代替网孔部件21,也可以采用无孔的布(包含无纺布)制的表皮。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上侧框架23的两臂部25。在该情况下,例如将下侧框架22及框架部24(上侧框架)用适当的施力部件(例如压缩螺旋弹簧)连结,通过使该施力部件与网孔部件21共同伸缩,也可以将该网孔部件21(导流板20)展开及收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