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252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保健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



背景技术:

人们在长期采用坐姿的情况下,普通的座椅靠背的设计多数情况下不能符合每个人的背部曲线,如:开车时,常常因为腰部不能靠到椅背上而悬空,导致腰背部肌肉特别容易疲劳,产生酸痛感。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很多人都会在座椅上设置腰靠,用来缓解疲劳及酸痛。但是,传统的腰靠是放置在座椅的坐垫上,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座椅的靠背上,由于每个人的身高的因素,腰部的位置不一定,不能准确地对准人体的腰部,使用后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也有气囊式的腰靠,这种腰靠通常是将气体充在气囊内。气囊内如果充气太足,会导致气囊很硬,靠上去不舒服;如果充的太少,达不到效果。

专利号201420385400.4公开了一种能减轻疲劳的舒适型定量气压气囊腰垫。包括有外罩,外罩呈扁平状,外罩内形成有腔室,在腔室内设置有气囊,气囊上设置有充有定量气压的内腔,气囊固定在腔室内,外罩的上部是与扣件连接的颈部、下部是与座椅连接的连接部。解决了上述缺陷,但是,由于外罩内装上气囊后会存在一种不透气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透气、安装方便、使用舒适的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包括有外罩,外罩呈扁平状,外罩内形成有腔室,在腔室内设置有气囊,气囊上设置有充有定量气压的内腔,气囊固定在腔室内,在外罩使用面的内壁与相邻的气囊外壁之间设置有空气调节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底板,在底板的中部下沉形成凹腔,在凹腔内成排成列设置有条形凸起,条形凸起之间形成导向气路,在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风扇,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导向气路,由风扇吹的风经导向气路分成多路后向外送风。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风扇设置有风扇安装板上,在风扇安装板上设置有与风扇数量对应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导向气路连通,风扇的出风口设置在与进风口相对应的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下沉形成一凹腔,在底板上设置有面板与凹腔形成一独立的腔室,在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风扇,风扇的出风口与腔室连通,在面板上设置有合理数量的出风孔。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风扇设置在风扇安装板上,在风扇安装板上设置有与风扇数量一一对应的进风口,进风口与腔室连通,风扇的出风口设置在与进风口相对应的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凸起,出风孔设置在凸起之外的面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凸起上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出风孔。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横向凸筋或纵向凸筋或交错设置的凸筋,所述出风孔设置在凸筋之外的面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出风孔为直径上小下大的梯形孔。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气囊上,且所述出风口朝外罩使用面的一侧出风。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外罩的使用侧面与相邻的气囊外壁之间设置空气调节装置,可以从外罩的使用侧面出风,解决了现有的气囊腰靠存在着不透气的缺陷,使用舒适,凉快;

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安装方便,直接放在外罩的使用侧面与相邻的气囊外壁之间或通过安装部连接固定在外罩上,使用时不会移位,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内充有定量的气体即定量气压,在人体靠在腰垫上时,气囊内的气体随着外力的作用,在气囊内自由流动,确保腰部上下左右都能感到舒适的自动调节功能,达到贴合人体的腰部的最佳效果,使用舒适,能够大大地缓解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面板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背面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的表面为平面时的局部剖面示意简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凸筋的局部剖面示意简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凸起,在凸起之外的面板上及凸起上设置有出风孔的俯视图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9:

一种带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气囊腰垫,包括有外罩1,外罩1呈扁平状,外罩1内形成有腔室,在腔室内设置有气囊,气囊上设置有充有定量气压的内腔,气囊固定在腔室内,在外罩1使用面的内壁与相邻的气囊外壁之间设置有空气调节装置2。本实施例所述的外罩1使用面就是使用时人体靠着的那个侧面。外罩1的上部是与扣件3连接的颈部、下部是与座椅连接的连接部。扣件3连接在汽车头靠的钢柱上。下部的连接部可以是一条凸起横条。外罩1的下部设置在座椅的靠背垫与坐垫之间的缝隙内,凸起横条伸出座椅的靠背垫与坐垫之间的缝隙之外,也就是将下部固定在座椅背的转角处。连接部也可以是通过弹性带与外罩1下部连接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调节装置2的结构可以是下述之一:

1、空气调节装置2包括有底板3,在底板3的中部下沉形成凹腔,在凹腔内成排成列设置有条形凸起4,条形凸起4之间形成导向气路5,在底板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风扇6,风扇6的出风口连通导向气路5,由风扇6吹的风经导向气路5分成多路后均匀向外送风。

所述风扇6设置有风扇安装板11上,在风扇安装板11上设置有与风扇6数量对应的进风口12,进风口12与导向气路5连通,风扇6的出风口设置在与进风口12相对应的一侧。

2、所述空气调节装置2包括有底板3,底板3下沉形成一凹腔7,在底板3上设置有面板8与凹腔7形成一独立的腔室9,在底板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风扇6,风扇6的出风口与腔室9连通,在面板8上设置有合理数量的出风孔10。可以在面板8上布满出风孔10。出风孔10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所述风扇6设置在风扇安装板11上,在风扇安装板11上设置有与风扇6数量一一对应的进风口12,进风口12与腔室9连通,风扇6的出风口设置在与进风口12相对应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6可以通过插头连接在汽车电源上。且本实施例的风扇6设置两个。相应的进风口12也有两个。

除了上述结构,空气调节装置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气囊上。所述出风口10朝外罩1使用面的一侧出风。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机构固定。

下面对出风孔10进行设计:

为了防止在人体靠在该气囊腰靠时,面板8为平面时,会造成出风孔10被堵住,影响出风效果。因此,在所述面板8上设置有凸起13,出风孔10设置在凸起13之外的面板8上。凸起13的设置可以达到通风的效果。凸起13一般为平截球形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凸起。

由于凸起13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也可以在所述凸起13上设置有与腔室9连通的出风孔10。凸起13可以布满在面板8上,也可以部分设置。凸起13可以起到按摩的效果。

同样,设置凸筋14也可以防止出风孔10被压,所述面板8上设置有横向凸筋或纵向凸筋或交错设置的凸筋,所述出风孔10设置在凸筋14之外的面板8上。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孔10可以是直孔,也可以是梯形孔。梯形孔时,为直径上小下大,风扇6有足够的风量先进入大径端然后从小径端出来,空气压力变化,吹出来的风为凉风,具有降温的效果,使用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内充有少量的气体,确保腰部上下左右都能感到舒适的自动调节功能,气囊2定在腔室内,气囊内的腔室可随着气囊产生变化。

上述的外罩1包括有前片和后片。前片由适合夏季使用的透气材料制成,后片由适合冬季使用的保暖材料制成;或前片由适合冬季使用的保暖材料制成,后片由适合夏季使用的透气材料制成;或前片与后片均由适合冬季使用的保暖材料制成;或前片与后片均由适合夏季使用的透气材料制成。

上述的适合夏季使用的透气材料是:三明治网眼布或立体透气网眼布或冰丝面料,也可以是其他透气形的材料;适合冬季使用的保暖材料是:麂皮绒或真皮或羊皮毛,也可以是其他保暖形的材料。

可以在冬季及夏季均可使用,且使用方便、舒适,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无需每个季节分别配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将外罩1的颈部连接并卡固到扣件3上,扣件3挂设在汽车座椅的头枕的钢柱上,下部固定在座椅背的转角处,颈部与扣件3之间连接可调节,可调节气囊2的上下位置;接通电源,空气调节装置2的风扇6工作,并从外罩1的使用面出风。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座椅上,特别是汽车座椅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