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辅助吸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93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辅助吸振器,具体涉及为一种液压型的辅助吸振器。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对汽车产品舒适性属性认可的不断提高,NVH(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越来越成为整车厂及动力总成企业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整车和动力总成开发中,由于作为减振吸振用途的悬置系统无法完全满足整车对隔振的苛刻要求,设计师通常需要采用辅助吸振器的方式,来降低某些频率下的振动,进而降低整车的振动水平,在特别是发动机和车架之间的振动传递,发动机的振动会通过车架直接传递到车身上,降低车辆的NVH性能指标。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上,通常会在发动机和车架之间设置橡胶吸振器,以降低从发动机传递至车身的振动,不过单一的橡胶吸振器具有减振频带窄、响应慢、容易老化的弱点。对整体隔振要求而言,这些弱点直接制约了整车NVH性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橡胶辅助吸振器减振效果较差且不稳定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液压辅助吸振器,其能够帮助悬置系统吸收多余的、较宽频带范围内的振动,并且其性能相对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压辅助吸振器,所述吸振器壳体11具有上下两个液体腔,并分别充满不可压缩的液体,所述液体腔采用柔性的外壁围成,两个液体腔之间通过惯性橡胶膜7隔开,所述惯性橡胶膜7上开设泄压孔6,所述泄压孔6内设置有压力阀;其中下液体腔8固定在吸振器壳体11上,上液体腔5顶部与上质量块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液体腔5的主体为环形的橡胶主簧4,所述橡胶主簧4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橡胶上膜3和惯性橡胶膜7封闭,围成所述上液体腔。

进一步的,所述上液体腔5顶部与上质量块1之间设有上空腔2。

进一步的,所述下液体腔8由惯性橡胶膜7和橡胶下膜10封闭围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液体腔8底部与吸振器壳体11之间设有下空腔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阀为两组,两组压力阀的打开方向反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的液体腔,通过内部充满的不可以压缩液体对液体腔外壁进行挤压变形,以抵消振动的传递,解决了由普通橡胶吸振器带来的减振频带窄、响应慢和易老化的缺点。在工程上,只要对上、下液体腔内填充相应的液体介质,就能够实现快速、宽频振动的吸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液压吸振器是一种自适应吸振器,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吸收由汽车悬置系统不能隔绝的局部振动,工作可靠、通用性较广,结构简单,通过在整车上安装该液压辅助吸振器,能够优化整车车内的振动,改善车辆及动力总成的NVH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液压辅助吸振器剖视图。

图中标号:1-上质量块,2-上空腔,3-橡胶上膜,4-橡胶主簧,5-上液体腔,6-泄压孔,7-惯性橡胶膜,8-下液体腔,9-下空腔,10-橡胶下膜、11-吸振器壳体,12-安装固定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液压辅助吸振器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包括上质量块1、橡胶上膜3、橡胶主簧4、惯性橡胶膜7、橡胶下膜10、吸振器壳体11等部件。在吸振器壳体11设有上液体腔5和下液体腔8,两个液体腔内分别充满不可压缩的液体,如液压油,两个液体腔之间通过惯性橡胶膜7隔开,惯性橡胶膜7上开设泄压孔6,在泄压孔6内设置有压力阀,泄压孔上的压力阀可以根据上、下液气腔内的液压进行开闭动作。在工作响应过程中,上液体腔收到振动传递至其内部的液体,对上液体腔的外壁造成变形冲击,同时惯性橡胶膜上下移动变形,内部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至一定阀值时,压力阀打开,上液体腔内的液体流至下液体腔内,通过下液体腔辅助吸收振动能量,达到减振吸振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在惯性橡胶膜7上设有两组对称的泄压孔,分别设置两组开启方向相反的压力阀,压力阀在低于工作压力的状态下保持常闭,上、下液体腔内注入的液体,在非工作状态下是不流动的。在达到开启阀值时导通。两组压力阀反向设置,一组用于受压使上液体腔内液体流至下液体腔,另一组压力阀则用于振动消失后,下液体腔内液体回流至上液体腔,保持两个液体腔内压力平衡,压力阀为常用的压力控制阀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用,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压力阀的选型及具体工作原理做过多赘述。

上液体腔5和下液体腔8均采用柔性外壁围成。具体的,上液体腔5的主体为环形的橡胶主簧4,橡胶主簧4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橡胶上膜3和惯性橡胶膜7封闭,围成上液体腔,上液体腔5顶部与上质量块1连接,在上液体腔5顶部和上质量块1之间设有上空腔2,保证上液体腔的橡胶上膜在振动受压的情况下具备一定的变形膨胀空间。下液体腔8由惯性橡胶膜7和橡胶下膜10封闭围成,橡胶下膜10固定在吸振器壳体11上,橡胶下膜10和吸振器壳体11之间设有下空腔9,保证下液体腔的橡胶下膜在受压时具有膨胀空间。

具体将本实施例安装于车辆发动机和车架之间,其中吸振器壳体11底部设有安装固定螺栓孔12,将辅助液压吸振器整体固定安装在汽车动力总成的悬置支架上,上质量块与动力总成底部固连。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正常工作工程中,当系统外的振动传导至吸振器时,若是该激振频率较小而振幅较大,该吸振器的橡胶主簧将往下压缩,此时泄压孔处压力阀在振动激励的作用下处于开启状态,液体将从下往下流动。此时整个系统内的液体通过惯性橡胶膜的变形来实现上下液体的压力的一致。相反地,若是激励频率高,振幅较小时,泄压孔处于中间位置,液体泄压孔流动的趋势将被切断,此时惯性橡胶膜的变形减小,从而有利于减小上下液腔内压力的波动。上质量块所属的为大密度的钢材料构成,在实际运用上可以对体积进行改变,吸振器外壳则在满足工作条件下采用密度较小的薄壁铝板。

本实施例的整个辅助液压吸振器不仅仅可以承受动载作用,而且还有相当的抗过载能力。上、下液体腔内的液体同时具有阻尼和弹簧的多种效果,能够对系统传给吸振器的振动进行吸收处理,对振动能量进行消耗衰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