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仪表3D表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022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组合仪表3D表盘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组合仪表3D表盘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车型的组合仪表表盘大都是2.5D表盘。这样会降低汽车研发成本和开发难度,进而大大缩短了组合仪表的开发周期。其弊端是:带有2.5D表盘的组合仪表,看起来美观程度品质较差,严重影响了驾驶人员的舒适性;带有2.5D表盘的组合仪表,看起来不是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进而降低整车内饰的风格。带有2.5D表盘的组合仪表,传统的热成型工艺做出来的表盘高度不是很高,一般也就4mm左右,所以组合仪表就看起来效果不是很炫,最后可能会影响汽车的销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仪表3D表盘组件,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快捷、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组合仪表3D表盘组件包括底部封闭的壳体、前后对应设置在壳体上的透光板和背板、设置在壳体顶部的顶板、限位在顶板与壳体之间的成像板、斜向限位在壳体内的半透镜、限位在壳体内的位于半透镜与背板之间的一对表盘,壳体底部通过通孔限位有一对与表盘位置相对应的光源,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表盘包括表盘外壳、限位在外壳上的刻度盘、设置在刻度盘上的指针,刻度盘外侧分别设有副刻度盘,刻度盘、副刻度盘上的刻度均通过镭雕雕刻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受传统工艺制约,通过镭雕工艺,可进行不同颜色的组合,从而使外形更为美观,增加车内的色彩感,进而提高驾驶感受。表盘更有深度,表盘的数字和刻度更清晰美观,工艺可控性更强,极大降低了废品率,为正常的生产配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镭雕工艺大大降低了传统组合仪表制版的周期,进而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表盘的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光源、2壳体、3右表盘、4背板、5成像板、6半透镜、7透光板、8顶板、9左表盘;

图2中:7透光板、10左副刻度盘、11指针、12左刻度盘、13表盘外壳、14右副刻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3,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组合仪表3D表盘组件包括底部封闭的壳体2、前后对应设置在壳体上的透光板7和背板4、设置在壳体顶部的顶板8、限位在顶板与壳体之间的成像板5、斜向限位在壳体内的半透镜6、限位在壳体内的位于半透镜与背板之间的左表盘9和右表盘3,壳体底部通过通孔限位有一对与表盘位置相对应的光源1。表盘包括表盘外壳13、限位在外壳上的左刻度盘12和右刻度盘、设置在左、右刻度盘上的指针11,刻度盘外侧分别设有左副刻度盘10、右副刻度盘14,刻度盘、副刻度盘上的刻度均通过镭雕雕刻而成。

表盘采用以下工艺成型制造,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表盘丝网印刷:将透明的PC膜片刷红色底色,依次涂刷白色底色、黑色底色,检查漏印色块;初检完成后,通过背光检验漏光、漏点以及印刷均匀度。

步骤2)表盘热成型:表面涂刷麻油,将表盘磨具放入成型腔内预热,预热完毕后退出成型腔,将印刷好的平面表盘放入表盘模具上;再将表盘模具上压板合上送入成型腔内,380℃对表盘进行烘烤,使成型腔完全闭合,高温气体加压、保压、泄压后退出模具,打开上压板取出表盘。

步骤3)冷冲压:将热成型的3D表盘放入冷冲模具上冲压,使表盘更加坚硬。

步骤4)表盘镭雕:通过检具先将激光对准表盘的中心,依次雕刻出刻度线、数字、字符以及其他颜色,最后重新扫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