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压缩机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321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压缩机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04263944U的中国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双驱系统及包括其的汽车,其所提出的方案是:所述汽车具有发动机和电机,所述系统的联轴机构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置于所述传动轮和所述电机之间的摩擦盘,其能够在传动轮-摩擦盘同步装置的作用下连接所述传动轮并随所述传动轮转动;以及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传动轮和所述摩擦盘之间并且固定于所述摩擦盘,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轴以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上述方案中的电机仅用于驱动空调压缩机,用途单一。此外,采用该方案的汽车需安装起动系统中来驱动发动机,所述起动系统包括另一个电机。采用该方案的汽车对电机进行了重复使用,其即增加了成本又浪费了有限的车身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装置,所述空调压缩机装置的第二驱动装置即可驱动空调压缩机,也可驱动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所述空调压缩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二驱动装置和空调压缩机,还包括:

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连接所述发动机;

第一电磁离合器,其一端与所述传动轮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

第二电磁离合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空调压缩机连接。

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压缩机装置通过增设一个电磁离合器,使得第二驱动装置即可驱动空调压缩机,也可代替汽车起动系统驱动发动机,既节省空间又降低成本,还能充分发挥了第二驱动装置的价值。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传动轮为皮带轮。

优选地,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装置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和空调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为齿轮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实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了以上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2、传动轮;3、第二驱动装置;4、空调压缩机;5、第一电磁离合器;6、第二电磁离合器;7、减速器;8、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压缩机装置,包括发动机1、第二驱动装置3和空调压缩机4,还包括:

传动轮2,传动轮2连接发动机1;

第一电磁离合器5,其一端与传动轮2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3连接;

第二电磁离合器6,其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3连接,其另一端与空调压缩机4连接。

当发动机1驱动空调压缩机4时,第一电磁离合器5和第二电磁离合器6处于接合状态,第二驱动装置3空转;当第二驱动装置3驱动空调压缩机4时,第一电磁离合器5处于断开状态,第二电磁离合器6处于接合状态;当第二驱动装置3驱动发动机1时,第一电磁离合器5处于接合状态,第二电磁离合器6处于断开状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增设了一个电磁离合器,使得所述空调压缩机装置增加了一个工作模式,即第二驱动装置3可代替汽车起动系统驱动发动机,实现汽车的快速启动,既节省空间又降低成本,还能充分发挥了第二驱动装置3的价值。本实施例的空调压缩机装置适用于汽车,例如公交大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为电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传动轮2为皮带轮。发动机1可以通过传动带8连接皮带轮。发动机1可驱动皮带轮,进而驱动空调压缩机4。第二驱动装置3也可以驱动皮带轮,进而驱动发动机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装置还包括减速器7,减速器7连接第二离合器6和空调压缩机4,减速器7可降低空调压缩机4的速度和增大空调压缩机4的转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减速器7为齿轮减速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传动轮2、第二驱动装置3、空调压缩机4、第一电磁离合器5、第二电磁离合器6和减速器7安装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结构的空调压缩机装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