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423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乘坐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汽车座椅舒适程度。现有的汽车座椅包括座垫、靠背和头枕,通常采用金属骨架外包覆皮革或者人造革材料,保证了汽车座椅的强度和安全性,但不具备保健功能,其舒适性也有待提高。而且绝大多数座椅都由单种材料经传统工艺制成,其功能单一,人长时间乘座后会感到腰酸背痛,不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进一步提高乘客使用该汽车座椅的舒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

座垫、与所述座垫活动连接的靠背以及插接在所述靠背上的头枕;设置在座垫下方的第一导引元件,以及设置在汽车地板上用于与第一引导元件啮合的、用于引导所述汽车座椅能沿汽车纵向来回移动的第二引导元件;

其中,所述座垫包括座垫骨架,所述座垫骨架由带钢焊接而成,所述座垫骨架内部平面由钢丝编织而成,所述钢丝上铺设有至少一层柔性材料层,所述柔性材料层外覆盖有至少一层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层;

所述靠背包括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由带钢焊接而成,所述靠背骨架内部平面由钢丝编织而成,所述钢丝上铺设有至少一层柔性材料层,所述柔性材料层外覆盖有至少一层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层;

所述头枕包括头枕骨架,所述头枕骨架由钢丝构成,所述头枕骨架内部平面由钢丝编织而成,所述钢丝上铺设有至少一层柔性材料层,所述柔性材料层外覆盖有至少一层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层。

可选地,所述座椅还包括两个用以调节座椅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蜗轮蜗杆结构。

可选地,所述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上,所述转盘的边缘开有至少一个卡槽;

位于所述座垫一侧的、用于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头;

位于所述座垫一侧的手把,所述手把通过铰链与所述卡头连接,所述手把上设置有转轴,所述手把可绕转轴旋转;

用于提供给所述手把回复力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座椅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手把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座垫、靠背及头枕钢丝上铺设的柔性材料层为海绵。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中的座垫、靠背和头枕外覆盖层均采用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制作而成,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缓解腰部疼痛与疲劳;加速脂肪转化为脂肪酸、甘油、水等小分子物质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即增强了用户体验,特别适用于长期开车坐车的人群。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两个用以调节座椅高度的蜗轮、蜗杆机构,转动座椅前面的蜗杆时调节前部高度,转动座椅后部蜗杆时调节座椅后部高度,可因人而异分别调节前后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结构为转盘,所述转盘用四个铆钉固定在靠背上,手把通过铰链同卡头相联,并通过转轴和定位销固定在座椅面上,卡头插入转盘的卡槽内,固定靠背和座椅面的角度,需要改变角度时,向后拉动手把,手把绕转轴转动,拉动卡头移出转盘的卡槽,转动靠背到一定角度后松开手把,手把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插入合适的卡槽后,使靠背固定在一定角度,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节靠背角度,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垫的断面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垫的断面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枕的断面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

座垫、与所述座垫活动连接的靠背以及插接在所述靠背上的头枕,设置在座垫下方的第一导引元件,以及设置在汽车地板上用于与第一引导元件啮合的、用于引导所述汽车座椅能沿汽车纵向来回移动的第二引导元件,其中,所述座垫包括座垫骨架,所述座垫骨架由带钢10焊接而成,所述座垫骨架内部平面由钢丝11编织而成,这样既可以降低重量也能使座面有一定的弹性,加强人员乘坐的舒适感;图3中所示直角处的加强角钢14的使用可以在降低骨架带钢10的尺寸情况下保证整个框架的刚度,达到节约材料,降低重量的目的,而且所述钢丝11上铺设有至少一层柔性材料层12,所述柔性材料层12外覆盖有至少一层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层13;

所述靠背包括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由带钢焊接而成,所述靠背骨架内部平面由钢丝编织而成,所述钢丝上铺设有至少一层柔性材料层22,所述柔性材料层22外覆盖有至少一层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层23;靠背结构同于座面,只是尺寸的差别,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头枕包括头枕骨架,头枕骨架通过插杆34插入靠背上部,所述头枕骨架由粗号钢丝30构成,所述头枕骨架内部平面由细号钢丝31编织而成,所述细号钢丝31上铺设有至少一层柔性材料层32,所述柔性材料层32外覆盖有至少一层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层33。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中的座垫、靠背和头枕外覆盖层均采用托玛琳竹纤维纺织面料制作而成,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缓解腰部疼痛与疲劳;加速脂肪转化为脂肪酸、甘油、水等小分子物质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即增强了用户体验,特别适用于长期开车坐车的人群。

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座椅还包括两个用以调节座椅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蜗轮蜗杆结构,转动座椅前面的蜗杆时调节前部高度,转动座椅后部蜗杆时调节座椅后部高度,可因人而异分别调节前后高度。

如图5所示,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述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结构为转盘41,所述转盘41可通过铆钉固定在靠背上,转盘41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42,卡头43插入转盘41的卡槽42内,卡头43的另一端可通过铰链与位于座椅一侧的手把44相连接,手把44内设有转轴45,手把44通过转轴45和定位销固定在座椅面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提供手把44回复力的弹簧46,所述弹簧46的一端固定在座椅的一侧,另一端与手把44固定相连。根据乘员需要改变靠背和座椅面角度时,只需向后拉动手把44,手把44即绕转轴45转动,拉动卡头43移出转盘41的卡槽42,转动靠背到一定角度后松开手把44,手把44在弹簧46提供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插入合适的卡槽42后,使靠背固定在一定角度。即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节靠背角度,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手把44在座椅的一侧,转盘41、卡头43等一系列部件在座椅两侧都有设置。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垫、靠背及头枕钢丝上铺设的柔性材料层为海绵,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制柔性材料层的材料。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