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骑车者保护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728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骑车者保护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骑车者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这种车辆有可能与在车外移动的行人发生碰撞。

专利文献1、2中,在车盖上平坦地并排展开多个安全气囊。

由此,能够在与车辆前部碰撞的行人的上身和车盖之间平坦地展开安全气囊,削弱撞击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129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0303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除了行人以外,汽车这种车辆还可能与例如骑自行车的骑车者发生碰撞。

而且,当骑车者与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骑车者的腰部位置高,因此上述专利文献1、2的保护装置可能无法适宜地保护骑车者。

骑车者在碰撞后会被顶到汽车的车盖上,腰部被车盖卡住,之后因弯曲的车盖而弹起。对于这种碰撞形态,上述专利文献1、2的保护装置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功能。

如此,车辆需要提高被碰撞的骑车者的保护性能。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从乘车部向前突出且由车盖形成上面部的前部的车辆的骑车者保护装置,具有:车盖锁闩,其以使所述车盖的前部能够打开的方式可解除所述车盖的闭止;以及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其在所述车盖的下侧设置于所述前部,使骑车者安全气囊展开,其中,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在所述车盖的前部已经打开的状态或能够打开的状态下,使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从所述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

优选地,可以具有:促动器,其驱动所述车盖,以打开所述车盖的前部。

优选地,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可以在开始从所述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之后,向上方展开。

优选地,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可以展开至与骑车者的肩部同高或骑车者的肩部的上侧。

优选地,可以具有:鼻锥,其在所述前部设置于所述车盖的前侧,其中,所述鼻锥的上面部后端部分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开始从所述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的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通过碰到所述倾斜面而向上方展开。

优选地,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可以具有连结上表面中央和前端下表面的系绳,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在开始从所述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之后,因所述系绳的张力而被拉向上方,由此向上方展开。

优选地,可以具有:鼻锥,其在所述前部设置于所述车盖的前侧,其中,所述鼻锥的上面部后端部分设置有可上下旋转的可动片,开始从所述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的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在从所述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时,通过碰到所述可动片而向上方展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盖;前部,其从乘车部向前突出,且具有由所述车盖形成的上面部;车盖锁闩,其能够以使所述车盖的前部能够打开的方式解除所述车盖的闭止;以及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其在所述车盖的下侧设置于所述前部,使骑车者安全气囊展开,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在所述车盖的前部已经打开的状态或能够打开的状态下,使所述骑车者安全气囊从所述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在车盖的前部已经打开的状态或能够打开的状态下,使骑车者安全气囊从车盖的下侧向前展开。因此,当在碰撞后骑车者要从前方被顶到车辆的前部上时,能够通过骑车者安全气囊阻挡其身体。要被顶起的骑车者在之后不易向后侧移动。由此,能够提高被碰撞的骑车者的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汽车的侧面透视图;

图2中(a)~(d)是与骑车者碰撞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与行人碰撞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a)和图4(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骑车者保护装置的说明图;

图5中(a)~(c)是将骑车者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从前方向转换到上方向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6是图4(a)和图4(b)的骑车者保护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7是与骑车者发生碰撞时图6的控制部实施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8中(a)~(c)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与骑车者碰撞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汽车(车辆)

2…前部

3…乘车部

4…后部

5…车盖

6…鼻锥

7…前挡玻璃

9…车盖锁闩

11…骑车者保护装置

12…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

13…骑车者安全气囊

14…主体

15…促动器

16…倾斜面

17…系绳

18…可动片

21…摄像设备

22…雷达

23…安全气囊装置

24…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汽车1的侧面透视图。图1示出了汽车1的侧面以及在其前方横穿的骑车者。

汽车1是车辆的一例。

图1的汽车1的车体具有前部2、乘车部3以及后部4。

前部2是从乘车部3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前部2中配置有发动机、电动机等动力单元。前部2的上面部可开闭地设置有车盖5。车盖5的前缘设置有车盖锁闩9。通过车盖锁闩9卡合,车盖5的前缘被可解除地闭止。另外,车盖5的前侧设置有包含保险杠的鼻锥(ノーズコーン)6。前部2的上面部由车盖5和鼻锥6的上面部构成。

乘车部3中设置有乘车的乘员坐的座椅等。在乘车部3的前面,在成为前部2的上面部的上侧的位置,设置有前挡玻璃7。

后部4是从乘车部3向后突出的部分。后部4中设置有行李空间。

图2是与骑车者碰撞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当骑车者与汽车1的前部碰撞时,由于骑车者的腰部位置高,因此如图2中(a)所示,骑车者会在碰撞后被顶到汽车1的车盖5上。

而且,被顶起的骑车者的负荷会如图2中(b)所示使车盖5凹陷变形,之后如图2中(c)所示,车盖5将骑车者向上推移。

如此被车盖5向上推移的骑车者按照汽车1与骑车者的相对速度以及相对移动方向,如图2中(d)所示例如向后方移动。此时,骑车者的头部也可能撞上前挡玻璃7。

图3是与行人碰撞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如图3所示,当行人与汽车1的前部碰撞时,行人的上身会以腰部位置为支点朝汽车1的车盖5向下旋转。如此,行人在碰撞后不易被顶到车盖5上。另外,也不易发生在车盖5上向后方移动。

如此,与行人的碰撞形态和与骑车者的碰撞形态有所不同。因此,即使为了保护行人而在车盖5上平坦地展开安全气囊,也难以适宜地保护骑车者。

本实施方式中,会提高被碰撞的骑车者的保护性能。

图4(a)和图4(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骑车者保护装置11的说明图。图4(a)是汽车1的前部2的局部侧视图。图4(b)是汽车1的前部2的俯视图。

图4(a)和图4(b)的骑车者保护装置11具有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12和促动器15。另外,图4(a)和图4(b)中,车盖锁闩9解除,车盖5的前缘处于可开闭的状态。

促动器15例如为马达。促动器15驱动车盖5,以打开车盖5的前部。

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12具有骑车者安全气囊13、以及收纳骑车者安全气囊13和气体发生器的主体14。

主体14设置在车盖5的下侧。

骑车者安全气囊13从主体14向前展开。

之后,如图4(a)和图4(b)所示,通过在车盖5的前部打开的状态下展开,骑车者安全气囊13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

另外,骑车者安全气囊13从车盖5突出的部分向上方展开。骑车者安全气囊13展开至与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骑车者的肩部同高或与此相比的上侧。该高度例如可以为50cm~1m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骑车者安全气囊13如此向上展开,因此也可以使用该骑车者安全气囊13自身向上的展开力的一部分,不依靠促动器15,而是仅依靠骑车者安全气囊13来抬起车盖5的前缘。

图5是将骑车者安全气囊13的展开方向从前方向转换到上方向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5中(a)中,在位于车盖5的前侧的鼻锥6的上面部后端部分,形成有前高后低的倾斜面16。由此,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开始展开的骑车者安全气囊13,能够通过碰到倾斜面16而向上方展开。

图5中(b)中,骑车者安全气囊13的上表面中央和前端下表面通过系绳17连结。由此,当展开进行时,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开始展开的骑车者安全气囊13会被系绳17的张力拉向上方。其结果,骑车者安全气囊13能够向上方展开。

图5中(c)中,位于车盖5的前侧的鼻锥6的上面部后端部分设置有可上下旋转的可动片18。由此,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开始展开的骑车者安全气囊13,在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时会碰到可动片18。可动片18向上旋转,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面16。进一步要向前展开的骑车者安全气囊13,能够碰到由可动片18形成的倾斜面16而向上方展开。

图6是图4(a)和图4(b)的骑车者保护装置11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6的控制系统示出了摄像设备21、雷达22、安全气囊装置23、促动器15、车盖锁闩9、以及连接这些的控制部24。在此,安全气囊装置23中含有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12。

控制部24根据摄像设备21和雷达22的检测来预测碰撞,检测碰撞。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向安全气囊装置23输出气体发生器的点火信号。

例如,当检测到骑车者的碰撞时,向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12输出点火信号。由此,骑车者安全气囊13展开。

摄像设备21例如为一对摄像元件,如图1所示,面向前方地设置在乘车部3的车顶和前挡玻璃7上,通过摄像来观测汽车1前方的周边状况。

如图1所示,雷达22例如配置在汽车1的前部2的前面。雷达22发出超声波和电波,根据有无其反射波等来观测汽车1的前方的周边状况。

而且,控制部24能够确定在汽车1前方通过的骑车者等障碍物,判断该障碍物的碰撞可能性。

图7是与骑车者发生碰撞时通过图6的控制部24实施的控制的流程图。

控制部24周期性地实施图7的骑车者碰撞控制。

如图7所示,控制部24判断是否与骑车者发生了碰撞(步骤st1)。例如可以在检测到与骑车者的碰撞时,判断为与骑车者发生了碰撞。

当与骑车者发生了碰撞时,控制部24实施用于保护骑车者的控制(步骤st2)。

具体而言,首先解除车盖锁闩9。由此,车盖5解除闭止并处于前缘能够打开的状态。另外,通过促动器15打开车盖5的前部。车盖5的前缘处于打开的状态。

接着,向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12输出点火信号。

由此,如图4(a)和图4(b)所示,骑车者安全气囊13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然后向上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依靠促动器15,而是仅依靠骑车者安全气囊13来抬起车盖5的前缘。

图8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与骑车者碰撞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通过实施图7的控制,在汽车1的前部2的上面部,骑车者安全气囊13从前部打开的车盖5的前方向上展开。

而且,由于骑车者的腰部位置高,因此如图8(a)所示,被碰撞的骑车者将会被顶到汽车1的车盖5上。

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骑车者安全气囊13向上展开,因此骑车者的上身和腰部撞上骑车者安全气囊13,并且其负荷作用于骑车者安全气囊13。

另外,由于骑车者的腰部被骑车者安全气囊13的下部支撑,因此如图8(b)所示,骑车者会因之后的惯性而朝车盖5向下旋转。

之后,向车盖5倒下的骑车者的上身如图8(c)所示,向骑车者安全气囊13上倒去。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骑车者安全气囊装置12在车盖5的前部能够打开的状态、或车盖5的前部已经打开的状态下,使骑车者安全气囊13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因此,当在碰撞后骑车者要从前方被顶到车辆的前部2上时,能够通过骑车者安全气囊13阻挡其身体。要被顶起的骑车者在之后不易向后侧移动。由此,能够提高被碰撞的骑车者的保护性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骑车者安全气囊13在开始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之后,向上方展开。因此,在碰撞后要从前方被顶到车辆的前部2上的骑车者的身体,能够通过骑车者安全气囊13阻挡。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骑车者安全气囊13展开至与骑车者的肩部同高或骑车者的肩部的更上侧。因此,在碰撞后要从前方被顶到车辆的前部2上的骑车者的整个身体,能够通过骑车者安全气囊13阻挡。

与此相对,当仅身体的一部分被安全气囊接住时,身体容易在该接住的部位与其他部位之间发生错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盖5的前侧的鼻锥6的上面部后端部分,形成有前高后低的倾斜面16。因此,开始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的骑车者安全气囊13,能够通过碰到倾斜面16而向上方展开。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骑车者安全气囊13具有连结上表面中央和前端下表面的系绳17。因此,骑车者安全气囊13在开始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之后,能够被系绳17的张力拉向上方而向上方展开。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在车盖5的前侧的鼻锥6的上面部后端部分上设置有可上下旋转的可动片18。因此,开始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的骑车者安全气囊13,能够在从车盖5的下侧向前展开时通过碰到可动片18而向上方展开。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