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动制动用增压蓄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64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主动制动用增压蓄能器。



背景技术:

传统制动系统,制动的实现,是通过驾驶员施加力在制动踏板上,后经过真空助力系统的放大与转化为液压力后作用在制动器上,从而实现制动。现在汽车上用的真空助力系统由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真空罐、真空泵、真空管组成,其中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利用真空与大气的压力差,将驾驶员施加于脚踏板上的制动力进行放大,并将这个力传导至制动主缸,建立液压,实现踏板力向液压力的转变,进而实现制动。其中真空罐负责存储真空,真空泵负责产生真空。

申请号201320346379.2,授权公告号cn203323947u,名称为“一种用于车辆制动蓄能器的压力采集装置”:“包括连接在车辆制动蓄能器和制动柜之间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制动蓄能器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制动柜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处设置有用于与监控设备连接的。”该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制动蓄能器的压力采集装置不但结构简单牢固,易于拆装,而且实现了对车辆制动蓄能器的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从而实现对车辆液压系统的动态诊断。但该专利提供了压力采集技术,却未提供增压技术。

申请号201220624642.5,授权公告号cn202926739u,名称为“液压蓄能器快速增压系统”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场合广泛的“液压蓄能器快速增压系统”,它“包括油泵、蓄能器、油缸和压力开关:液控单向阀、电磁阀、单向阀、卸荷阀和方向阀:在油泵与蓄能器之间依次安装有卸荷阀、单向阀、电磁阀和液控单向阀,在油泵与油缸之间依次安装有卸荷阀、单向阀和压力开关。”其“采用小油泵电机,不单独配置高压油泵电机,仅在系统与蓄能器之间设置一套阀组即可,解决了在大流量工作之后需要短时间加压到指定压力的要求。”该专利文件说明,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节能,散热低。但该实用新型未提供用于汽车制动用增压器。

另外,市场上目前运用的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必须要保持有一定踏板力的输入,而踏板力的输入必须由驾驶员来完成,因此现有真空助力系统,具备助力功能,但不具备有主动刹车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在整个刹车过程中驾驶员必须始终保持踏板力的输入的车辆自动制动用增压蓄能器。

本发明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自动制动用增压蓄能器,包括油壶、制动器组、主缸、电机、活塞、蓄能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池阀、第四电磁阀;油壶的一端通过通过第四电磁阀和活塞的一端相连,活塞的另一端和电机一端相连,电机的另一端同时和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第三电池阀的一端相连;所述制动器组包括若干个小制动器组,每个小制动器组里包含有个数相同的制动器;相应的,油壶通过个数和小制动组个数相同的通道和各小制动组中的制动器相连;第三电池阀的另一端和蓄能器的一端相连,蓄能器的另一端和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和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同时和主缸的第一端相连,主缸的第二端设有分别和各小制动组相连的若干制动器连接小端,主缸的第三端设有和小制动组个数相同的油壶连接通道并通过这些油壶连接通道和油壶相连。

现有真空助力系统,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必须要有踏板力的输入,而踏板力的输入必须由驾驶员来完成,因此不能实现主动制动刹车。而本发明,蓄能器为主动刹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实施单元,其中整车vcu中包含该系统的控制程序,通过踏板位移传感器反馈来的位移信号,识别驾驶员的制动意图,进而控制增压蓄能器实现对新型制动主缸的建压,并利用制动器组中的各制动器实现主动刹车,尤其在用于新能源车时,可以利用制动器组中的制动器实现稳定、可靠的自动制动刹车。相比于现有的真空助力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稳定性。

作为优选,制动器组包括偶数个小制动器组,每个小制动器组包括相同偶数个的制动器。本优选方案,结构紧凑,平衡性佳,使用效果好。

作为优选,油壶、制动器组中的各制动器、主缸、电机、活塞、蓄能器上均相应地设有密封圈。本优选方案,有利于提高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制动器组中的各制动器实现稳定、可靠的自动制动刹车。相比于现有的真空助力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油壶1、第一制动器2、第二制动器3、第三制动器4、第四制动器5、主缸6、电机7、活塞8、蓄能器9、第一电磁阀10.1、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池阀11.1、第四电磁阀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油壶1、制动器组、主缸6、电机7、活塞8、蓄能器9、第一电磁阀10.1、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池阀11.1、第四电磁阀11.2;油壶1的一端通过第四电磁阀11.2和活塞8的一端相连,活塞8的另一端和电机7一端相连,电机7的另一端同时和第二电磁阀10.2的一端、第三电池阀11.1的一端相连;所述制动器组包括若干个小制动器组,每个小制动器组里包含有个数相同的制动器;相应的,油壶1通过个数和小制动组个数相同的通道和各小制动组中的制动器相连;第三电池阀11.1的另一端和蓄能器9的一端相连,蓄能器9的另一端和第一电磁阀10.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磁阀10.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磁阀10.2的另一端同时和主缸6的第一端相连,主缸6的第二端设有分别和各小制动组相连的若干制动器连接小端,主缸6的第三端设有和小制动组个数相同的油壶连接通道并通过这些油壶连接通道和油壶1相连。本实施例,所述制动器组包括两个小制动器组,每个小制动器组里包括两个相同的制动器,总共四个制动器,即:第一制动器2、第二制动器3、第三制动器4、第四制动器5四个制动器。其中第一制动器2和第二制动器3构成一个小制动器组,第三制动器4和第四制动器5构成另一个小制动器组。作为优选,油壶1、制动器组的各制动器、主缸6、电机7、活塞8、蓄能器9上均相应地设有密封圈,具体结构细节,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发明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发明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车辆自动制动用增压蓄能器,包括油壶、制动器组、主缸、电机、活塞、蓄能器、四个电磁阀;油壶一端通过电磁阀和活塞的相连,活塞另一端和电机一端相连,电机另一端同时和第二电磁阀一端、第三电池阀一端相连;制动器组包括若干个小制动器组,每个小制动器组里包含有个数相同的制动器;油壶通过个数和小制动组个数相同的通道和各小制动组中的制动器相连;第三电池阀另一端和蓄能器的一端相连,蓄能器另一端和第一电磁阀一端相连;第一电磁阀另一端和第二电磁阀另一端同时和主缸第一端相连,主缸第二端设有分别和各小制动组相连的若干制动器连接小端,主缸第三端设有和小制动组个数相同的油壶连接通道并通过这些油壶连接通道和油壶相连。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1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