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空气供应到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718发布日期:2018-07-07 10:2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空气供应到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装置,该装置具有:

-布置在流入口侧的中央风扇,其用于产生经过调节空气流,特别是借助于空调系统调节的空气流;

-多个流通道,所述多个流通道用于将空气流传输和分配到内部空间的不同的位置;

其中,流通道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侧的通道出口或至少一个到一个其他流通道中的连接区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各种这样的装置。所有这样的装置均用于将经过冷却、清洗、干燥或加热的空气流输送到机动车辆的内部空间的不同位置上(例如,驾驶员座椅和前排乘客座椅、后排座椅、侧窗、脚部空间等)。加热的空气流也通过中央风扇来提供。但是,这种情况的问题在于:沿着各个流通道会产生显著的温度损失,这使得空气流必须被过热地引导到流通道中,以便能够在通道出口对这些损失做出补偿。但是,特别是在纯电动驱动的车辆中,总是只有有限的电能储备并且没有足够的动力废热(如内燃机)可用,因此借助于常规的装置实现车辆加热会导致较大的能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特征的装置,其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将所提供的热能转化为热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空气供应到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具有:

-设置在流入口侧的中央风扇,其用于产生经过调节的、特别是借助于空调系统调节的的空气流;

-多个流通道,所述多个流通道用于将空气流传输和分配到车辆内部空间的不同的位置;

其中,流通道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侧的通道出口或至少一个到一个其他流通道中的连接区域,

其中,根据本发明,在流通道的内部,在相应的通道出口的区域中和/或在彼此连接的流通道之间的连接区域中布置至少一个与中央风扇间隔开的分散式电加热装置。

布置这种与中央风扇间隔开的分散式电加热装置的优点在于:只在空气流从流通道离开进入到内部空间之前很短的距离或时间上对空气流加热,从而相比于中央加热装置能够大大地降低管路损耗。同时,这种分散式加热装置能够按需控制,使得只有需要被加热的空气流时才会向加热装置加载空气流。

这种分散式加热装置可以具有热塑性支撑结构和装在该支撑结构上或集成在该支撑结构中的碳基加热件。该加热件在施加电流时时自身变热并因此将所产生的热量发送到支撑结构和空气流。

该加热件优选包含碳纤维或碳纳米管。

该加热件可以以漆或气相沉积层的形式施加在支撑结构上。

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可以布置在流通道的独立的附接元件(aufsatzelement)中和/或流通道的到其他的流通道的独立的连接元件中。

加热装置本身可以形成连接元件。

热塑性支撑结构可以由流通道的或附接元件的或连接元件的壁的部分区域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流通道可以通过吹塑工艺或通过热成型工艺(特别是通过利用2个热塑性材料板的真空深拉)来制备。

支撑结构可以形成为支撑薄膜。该支撑薄膜的厚度可以为1μm到2000μm。

支撑结构可以为折叠的、堆叠的、卷曲的、蜂窝状的、卷绕的和/或波纹状的。

支撑结构可以通过挤压或注塑或通过生成工艺(generativenverfahrens)来制造。

加热装置可以代替附接元件或连接元件或流通道的壁的部分区域。

流通道由至少两个组合的节段形成,其中,加热装置被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保持在节段之间。

加热装置可以通过流通道中的侧开口引入到流通道中。

加热装置可以与封闭该开口的盖连接,或者被一体成型在封闭该开口的盖上。

流通道的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由发泡塑料材料形成。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仅示出了实施例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其中示意性示出了:

图1-图3:根据本发明装置的流通道的第一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4-图7:根据本发明装置的流通道的第二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8-图12:根据本发明装置的流通道的第三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13-图16:根据本发明装置的流通道的第四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17:具有多个流通道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7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用于将空气供应到车辆的内部空间i中(以虚线为界)的装置,其具有

-布置在流入口侧的中央风扇g,用于产生经调节的、特别是借助于空调系统调节(例如干燥或清洁)过的的空气流;

-多个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用于将空气流传输和分配到内部空间的不同的位置;

其中,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侧的通道出口a2、a4、a6、a7、a8、a9、a10、a11、a12、a13或至少一个到一个其他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中的连接区域v1-7、v1-9、v3-11、v5-12。

在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的内部,在相应的通道出口a2、a4、a6、a7、a8、a9、a10、a11、a12、a13的区域内和/或在彼此连接的流通道1、3、5、7、9、11、12之间的连接区域中布置至少一个与中央风扇g间隔开的分散式电加热装置h。

在图1至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流通道6的第一种变型。分散式加热装置h在流通道6的内部布置在通道出口a6的区域中。在图3中的细节a的放大细节视图中可以看到加热装置h的结构。该加热装置h具有热塑性支撑结构t和施加到支撑结构t上的碳基加热件c。加热件c可以包括碳纤维或碳纳米管。支撑结构t形成为支撑薄膜,其被卷绕并成波浪状。

图4至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流通道3的另一种变型。在这情况下,在流通道11的内部,在彼此连接的流通道3和11之间的连接区域v3-11中,布置有至少一个与中央风扇g间隔开的分散式电加热装置h。当然,该加热装置在此也可以布置在流通道3的内部。

图8至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流通道13的另一种变型。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装置h布置在流通道13的独立的附接元件x中。可选地,附接元件x也可以是流通道13到另一个流通道的独立的连接元件并且在该连接元件中可以布置加热元件。独立的附接元件x或独立的连接元件使得对加热装置h的维护、修理或更换更容易。在图9所示的细节b的放大细节视图中,可以看到加热装置h的结构。加热装置h具有热塑性支撑结构t和集成在支撑结构t中的碳基加热件c。该加热件c可以包括碳纤维或碳纳米管。支撑结构t形成为支撑薄膜,其被卷绕并成波浪状。

图13至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流通道3的另一种变型。在流通道3内,在彼此连接的流通道3和11之间的连接区域v3-11中布置与中央风扇g间隔开的分散式加热装置h。该加热装置h可经由流通道3中的侧开口30引入到流通道3中。该加热装置与封闭开口30的盖31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封闭开口30的盖31上。

一般来说,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的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由发泡塑料材料形成。热塑性支撑结构t可以由附接元件x或连接元件或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的壁的部分区域形成。加热装置h可以代替附接元件x或连接元件或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的壁的部分区域。流通道1、2、3、5、6、7、8、9、10、11、12、13可以由至少两个组合的节段形成,在此情况下,加热装置h被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保持在节段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