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上门洗车液体转换使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24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移动上门洗车液体转换使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洗车平台技术,尤其是移动洗车的洗车液输送技术。



背景技术:

移动洗车俗称上门洗车,是传统服务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典型“互联网+”产业,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了对消费者的上门洗车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同时在洗车作业中确保高效、快速、高清洁度,必然需要提供一种标准化的移动洗车载体平台,从交通运输、洗车水箱、洗车工具、文案材料等多方面为移动洗车作业提供集成化的支撑,而且必须满足标准化统一化的要求。在行业的不断技术革新中,利用电动车(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甚至是二轮车)作为移动洗车平台成为最新的发展趋势。电动洗车平台具有交通便捷、环保节能等诸多特点,目前已经展现出作为行业标准平台工具的潜力。

目前在电动三轮车上通常设置两组水箱,分别负载洁净的清洗水和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水,两组水箱采用分别独立的管路进行输送,并对应设置两组喷枪,在产品构造和洗车作业上均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上门洗车液体转换使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移动上门洗车液体转换使用装置,在作为移动洗车载体平台的电动三轮车架上背负设置清洗水厢,清洗水厢内设置有两组相互独立的洁净水箱及洗涤液箱,洁净水箱及洗涤液箱上设置有各自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二者出液口分别通过管路Ⅰ、管路Ⅱ接通到同一段直管的两端,所述管路Ⅰ和管路Ⅱ上分别设置阀门Ⅰ和阀门Ⅱ,所述直管的中段设置一组三通,此三通的出口端通过泵体与洗车喷水嘴接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路Ⅰ、管路Ⅱ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Ⅱ均采用带有条形把手的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门Ⅰ、阀门Ⅱ在管路Ⅰ、管路Ⅱ上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置一支连接片,此连接片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阀门Ⅰ、阀门Ⅱ的条形把手末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对洁净水、洗涤液进行了集成化设置和利用,并设置有相应的协同化保险装置,为洗车作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洁净水箱及洗涤液箱分别通过管路Ⅰ、管路Ⅱ接通到同一段直管的两端,其中管路Ⅰ和管路Ⅱ上分别设置阀门Ⅰ和阀门Ⅱ,由于阀门Ⅰ、阀门Ⅱ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并且二组阀门通过连接片协同一致开、关,带来的效果即是:两阀门始终保持一开一闭的状态;这样不仅简化了洗车装置的结构设计,同时在洗车作业时对洁净水、洗涤液水进行切换也十分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两水箱的设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装置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清洗水厢(1)、洁净水箱(2)、洗涤液箱(3)、管路Ⅰ(4)、管路Ⅱ(5)、阀门Ⅰ(6)、阀门Ⅱ(7)、直管(8)、三通(9)、条形把手(10)、连接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在作为移动洗车载体平台的电动三轮车架上背负设置清洗水厢1,清洗水厢内设置有两组相互独立的洁净水箱2及洗涤液箱3,洁净水箱2及洗涤液箱3上设置有各自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二者出液口分别通过管路Ⅰ4、管路Ⅱ5接通到同一段直管8的两端,管路Ⅰ4和管路Ⅱ5上分别设置阀门Ⅰ6和阀门Ⅱ7,进一步的,设置管路Ⅰ4、管路Ⅱ5相互平行,阀门Ⅰ6和阀门Ⅱ7均采用带有条形把手10的球阀,且阀门Ⅰ6、阀门Ⅱ7在管路Ⅰ4、管路Ⅱ5上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更进一步的,设置一支连接片11,此连接片11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阀门Ⅰ6、阀门Ⅱ7的条形把手10末端;最后,直管8的中段设置一组三通9,此三通9的出口端通过泵体与洗车喷水嘴接通。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洁净水箱2及洗涤液箱3分别通过管路Ⅰ4、管路Ⅱ5接通到同一段直管8的两端,其中管路Ⅰ和管路Ⅱ上分别设置阀门Ⅰ6和阀门Ⅱ7,由于阀门Ⅰ、阀门Ⅱ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并且二组阀门通过连接片11协同一致开、关,带来的效果即是:两阀门始终保持一开一闭的状态;这样不仅简化了洗车装置的结构设计,同时在洗车作业时对洁净水、洗涤液水进行切换也十分快捷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洁净水、洗涤液进行了集成化设置和利用,并设置有相应的协同化保险装置,为洗车作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