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电动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92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防滑电动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电动踏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为适应野外不同的地形,户外运动合适的车型一般都是越野类的车,为保证高的通过性,越野车的底盘比较高,上下车不太方便,通常会在车外装踏板,一般的踏板都是固定的,电动踏板是可以伸缩的,车门关上踏板就缩回车底,车门打开踏板就伸出车外,这样不影响车身通过性能还能起到保护底盘的作用,而且使汽车整体更美观,彰显尊贵气质。但是踏板上若没有防滑措施,在小孩和老人上下车时容易摔倒,而且若遇到下雨天,踏板上还会有积水。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防滑电动踏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防滑电动踏板,从而提高上车和下车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滑电动踏板,包括具有开口的外框架、可从所述外框架的所述开口伸出或伸进的踏板本体、驱动所述踏板本体运动的驱动电机、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的后端部相连的滚珠丝杠,所述外框架包括底板、对称设于所述底板两侧边部的纵向板、盖设于两所述纵向板上方并与所述底板相对的盖板,所述底板、所述纵向板以及所述盖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前端部为所述开口,所述容纳空间的后端部设有多个连接件,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踏板本体的内部设有多条自所述踏板本体的中部向两侧边部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部与所述踏板本体的底面相连通,所述踏板本体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圆柱形导孔和防滑凸块,每个所述圆柱形导孔的下部均设有沿纵向设置的漏斗形导孔,所述漏斗形导孔的上底面大于其下底面,所述漏斗形导孔的上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圆柱形导孔的底面直径,且所述漏斗形导孔的轴心线与所述圆柱形导孔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圆柱形导孔的下底面与所述漏斗形导孔的上底面之间形成圆环形台阶,每个所述漏斗形导孔的下端均与所述导流管相连通,所述踏板本体的两侧边部的下方均可拆卸的设有自所述踏板本体的前端部向所述踏板本体的后端部延伸的长条状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设有吸水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上设有卡扣,所述踏板本体的两侧边部设有卡槽,所述集水槽和所述踏板本体通过所述卡扣合所述卡槽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面设有用以测定所述集水槽内水量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用以指示所述集水槽内水量的指示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本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两所述纵向板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组件,当所述踏板本体自所述开口伸进或伸出时,所述滑槽沿所述滑动组件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本体采用型材制作,所述踏板本体的背面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外框架的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的,多条所述导流管沿所述踏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所述圆柱形导孔具有多排,每排所述圆柱形导孔均排布于其中一条所述导流管的正上方,所述圆柱形导孔的排数与所述导流管的条数相等。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踏板本体表面摩擦力大,具有防滑效果,雨天时踏板本体表面也不会有积水,从而提升上车和下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滑电动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滑电动踏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本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框架;101、底板;102、纵向板;103、盖板;2、踏板本体;3、连接件;4、导流管;5、圆柱形导孔;6、漏斗形导孔;7、台阶;8、集水槽;9、吸水海绵;10压力传感器;11、连接板;12、滑槽;13、滑动组件;14、防滑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防滑电动踏板,包括具有开口的外框架、可从所述外框架的所述开口伸出或伸进的踏板本体2、驱动所述踏板本体2运动的驱动电机、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2的后端部相连的滚珠丝杠。

所述外框架包括底板101、对称设于所述底板101两侧边部的纵向板102、盖设于两所述纵向板102上方并与所述底板101相对的盖板103,所述底板101、所述纵向板102以及所述盖板10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前端部为所述开口,所述容纳空间的后端部设有多个连接件3,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外框架的所述底板101上。

所述踏板本体2的内部设有多条自所述踏板本体2的中部向两侧边部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的两端部与所述踏板本体2的底面相连通,所述踏板本体2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圆柱形导孔5和防滑凸块14,每个所述圆柱形导孔5的下部均设有沿纵向设置的漏斗形导孔6,所述漏斗形导孔6的上底面大于其下底面,所述漏斗形导孔6的上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圆柱形导孔5的底面直径,且所述漏斗形导孔6的轴心线与所述圆柱形导孔5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圆柱形导孔5的下底面与所述漏斗形导孔6的上底面之间形成圆环形台阶7,每个所述漏斗形导孔6的下端均与所述导流管4相连通,所述踏板本体2的两侧边部的下方均可拆卸的设有自所述踏板本体2的前端部向所述踏板本体2的后端部延伸的长条状集水槽8,所述集水槽8中设有吸水海绵9。

多条所述导流管4沿所述踏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所述圆柱形导孔5具有多排,每排所述圆柱形导孔5均排布于其中一条所述导流管4的正上方,所述圆柱形导孔5的排数与所述导流管4的条数相等。

所述集水槽8上设有卡扣,所述踏板本体2的两侧边部设有卡槽,所述集水槽8和所述踏板本体2通过所述卡扣合所述卡槽相连。

所述集水槽8的内底面设有用以测定所述集水槽8内水量的压力传感器10,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用以指示所述集水槽8内水量的指示灯相连。

所述踏板本体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中部设有沿所述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2,两所述纵向板102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与所述滑槽12相配合的滑动组件13,当所述踏板本体2自所述开口伸进或伸出时,所述滑槽12沿所述滑动组件13滑动。

所述踏板本体2采用型材制作,优选铝型材,所述踏板本体2的背面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踏板本体2表面摩擦力大,具有防滑效果,雨天时踏板本体表面也不会有积水,从而提升上车和下车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