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6645阅读:20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传递驱动桥与车架支架的力及控制车架与桥之间的相对运动轨迹,一般在桥与车架或二者相连部件上加装推力杆,通过横向和纵向推力杆实现传递力及控制相对运动轨迹的功能。

现有的推力杆在汽车运行当中,由于杆头受力,其连接处容易发生形变,使得寿命缩短,减震功能减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力杆结构,结构简单稳定,容易制备,且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推力杆结构,包括:杆身;球头,焊接在所述杆身的两端,所述球头呈空心圆柱体;橡胶衬套,呈空心圆柱体,套设在所述球头内,且所述橡胶衬套外径大于等于所述球头的内径。

如上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中,所述球头的内壁面为向轴线方向凸起的曲面。

如上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中,所述球头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壁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对应,形成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定位块。

如上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中,所述球头的内壁面形成卡接凸起,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壁面形成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凹槽匹配。

如上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中,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壁面呈波纹面。

如上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中,所述杆身为空心圆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稳定,容易制备,橡胶衬套提高了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力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杆身;2-球头;3-橡胶衬套;4-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推力杆结构,包括:杆身1、球头2和橡胶衬套3,该球头2焊接在杆身1的两端,一般的,该杆身1为对称结构,保证两端结构相同,从而保证受力均匀稳定。

球头2和橡胶衬套3都呈空心的柱状结构,橡胶衬套3套设在所述球头2内,且所述橡胶衬套3外径大于等于所述球头2的内径。这里橡胶衬套3的外径大于等于球头2的内径,保证二者套接后的稳定,橡胶衬套3 在球头2内更为稳定。且橡胶衬套3是橡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也方便了安装。

优选的,球头2的内壁面为向轴线方向凸起的曲面。也可以理解为,在球头2的两端指向中心位置的方向上,球头2的内径逐渐减小。即,球头2两端的内径大,中心部分内径小。

为了提高球头2和橡胶衬套3之间固定牢靠的程度,在球头2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橡胶衬套3的外壁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对应,形成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定位块4。该容置空间和定位块4可以是球形、圆柱形等多中新装,其目的是保证二者不相对位移。

当然,还有其他的保证二者位置关系固定的方式,例如球头2的内壁面形成卡接凸起,橡胶衬套3的外壁面形成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凹槽匹配。

优选的,橡胶衬套3的内壁面呈波纹面,这样保证在橡胶衬套3内安装杆身时,波纹面能够提高摩擦力。杆身1为空心圆杆。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