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4006发布日期:2018-10-19 23:4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声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已经被各个厂商作为汽车产品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素。目前,为了使车内声品质达到预设的声音特性目标,各种主动声品质控制系统及方法已经被应用于乘用车上。在进行主动声品质控制时,需要采用噪声采集装置采集车内噪声以用于噪声处理,现有主动声品质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噪声采集装置一般为车辆自带扬声器,而原车自带扬声器一般设置在车辆顶部,如公告号为CN101552939B的中国专利申请《车内声品质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和方法》公开了一种车内声品质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也是利用设置在车辆顶部的扬声器进行噪声信号采集。因现有大多车用扬声器50Hz以下的发声能量不足,因此,对于对空间较小的乘用车来说,主动声品质控制时采用位于车顶的扬声器对声品质控制效果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与乘用车相比,客车车内空间较大,噪声能量也较大,而原车顶部自带扬声器距离人头部较远,无法保证在扬声器与座椅头枕区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时提供足够的超低频能量来满足车内噪声控制的需求。因此,现有的声品质控制方法在车内空间较大的汽车上使用时往往达不到预设的声品质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及汽车,以解决现有的声品质控制方法在车内空间较大的汽车上使用时往往达不到预设的声品质控制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包括以下十五个单元方案:

单元方案一,该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该汽车座椅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扬声器线束、麦克风线束及控制器,所述扬声器布置在座椅椅背的设定位置处,所述麦克风紧邻扬声器设置,扬声器与麦克风分别对应通过扬声器线束和麦克风线束与控制器连接。

单元方案二,在单元方案一的基础上,该汽车座椅还包括用于与整车CAN和电源连接的集成式插口,该集成式插口与控制器连接。

单元方案三,在单元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设定位置处为椅背顶部两侧位置。

单元方案四、五、六,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一、二、三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包括DSP主控芯片以及与DSP主控芯片连接的音频解码芯片、发动机转速读取模块、噪声接收模块及次级声源信号生成模块。

单元方案七、八、九,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四、五、六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包括与DSP主控芯片连接的稳压模块。

单元方案十、十一、十二,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七、八、九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次级声源信号生成模块输出端连接的功率放大器。

单元方案十三、十四、十五,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十、十一、十二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位于汽车座椅底座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以下十五个单元方案:

单元方案一,该汽车包括一种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扬声器线束、麦克风线束及控制器,所述扬声器布置在座椅椅背的设定位置处,所述麦克风紧邻扬声器设置,扬声器与麦克风分别对应通过扬声器线束和麦克风线束与控制器连接。

单元方案二,在单元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用于与整车CAN和电源连接的集成式插口,该集成式插口与控制器连接。

单元方案三,在单元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设定位置处为椅背顶部两侧位置。

单元方案四、五、六,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一、二、三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包括DSP主控芯片以及与DSP主控芯片连接的音频解码芯片、发动机转速读取模块、噪声接收模块及次级声源信号生成模块。

单元方案七、八、九,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四、五、六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包括与DSP主控芯片连接的稳压模块。

单元方案十、十一、十二,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七、八、九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次级声源信号生成模块输出端连接的功率放大器。

单元方案十三、十四、十五,分别对应在单元方案十、十一、十二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位于汽车座椅底座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座椅的椅背上布置了扬声器,当人坐在座椅上时可以使扬声器位于人耳头部区域,如此可以充分利用扬声器发出50Hz以下的低频能量,同时避开车内声腔节点的影响,解决了因现有扬声器50Hz以下的发声能量不足导致的超低频噪声控制效果差的问题,非常适用于车内空间较大汽车的声品质控制。

将主动声品质控制用的扬声器、麦克风等硬件直接集成在座椅内部,预留集成式插口直接与整车CAN总线、电源线连接即可,可在不同的车型上直接搭载使用,通用性好。避免因空间限制或声场特性限制导致扬声器、麦克风等布置位置选取困难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主动声品质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主动声品质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正视图;

其中,1为扬声器,2为麦克风,3为扬声器线束,4为麦克风线束,5为控制器,6为集成式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一种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在座椅本体上设置扬声器、麦克风、扬声器线束、麦克风线束及控制器,所述扬声器布置在座椅椅背的设定位置处,所述麦克风紧邻扬声器设置,扬声器与麦克风分别对应通过扬声器线束和麦克风线束与控制器连接。

为了解决因现有扬声器50Hz以下的发声能量不足导致的超低频噪声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应该使扬声器的中心线尽可能与人坐在座椅上时的耳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所以,扬声器的放置位置可以根据人坐在座椅上时,其耳部所处位置高度在椅背上进行设置,一般设置在座椅椅背顶部两侧。

为了便于获取车辆的发动机转速信号和为整个声品质控制系统供电,还设置了一个与控制连接的集成式插口6,用于整车CAN总线和电源相连。

其中,控制器包括DSP主控芯片、音频解码芯片、发动机转速读取模块、噪声接收模块、次级声源信号生成模块,一般将控制器布置在座椅下方。

发动机转速读取模块采集发动机实时转速信号后发送至DSP主控芯片,用于计算发动机相关阶次信息。

噪声接收模块用于获取麦克风2采集到的人耳头部区域噪声信号,并发送至音频解码芯片中进行处理。

音频解码芯片对噪声信号处理后,将结果发送至DSP主控芯片。

DSP主控芯将经过处理噪声信号(发动机阶次噪声等)与目标声品质信号进行对比处理:针对能量超过目标声品质信号的噪声频率成份,采用主动降噪算法进行反相位消除。针对能量低于目标声品质信号的噪声频率成份,采用主动声学补偿算法进行加强。

DSP主控芯计算完成后,由次级声源信号生成模块生成次级声源信息,再经功率放大器发送至扬声器1,由扬声器发出次级声源信号,生成的次级声源信号与原始噪声信号进行声波合成。

麦克风2会再次采集合成后的噪声信号,发送至多功能控制器5中的音频解码芯片中进行处理,并发送至DSP主控芯中与目标阶次声品质信号进行误差计算,形成闭环控制,最终使得车内声品质达到预设的目标声品质。

还可以在控制器中设置一个稳压模块,稳压模块对从车辆上获取到电压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为整个声品质控制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避免因车辆供电电压的不稳造成扬声器低频发声信号的不稳。

本实用新型将主动声品质控制用的扬声器、麦克风等硬件直接集成在座椅内部,预留集成式插口直接与整车CAN总线、电源线连接,可在不同的车型上直接搭载使用,通用性好。避免因空间限制或声场特性限制导致扬声器、麦克风等布置位置选取困难的干扰。

汽车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采用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因此,关于适用于主动声品质控制的汽车座椅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