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加热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866发布日期:2019-08-31 01:1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加热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座椅,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加热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加热是利用座椅内的电加热丝对座椅内部加热,并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乘坐者,改善冬天时座椅因长时间停放后座椅过凉造成的乘坐不舒适感。电加热丝成本较高,在使用时温度不易控制,存在火灾的安全隐患,电加热丝只能起到座椅加热效果,在夏季无法起到座椅降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加热座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加热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加热件、输气管、进气控制阀、出气口、底板、通气层、透气板、导热板,所述座椅由坐垫和靠背组成,所述坐垫和靠背内部分别设有加热件,两个所述加热件由输气管连接,所述坐垫内的加热件左侧通过输气管与进气控制阀连接,所述进气控制阀另一端与汽车空调系统相接,所述靠背内的加热件顶部通过输气管与出气口连接,所述加热件由低到高由底板、通气层、透气板、导热板组成,所述输气管与通气层两侧中部相接,所述导热板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金属软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通气层包括支撑板、通气通道、凸触体,所述通气层内固定有多根支撑板,所述相邻支撑板的间距由中间到两边逐渐变宽,所述相邻支撑板之间设有通气通道,所述支撑板之间交错排列有凸触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透气板上下贯穿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通气通道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传导起到座椅的加热或降温作用,避免了因加热丝加热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加热件与汽车的空调系统相连,可手动控制温度的高低,也可由进气控制阀关闭,阻断座椅的加热或降温,通气层内支撑板的间距由中间到两边逐渐变宽,使通气通道内的气体流量均匀,使座椅的整体温度差异较小,凸触体交错排列,使气体更多时间的通过通气通道,提高了加热或降温气体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件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气层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气板俯视图。

图中:1、坐垫,2、靠背,3、加热件,4、输气管,5、进气控制阀,6、出气口,7、底板,8、通气层,9、透气板,10、导热板,11、支撑板,12、通气通道,13、凸触体,14、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加热座椅,包括坐垫1、靠背2、加热件3、输气管4、进气控制阀5、出气口6、底板7、通气层8、透气板9、导热板10,所述座椅由坐垫1和靠背2组成,所述坐垫1和靠背2内部分别设有加热件3,两个所述加热件3由输气管4连接,所述坐垫1内的加热件3左侧通过输气管4与进气控制阀5连接,所述进气控制阀5另一端与汽车空调系统相接,所述靠背2内的加热件3顶部通过输气管4与出气口6连接,所述加热件3由低到高由底板7、通气层8、透气板9、导热板10组成,所述输气管4与通气层8两侧中部相接,所述导热板10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金属软网,提高了人体舒适感。

所述通气层8包括支撑板11、通气通道12、凸触体13,所述通气层8内固定有多根支撑板11,所述相邻支撑板11的间距由中间到两边逐渐变宽,所述相邻支撑板11之间设有通气通道12,所述支撑板11之间交错排列有凸触体13,增加了气体的利用率。

所述透气板9上下贯穿有多个透气孔14,所述透气孔14与通气通道12相通,便于气体从坐垫1和靠背2透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与进气控制阀5相连,气体由坐垫1内的加热件3经过靠背2内的加热件3,从出气口6排出,气体由通气层8进入到加热件3,经过通气通道12,由透气板9的透气孔14穿过导热板10进行坐垫1和靠背2的加热,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